《流金歲月》剛上了兩集,就入坑了。
一開場,劉詩詩的翹肩白裙、黑長直、陽光照耀下無憂無慮的富家女兒氣息,一下子把人帶入“蔣南孫”的世界。
倪妮在弄堂舊窗下的紅裙倩影、老房子裡安擱不住的美豔、溢位螢幕的寄人籬下的苦惱心思,也讓人不知不覺就同情了朱鎖鎖……
二人同框,是飛揚的青春,溫柔的親厚。
記得影版《流金歲月》剛上映時,流行起一個很適宜雙女主鐘楚紅、張曼玉的句子:那時她們正年輕,站在風裡,一顰一笑都是真正美。
告別紅姑、曼玉太久,還是更愛詩詩、倪妮這對的顏值和氣質,“黑白天鵝”同框後,還好有《流金歲月》可以磕!
等到楊祐寧的王永正、楊玏的章安仁、袁泉的小姨、張晨光的蔣父、朱茵的舅媽上場……
美人就心想:這下好了,憑這配角陣容(聽說還有陳道明、田雨、王驍、吳越、師悅玲、王琳、譚凱……),可以妥妥接上《大秦賦》的檔了。
劉詩詩演出了蔣南孫的靈魂劉詩詩有幾場戲的形象、感覺,把蔣南孫的點GET得死死的。
她坐在章安仁的車後座,章安仁說“扶好啦”,她甜甜地說“嗯哪”,一副美滋滋、傲驕驕、不知人間疾苦的小模樣。
蔣南孫從小衣服、包、口紅都用名牌,學樂器用的是名琴、名師。
乖乖女人設背後,卻是個叛逆獨立的靈魂。
她反感父親的利慾薰心,唯恐父親隨意評判、算計男朋友章安仁。
當章安仁很想融入蔣家,討父親喜歡時,蔣南孫勸他:
我喜歡你就好了,何必讓其它人也喜歡你。
章安仁說:正是因為他是你的爸爸,所以我要讓他喜歡我……我想融入你的生活嘛!
蔣南孫:我的家庭只是外表體面,內裡未必比菜市場阿姨家要幸福……
真相扎心了!
蔣父看不上章安仁,於是找了有上流社會人脈的小提琴老師給女兒,打算讓老師帶女兒找富家子。
南孫卻直接了當地說:學琴可以,但我不想融入什麼上流社會…我爸感興趣,你帶我爸融入。
蔣父發怒,當著老師面打了她耳光:
“我從小把你當公主一樣培養,衣服衣服給你買名牌的,頭髮讓你到名店去做,小提琴給你買最貴的,我這麼高規格培養你是為了什麼?”
南孫沒有哭,她直接用茶壺裡的水澆在昂貴的小提琴上,把所謂的名牌扔在地板上,然後剪掉一大撮長髮……以示決心!
劉詩詩“吃透”了蔣南孫這個角色,所以內外都是蔣南孫。
開場戲中,她在辦公室等男友,從容地擦口紅,對推門而入的王永正視而不見,而章安仁來了又一頭撲進他懷裡。
這裡不只是揭示了她精緻的吃穿用度、名牌表,主要告訴觀眾,南孫姑娘時個精神貴族:
她與章安仁戀愛便滿眼都是他,帥氣孟浪王永正的“撩撥”她,她如木頭一塊。
同樣的場景,“機會主義”的朱鎖鎖就不一樣了,無論王永正輕薄與否,朱鎖鎖可能會第一時間評價王永正是不是她的機會…
很多人以為蔣南孫是嬌小姐,殊不知南孫只是活得通透:
她能看透父親的愛是用金錢稱重的;她知道祖母觀念裡自己是“無用的女兒”;所以她厭惡身邊圍繞在身邊的富賈豪坤,厭惡當父親和祖母的“工具女兒”;聽說小姨勸母親離婚內心歡喜,她希望母親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對於有能力駕馭自己人生的小姨,她充滿仰慕;亦舒原著裡,朱鎖鎖後來做了讓他家裡人看不起的事,南孫卻能理解鎖鎖的選擇:
“一個人,只能做出對他最好的選擇,或對或錯,毋須對任何人剖白解釋。”
蔣南孫成熟又單純,很像劉詩詩的性格。
劉詩詩則就像是蔣南孫的靈魂。
她那優雅的身段、充滿甜蜜但不臣服的眼神,讓人看到了蔣南孫的“全盛時代”,看到了蔣南孫不限於“富家女格局”的生活態度。
就像南孫對章安仁說的:我先要幸福,再要體面。
倪妮的朱鎖鎖,簡簡單單,卻異常動人倪妮的朱鎖鎖,簡單卻動人。
她的美貌,在弄堂裡、在“表哥”質樸的愛面前,顯得那麼“不合時宜”。
她扮演“表哥”的女朋友,只一身紅裙就令一桌男孩子獻殷勤,一桌女孩子泛起敵意。
她吃著,一邊藏起自己的鋒芒,一邊笑。
那個“馬總”開著豪車送她回家,表哥像小媳婦一樣坐在臺燈前等她,鎖鎖用“手機沒電了”搪塞——她不敢表達出任何不耐煩和厭惡,也藏起自己的快樂,她的心事不可以讓這些人知道。
倪妮的攻氣和美豔,可能讓朱鎖鎖這個角色悅目至極。但更有說服力的,卻是她內斂豐富的表演風格,與劉詩詩的感性張揚的表演風格形成鮮明的對比。
朱鎖鎖比南孫腹黑,她有“抓住機會”的心機,懂得在送檔案的時候結識“葉總”,會在“馬總”獻殷勤時,默默尋找自己的“福袋”。
有一場戲,是馬總送她回來樓下遇到姨媽,姨媽提醒她“現在有些人租著車騙小姑娘”,她尷尬又憨厚地笑笑。
那種寄人籬下的妥協、緘口不言的堅定躍然熒屏之上。
當朱鎖鎖受“表哥”的愛逼迫,被“馬總”以葉謹言朋友之名欺騙…觀眾都在替鎖鎖著急、心疼,這說明倪妮演到觀眾心裡了,透過她並不誇張的表情和動作,人們看到了朱鎖鎖的“不容易”和“不甘心”。
有一場是楊祐寧、楊玏、劉詩詩、倪妮四人同框的戲,當時所有人都在局中,只有鎖鎖在冷靜觀察:他們的關係是什麼,哪個主動哪個被動,審時度勢。
兩個同樣在紅塵中掙扎的女孩,蔣南孫理想而通透、朱鎖鎖現實而柔韌。
9分配角:心機蔣父、市儈舅媽、“欠揍”王永正、“貴族”奶奶如果說詩詩和倪妮演出了南孫、鎖鎖的soulmate感,值8分,那《流金歲月》的配角們更加精彩,可以打9分。
令人期待的陳道明的“葉謹言”、田雨的“範金剛”還沒露面,楊玏算是本色演出…目前最精彩的是飾演王永正的楊祐寧、飾演蔣父的張晨光、飾演舅媽的演員朱茵。
楊祐寧飾演過《都挺好》裡的石天冬、《孽子》裡的趙英。如果說王耀慶是中年版霸道總裁,那楊祐寧的形象接近於青年高富帥,或者雙商奇高的文藝小青年。
這部劇“王永正”高富帥形象依舊,增加了幾筆花花公子氣質。和蔣南孫是“天敵”,一見面就“掐”。
說實話,王永正一出現,和南孫最有CP感的人還是他…
朱鎖鎖和王永正第一次見面的那場戲,是楊祐寧、楊玏、劉詩詩、倪妮四人第一次同框,那一小段的節奏簡直不能再棒!
王永正心機道出“小姨改造民宿用了自己的方案,而沒用章安仁的”,並暗示章安仁“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
場面的尷尬感、章安仁的心虛慌亂簡直要溢位螢幕了。
蔣南孫維護男朋友說:“如果正式考,你的分沒有章安仁高。”
楊祐寧貧嘴:
“不好意思,我不是靠外籍加分的,我是靠外表。”
朱鎖鎖噗哧一聲笑出來,楊祐寧趁機索要名字,南孫警告鎖鎖:“你不要理她。”
鎖鎖還是忍不住笑:“南孫叫我不要理你,對不起。”
王永正人設簡直太欠揍了……
“蔣父”張晨光在這部劇中看著顯老,他演過《奮鬥》中佟大為的父親徐志森、《那年花開月正圓》大當家吳蔚文,一直是富賈和望族父親的“特型演員”。
蔣父這個角色,沒徐志森那麼體面,也沒吳蔚文那麼正面。
女兒拒絕和男友分手後,他又起了“讓章安仁賣房子,把錢拿出來給他炒股”的壞心眼兒……
從小富即安的安逸,到窮途末路的心急,張晨光幾場戲,就把蔣父披著的“內裡卻長滿蝨子”的光鮮袍子給揭開了。
這三個配角當中,最生動的還是“舅媽”,雖然連姓名都沒有,但“舅媽”演得鮮活!
兒子喜歡鎖鎖,舅媽既看不上鎖鎖的“花枝招展”,又想幫兒子把鎖鎖娶進門,她怨兒子的“痴”,但作為母親卻一樣的“痴”。
怨多了生名言,舅媽的這句話估計會成這部劇的梗:
“喜歡漂亮女人的男人,多半命不好。”
馬總送鎖鎖幾個蟹黃包,她蒸了給兒子端過來。
兒子斥責:“媽,你有點骨氣好不好?誰送來的東西你都吃啊?”
舅媽:“等會兒吃,等會兒吃……但你一天沒吃東西,吃下去,裝到肚子裡,再談別的。”
兒子:你讓我自己待會。
舅舅:這包子不能再蒸了,蟹黃都流光了。
舅媽:你什麼意思?這給我兒子的,誰打這包子主意,我跟誰拼命!
兒子:我餓死也不吃!
這一家人的人物特徵,太生動了,令人忍俊不禁!
還要提一下奶奶的飾演者吳彥姝,雖然只有兩個鏡頭,但奶奶在這部劇象徵“如來神掌”。
原著中,蔣南孫一生都不屈服甚至終身不嫁,也不過換得奶奶一句“男女平等”。
翡翠的鏈子、菱花格子旗袍米色罩衫、淡淡的口紅、保養得當的面板、精明的眼神……老演員吳彥姝把一個對家庭生活質量要求高、會打扮,把握著家裡財政大權的上海老太太特點都演到位了。
章安仁來參加家宴,奶奶力挺孫女:“能結婚就早結婚吧,女孩子是留不住的。”
她如此說,並非理解了孫女追求的幸福,而是告訴蔣父:不要讓早晚嫁出去的女孩子,再花家裡的錢了。
這部劇雖然只播兩集,但卻看著很入戲,五十分鐘的進度條過的飛快,情節不拖沓、人物塑造生動。
有人說劉詩詩6年N部劇全撲?#劉詩詩6年11部劇全撲#
從目前“蔣南孫”的表現來看,這一部不會了!這一次詩詩真的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角色。
從形象上看,作為當代年輕女星顏值、身材、氣質的翹楚,劉詩詩和倪妮足可接過32年前張曼玉和鐘楚紅版《流金歲月》的棒,演技也一樣!
另外,當年那部也並非了無遺憾——紅姑曼玉的青春美則美矣,但劇情不夠合理,被觀眾罵“把人生虛妄當做精神鴉片”。
希望這一部“流金”,能彌補這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