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最近兩天經常聽人提起這部才上映沒幾天的電視劇《陽光之下》,應該是湖南臺歲末的重頭劇。除了衛視,只有他家App上能看到此劇,並且也是部空降流量。

隨便翻查一下資料就能知道,這是部網改作品,原著是貝昕創作的現代都市懸疑虐戀小說《掌中之物》。

小說裡有一段文案是這麼介紹劇情的:

一個心狠手辣的男人,一個不屈不撓的靈魂,以及一段處處是錯的糾纏。四年前,她送他進監牢,直至確定他被執行死刑,方才安心。四年後,他扯她入地獄,親眼看著她被侮辱傷害,卻仍不解恨。這是一場精心準備的報復,也是一場隱忍持久的復仇。傅慎行原本以為,何妍會一直是他的掌中之物。簡單一句話:前期男主虐女主成渣,後期女主虐男主成灰。看前面,別幻想男主心慈手軟,看後面,也別指望女主善罷甘休。

按照這個介紹,劇裡使勁耍狠,兩強互剛的劇情必然會隨處可見啊!

貝昕是個女權意識很強的網路作家,熱門網劇《太子妃升職記》便是出自她手,此外還有一部《阿麥從軍》講述了一個類似花木蘭的故事。

從文案理解《掌中之物》是互虐,但重點是女主的倔強的性格和堅強的精神。不過虐戀這種題材,玩過火就是毀三觀。翻了一下豆瓣小組的小說組,這男主角似乎是個一言不合就掏物進攻的主,這樣的故事影視化估計會面目全非吧。

為了避雷,電視劇改編在型別上明顯做了重新調整,側重於懸疑的部分。

這兩集作為開場,主要講述女主角柯瀅,在去給男友驚喜的路上遭遇3名攔路悍匪,她憑冷靜判斷、出色演技為自己爭取到逃跑時間。過程中,她造成悍匪一死兩傷。成功出逃的柯瀅被送進醫院,在住院期間,她非常精準地向警察描述了歹徒樣貌特徵。

很快,企圖奪車的主犯申世傑死了,柯瀅一直懸著的心放下來了。可,如果到這萬事大吉,這劇也就結束了。她所在學校有大企業家捐贈教學樓,捐贈儀式上,她巧遇大企業家封瀟聲。因為長得神似申世傑,嚇得柯瀅跌倒在地。

一切噩夢的開始其實就是從這裡開始的,封瀟聲從此以後開始不斷騷擾女主,恐嚇、威脅、驚嚇無所不有,嚇得柯瀅魂不守舍。作品用了4集給後面的劇情鋪墊氣氛和情緒,順便補充了其他故事線和人物背景。這些就不過多講述,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看。

主演蔡文靜、劉凱、彭冠英都是有作品的演員,只是名氣不大。配角王勁松、馮雷、嶽暘、薩日娜更是些戲骨,從整體陣容看劇的水平應該不賴。

再加上導演閆宇彤、編劇裴文出是過高分作品的,雖然也不可避免翻過兩部車,但是發揮得好,那是能出精品的。

然而這部具備年度大戲氣質的《陽光之下》卻在豆瓣口碑遭遇兩極分化,截至目前分數從開播時的8.0已滑落至7.5, 高開低走的勢頭已顯。

下滑的原因,客觀講還是原著的問題。對於這點,原著黨不要不服氣。

既然已經明確小說是言情類,懸疑只不過是豐富內容的一個元素,改編的結果可想而知。目前只看到第六集,有2個最基本的問題我都沒看明白。

男主角封瀟聲和已故嫌疑犯申世傑到底什麼時候玩的狸貓換太子?申世傑作為在逃犯,在原犯罪現場肯定留下了物證,否則警察不會確認他是在逃時犯下的罪?

警察調查、尋找申世傑時,劇作是有暗示兩人都是帶傷的。這說明警察調查到封瀟聲時,距離犯罪時間不遠,假設封瀟聲已經找到一個替身。他是怎麼做到讓替身跟自己眼神完全一樣,相貌存在差異,並且受傷的部位、殺人的工具同步?

時間造成的BUG即使能自圓其說,也有牽強附會的嫌疑。還有個更奇怪的問題:

柯瀅很明白的說,他害怕封瀟聲因為他的眼神像極了申世傑。也就是說柯瀅的判斷依據並非外形,而是內在。那封瀟聲又憑什麼那麼自信地一而再去威脅、恐嚇柯瀅,並且一次次得手?他不是簡單的寄恐嚇信、打電話這些,而是採取了有明顯行動軌跡的極端行為。

網路上粉絲們追捧這部劇,用得最熱的一個詞是反斯德哥爾摩。斯德哥爾摩綜合徵是指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這個情感造成被害人對加害人產生好感、依賴性、甚至協助加害人。

斯德哥爾摩綜合徵個人理解是種心理問題,是長期受虐待的人心理塌陷後形成的扭曲實現。一個正常人受到攻擊後會對犯罪者產生好感和依賴性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反斯德哥爾摩反的是啥?

另外,科普一下,據心理學者的研究,情感上會依賴他人且容易受感動的人,若遇到類似的狀況,很容易產生斯德哥爾摩綜合徵,斯德哥爾摩綜合徵,通常有下列幾項特徵:

1.人質必須有真正感到綁匪(加害者)威脅到自己的存活。

2.在遭挾持過程中,人質必須體認出綁匪(加害者)可能略施小惠的舉動。

3.除了綁匪的單一看法之外,人質必須與所有其他觀點隔離(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訊息)。

4.人質必須相信,要脫逃是不可能的。

柯瀅除了能感受到封瀟聲在威脅自己之外,目前有哪一點符合這些特徵嗎?她安安穩穩的在學校當老師,沒被關在封閉的空間裡;她從頭到尾都被脅迫、恐嚇,有效恩惠嗎?如果送豹紋內衣算的話,而她能否逃脫都是她目前在努力中的事情,最後會不會放棄逃脫的念想,小說裡沒有,劇情裡待考證。

然後說反這個偽命題的致命傷,小說被稱之為虐戀,是不是可以理解為相愛相殺?既然是愛,並且是互相虐,假設劇情朝著這個方向走,又哪兒來的反斯德哥爾摩一說?

客觀總結一下,《陽光之下》的劇情節奏和戲劇性表現非常強,能稱得上有特色的劇作;但是,作為一件商品,它在劇情的取捨上有猶豫,所以劇情越往後越不順暢,人物的行為也逐漸表現出前後矛盾的地方;作為一部娛樂片,因為雷點多,很多情節被省略,對期待它的人來說,能有的情節最多也只能滿足隔靴搔癢。

所以,原著黨也莫要怪別人批評電視劇。畢竟上電視臺的劇作,面向的並非粉絲,它必須面對更多不同年齡層、文化層、性別層觀眾的考驗。它有自帶幾乎所有網文的弊端,能到現在還能穩拿7.5,只能說劇組已經盡力了。

36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關曉彤,你知道自己這麼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