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他以前看的大江大河底下,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水滴石穿,那一份陰柔功夫。--阿耐
1978年 全國恢復高考,宋運輝考了全縣第一名
1979年 姐弟政審不透過,姐姐自願放棄上學機會,宋運輝上了大學
1982年 宋運輝大學畢業,在老徐的推薦下進入國企金州廠
1986年 宋運輝程開顏結婚,宋運輝升任出口科科長
1987年 在老閔的支援下全面負責一分廠工作,女兒出生
1989年 宋運輝離開金州廠,調任東海總廠,做二把手
1991年 宋運輝鬥敗老馬,升任東海總廠廠長
1993年 與程開顏離婚,徹底擺脫前岳父的勢力範圍,老水退休
1994年 與梁思申結婚,事業進入新臺階
1998年 帶女兒回老家,滄桑二十年,不忘初心
宋運輝從一張白紙到一個工於心計的官僚,從一個青澀內斂的少年到一個成熟持重的領導者,這一路走來不是偶然。宋運輝的成功,有運氣的成分,更多的是他的努力的結果。那麼,我們應該從宋運輝身上學習到哪些優點呢?
一、勤奮努力、極度自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這句話的意思是:別的山上面的石頭堅硬,可以琢磨玉器。宋運輝可以說是一塊普石的代表,多少年來一直從未停止過學習。他學習專業知識,學習國家政策、學習外語文獻。他堅持技術傍身,從最基礎的車間工人做起,熟悉每一處裝置,瞭解每一道工藝,讀人民日報讓他能夠及時洞察國家政策風向,學外語讓他掌握世界最先進技術。他擁有如下兩個特點:
1、超乎常人的努力。
書中人物尋建祥對宋運輝的評價就是“你真是一個瘋子”,就是都是年輕人,廠裡的子弟都在想著去唱卡拉OK去跳交誼舞去結交女孩子,而宋運輝能在圖書館一呆就是一宿,而且對圖書館裡的美女視而不見。說明他真的是一個努力學習知識的人。
2、極其自律,學習能力強。
雖然宋運輝並沒有畢業於名牌大學,這一點在和虞山卿的對比中提到過,但他每天堅持到圖書館看書,看國外文獻,他在同屆的學生中已經非常出類拔萃,所以後來才能得到梁思申的青睞,根本原因還是倆人實力相當。
變革的浪潮中,早熟刻苦的宋運輝醉心鑽研技術改革,竭力遠離一切權勢紛爭,透過自身的努力和前輩的教導,準確把握住時代的發展脈絡,逐步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宋運輝的學習精神這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二、改革創新,善於謀略宋運輝知道有技術做後盾的重要性,畢竟國家要發展,需要實幹家而不是權謀者。但是在宋運輝做技術和實幹的背後,他也懂得順勢而為,懂得深思熟慮,懂得利用一切規則,去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是一個成熟的中年男人少有的心計和謀略。
1、改革創新,不破不立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大雅·文王》
這是一首歌頌周文王受命王天下,建立不朽功績的詩篇,說道即周部族雖然只是一個古老的邦國,但其使命卻在於革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可以說創新精神貫穿全書始終。
宋運輝初入金州廠,自己態度端正,掌握一手最新技術,帶領小組工人進行技術革新,取得了岳父大人和水書記信任。第二部進入了東海化工廠以後,帶領技術工人攻克一道道難關,終於使得一期工程順利建成投產,裝置全部實現國產化。
2、機警聰敏,順勢而為
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小雅 小旻》
第一部作品中,水書記帶著宋運輝單獨漫步在塔灌叢林裡,語重心長的告訴他八個字:“因人成事,因人廢事。”宋運輝初步懂得了政治的意義。後來與程開顏結婚,也是老丈人布的局,宋運輝也沒有反對,進入了領導層。
第二部裡宋運輝仕途順利,他明白了一件事,“人不可以永遠處於從屬地位,比如岳父程廠子。人得在工作之外有所佈局,主動,是最好的防禦。”宋運輝自己也是個玲瓏心肝一點就透,他抱定技術優勢不動搖,直到最後取了梁思申,又上升了一個層次。
梁思申父親說了宋運輝的幾個優點:做人非常努力、非常能思考,努力的有點可怕。愛學習、會思考、城府深。這樣的人最適合混官場。
3、善於謀略,深有城府
日就月將,學有緝熙於光明。佛時仔肩,示我顯德行。——《周頌 敬之》
這句話的意思是日有所成月月進,日積月累得深造。任重道遠我所樂,光明美德作先導。後面宋運輝的成長史非常精彩,可以說另外一部《侯衛東官場筆記》,宋運輝為了能保住自己東海廠長的地位,他能做到讓空降的書記政令不出辦公室,也能以一句“寡人有恙”找機會讓老馬下臺。
當然,娶了梁思申也是他仕途升遷的巨大助力。梁思申外公眼裡的宋運輝,欣賞他的能力,不認可他的人品,認為他另有所圖。很多人說宋運輝高攀梁思申,從結果來看,宋運輝的確藉助與梁思申婚姻這條途徑鞏固了自己的地位,並在婚後甚至瞞著梁思申,與梁家的親戚周旋應酬,形成了自己的社交圈,逐步走上正廳級的崗位。如果說梁家是他攀龍富貴的途徑,那麼,也只有他,才能走出這條道路。
三、懂得進退、不忘初心任何人,如果沒有自己獨立的理想和獨立的追求,終有一天變得面目可憎。-阿耐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來自《詩經·大雅·蕩》其意思是說做人、做事、做官沒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善終。後面經常跟著一句“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句話來自《華嚴經》,比喻說一個人做事情,始終如一的保持當初的信念,最後就一定能得到成功。
這一點在書的最後一部分體現最大。宋運輝為了建設東海,多次拒絕了上調部委的機會。書中最後柳鈞和楊巡的對話,可以看出,宋運輝賞識柳鈞,是因為柳鈞和他是一類人,是一類傻傻的有追求的人。
楊巡作為商人,只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宋運輝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變化,應該看到他真正追求的並不是權力、地位、金錢。在他擁有的這些達到他心中的一個標準值時,少年那個心懷夢想的宋運輝始終還是存在的。那就是希望東海一號成為真正的中國自主研發的品牌,希望中國製造能夠走向世界,這就像文中說的他“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在東海廠幹了很多年,有很多的機會高升,都被他拒絕了。
滄浪三十年,人海一浮沉。宋運輝無疑是成功的,他的三十年的奮鬥史告訴我們,變革,創新,抓住時代的脈搏,順勢而為,善於謀略,真的能成就自己的人生。宋運輝的個人奮鬥史,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寫照,宋運輝身上刻苦學習、努力工作、懂得進退、不忘初心的優秀品質,也必將激勵著我們不斷前行。
而《大江大河》這部反映了改革開放三十年鉅變的著作,正是用時代裡的小人物去勾勒出中華大地三十年的滄桑鉅變。這三十年來,我們一直在變革,一直在創新,一直在奮鬥著。創新精神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稟賦,中華民族以改革開放的姿態繼續走向未來,有著深遠的歷史淵源、深厚的文化根基。所以如何鑄就我們的中國夢,如何走好自己的路,一定要來讀一讀這本書。#電視劇大江大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