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名君按:本文從昨天寫到今天,是2020年客名堂最後一篇,也是2021年的新開一篇。這兩天北京呵氣成冰,但都市中到處是忙碌的身影。庚子年中,人類的貪嗔痴慢疑助長了災癘的盛行,也有很多人秉持著傳統的良善,像陽光一樣剛勇,敢於逆向而行,讓病毒消弭於無形。面對環境的變遷,我們都要做勇敢的人。庚子年過去,那些焦灼和不易,在日復一日的勤奮中一頁頁翻開,然後成為過往。2021年,是中國探索成為世界文化強國的第一年。客家文化作為世界和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其實很有意思。2021年,客名君希望用更豐富的形式講述客家名人和文化。電影是特別雋永的一種載體。真正有味道、有深度、有藝術價值的電影或紀錄片,對導演的格局、情懷和才華有著高度的要求。
在世界華人導演中,客家籍導演星星璀璨,他們卓越的藝術才華和深刻的洞見,使其作品光芒閃爍,成為電影或者話劇史上的經典。客名君在過去的文章中提到過的有:鄒文懷(大埔籍,嘉禾公司創始人,香港電影教父,栽培了李小龍等影星)、楚原(梅縣籍,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導演了港版天龍八部)、侯孝賢(梅縣籍,2020年8月24日獲金馬獎終身成就獎)、楊德昌(梅縣籍,獲金棕櫚最佳導演,作品“一一”被評為21世紀前10年中最偉大電影)、賴聲川(會昌籍,曾任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院長,第29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等)、徐克(汕尾海豐籍,第18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等)、溫子仁(馬來西亞,導演了速7、電鋸驚魂、海王等鉅作)、曾國祥(五華籍,導演了“少年的你、“七月與安生”)……客家文化加持了他們的表現力和創造力,又賦予了他們深度、厚度和廣度,以及彪悍的獨特性。
本篇是客名君對電影《山上的都市》導演丘遠華的採訪。丘遠華導演是蕉嶺籍客家人。他其實有著豐富的導演和製片實踐,為了拍電影甚至不惜賣了廣州的房子,但因他醉心藝術探索,一直比較低調。2021年他即將推出首部獨立完成的電影作品,叫《山上的都市》。
這部電影很生動地表現了,在面對環境和空間的變遷時,人是怎樣勇敢面對併成長的,同時也有著多元多層的內容。客名君認為,好的電影,可以見自己見眾生見世界,《山上的都市》中存在一種可以引起普世共鳴(不止客家人)的內在東西,存在不可估量的人文價值和商業價值,畢竟觀眾的品味在升級,好電影的價值隨大眾的品位提高而上升。到底是什麼樣的普世共鳴?不妨聽聽導演自己怎麼說。
《山上的都市》導演丘遠華專訪
丘遠華:這部電影中,講一個小孩3歲,12歲,38歲時的思考和行為。3歲時憧憬,38歲時實現了3歲時的憧憬。這幾個年齡段很有意思,在人生成長中比較有代表性。我們中國人也都喜歡3歲看老這句話,看3歲小孩的言談舉止,可以看到他將來的一生會是什麼樣。
一、出生環境
客名君:電影叫“山上的都市”,這個名字讓人感覺是小世界和大世界的轉換,是每個人生命中可能都要遇到的空間變化。
你是什麼時候意識到這個世界原來那麼大呢?
蕉嶺長潭(圖片:梁偉龍 )
丘遠華:可能很多人都沒印象,或者不會去思考這個問題。
我第一次意識到這個世界很大時,是我五歲的時候。不是因為我意識的早,而是因為我生長的環境小。我小時候在山腳下的圍龍屋裡長大。
5歲那年,我跟著一幫哥哥姐姐小夥伴們去山上摘一種叫“桃金娘”的野果子。這野果子一般在山頂上比較多。一到山頂,震撼到我了:四周都是連綿起伏的青山,一望無際。我睜大眼睛看傻了。
去外婆家的那條大河,波光粼粼,也只有一丁點大。小夥伴們都在搶著摘野果子吃,我沒有心事,我琢磨著這一望無際的山和天交接的最遠處是什麼地方,住著什麼樣的人。
長大了後,我才知道,一望無際的山的北邊,是福建;西邊,是江西。轉一圈是閩西、贛南、粵北。這些地區都是山區,居住的都是客家人。山腳下的就是一字排開的“槓形圍龍屋”、土樓。
丘遠華家的祖屋
離開家鄉二十多年了,在外面的時間已經多過兩倍家鄉的時間。夜深人靜時,常常想念家鄉那片山。今天手機放《故鄉的雲》,好像還是昨天小學時錄音機在放《故鄉的雲》。
到外面的世界求學,然後在外面的世界謀生。離開家鄉越來越久,“客家”兩字卻慢慢清晰起來。人站在遠處看自己,才會對自己更清晰。在外面越久,走的越遠,家鄉的形象越立體。
後來才發現,我們和別人有點區別,我們是客家人。一開始以為只是語言不同,我們說的是客家話,別人說的是普通話,粵語。我們有祠堂,別人沒有或者不看重;我們有族譜並且很重視,別人沒有。然後會慢慢發現越來越多的細節不同。
這些年都在外面混生活,發現自己花了很多時間,還是不能好好的融進大都市。
後來才想明白,原因都在自己的成長環境,童年和少年的時光,那時養成的習慣和處世方式,會影響你的一生。常常越來越感覺自己是一個落後的地方來的,就像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裡的小村莊,有點跟不上時代。
丘導演的家鄉蕉嶺長潭的景色
二、祠堂
每年都去祠堂裡祭祖公,一直到現在。小時候什麼都不懂,看著牌位上密密麻麻寫滿了祖先的名字,覺得裡面有很多爺爺的爺爺們,看得有點瘮得慌。長大後,覺得祠堂的建築還是有點味道。
進了祠堂大門,感覺有一股氣,彷彿進入了另外一個時空。
長大了後才發現,傳承的精神,都在這裡。
走了很多地方,才發現,這東西,只有家鄉才有,突然對祖上肅然起敬……
丘遠華在家鄉祠堂——河南堂(意思是:郡望在陝西渭河之南)
三、老人
小時候,村裡的老奶奶們老爺爺們對我很好,他們頭髮花白,扶著柺杖,對你說很多話。他們的話沒有書本上那樣教條,卻很樸素很有道理。
祠堂旁邊有一個老爺爺,總是說我會離開家鄉,問我長大了會不會丟掉家鄉不回來了。我說我不會,一定不會。他每年都會問我。
我上學時他會給我錢。後來我在外面工作了,一年難得回幾次,每次回到家,他總會過來看我,和我說話。
後來我們長大了。我們努力學習,離開家鄉在外工作,不是為了逃離家鄉,是改變自己,並在有能力的時候,協助改變家鄉,反哺家鄉。
小時候,圍屋裡有四個有點意思的老人,民國時是四大金剛,是我們三省交界有點名聲的有點俠義的土匪。我小時候,他們都很老了。
人到老的時候,看盡了人生的天真和仁慈,老了變得本真,也都變得慈眉善目。有一個爺爺會武功的,會棍法,吹牛講古特別好,每天晚上在門口曬穀坪和我們講古時候的客家故事。
他還講太平天國時時期的故事。長毛為了搶糧屠殺了一個村莊,細節很恐怖。他的老婆是綁架過來的方圓五十里有名的村花。這村花還死心塌地的跟著他。也據說這村花特意給他們綁架。她對我很好,總是給我蜂蜜。去年才去世,百歲老人(客名君注:蕉嶺是世界長壽之鄉)。這些老人的事情是我另外一部民國電影的故事。當然和我這部也有關係。
還有一個老人,是理髮師,印象很深。去他家要翻過幾座山,有羌族,畲族,也有丘姓漢族。他老喜歡給我算命,神神叨叨地和我說一堆話。有時說你以後的人生會怎麼樣,你的愛情會怎麼樣。聽了會哈哈大笑,因為那時候才讀小學,什麼愛情什麼人生,都是天方夜譚。
他總結一句話就是,不要和別人一樣,還要好好學習。
四、族譜
從老人和父母的話裡,慢慢的知道祖上的事,祖輩們的事。五胡亂華,下南洋,“源宗渭水,祖共東山”,河南堂、太原堂,等等;知道我們原來是遷徙過來的中原人,知道了一些規矩。
蕉嶺丘氏族譜
你無論走到哪裡,祖輩的音容笑貌都在你頭上。宗族的牌位,上面有無數個名字,你記不住,但是他們一直立在你眼前。
後來我看到了族譜,從姜太公一直記錄到現在,連你的奶奶是哪裡人,去世後葬在在什麼地方,裡面居然都有記錄。
客名君:說起族譜,這也是我們客家傳承的重要一個特點。我知道在你們縣,丘家是個大家族,有著名的愛國詩人丘逢甲,有當今著名數學家丘成桐。你和他們是同一個族系嗎?
丘遠華:是的。都是一個宗族的,當然他們長我太多輩份。丘成桐的父親因各種原因當初離開家鄉,到汕頭,到香港,然後到了美國。
我們縣太小,人口一共才20萬。在臺灣的有差不多60萬。我們家直線距離不到五公里。祖輩們太厲害。這也利益於我們先輩們的崇文重教的傳統。我得努力向前輩們學習。
客名君注:丘遠華家的族譜,可以看到家族系樹上兩位世界名人丘逢甲、丘成桐,分別為21世和23世。丘遠華為26世。
族譜上的丘遠華名字
族譜上對丘逢甲的記載
族譜上對丘成桐的記載
客名君注:《尋味客家》中關於丘逢甲的片段
我家樓下不到二百米的地方,就有一個丘成桐教授的雕像。丘逢甲先生的雕像也在旁邊四、五百米遠的公園。都是同一個開基祖的,有時會有大團圓的祭拜活動。
族譜上對丘逢甲的記載
五、少年時
客名君:電影中裡面有很多少年,實際上讓我想起小時候,有些鏡頭很精彩,甚至很彪悍,很野又很正的少年。他們的形象,是怎樣塑造的?來自你記憶中的童年夥伴們嗎?
丘遠華:小學時,我有一個同桌叫小楊,他穿得很差,孤言寡語。有一次,他穿的領子是女性化的,也被大家笑。他卑微得低頭。有一次我看到他掉下了兩滴淚。大家說是因為他父親懶,不願意幹農活,所以窮。
他兄弟倆的衣服,是他姨的上初中的女兒留給他們改裝的。我沒有瞧不起他,他和我一起分享他的秘密。他帶我去他家吃蜂巢。
然後帶我去他村裡山上摘野果子。他知道哪座山上,哪棵樹上長的果子最大最甜。18歲後,他去當兵了。服役回來,我在路上碰到他,他已經長大了,好威武的感覺,和我說了好多話。
鎮上週邊的村莊的小朋友們,都會統一來鎮上中心小學上學。離家都有七八公里到十幾公里,家在山裡,都得住宿。這幫小朋友都很堅強很彪悍。
那時不覺得清苦,大部分都是快樂時光。現在看來有點辛酸。都是鹹菜就飯吃一週,週六日回到家才吃青菜和肉,完全的營養不良,大家還那麼努力學習。
現在看來真的不敢想像。這幫小朋友中,總有那麼幾個優秀的,然後透過學習來到大城市,改變命運。有些人創業,成了特別棒的人。
這種小朋友,全國都很多。隨著城市化,他們都來到了大城市,他們是社會的中堅力量。他們走在城市的道路上,和大家沒什麼差別。唯一的不同,可能是他的眼神,因為他的心裡藏著他的童年。
童年和少年的生活經歷,影響了他的一生。如果沒有人去勾起他的內心,他們的童年永遠藏在他們自己心裡。這幫彪悍的少年群像,築成了我電影的人物背景。
六、父母和老師
客名君:電影中的父母和老師呢,是怎麼考慮這個人物的?
丘遠華:一個人的成長,家族家庭環境很重要。客家那邊是特別的崇文重教的,這方面我不需要再多聊了。類似“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樣的話我都聽怕了。可能是父輩們對我們下一代有太迫切的期望。除了這些話,就是一些規矩。
除了家庭環境,父母,還有老師。我特別感謝培育我們成長的老師,即使是給我們實習幾個月的老師,也終身難忘。
以上這些元素,這些人,成了我電影裡面的積木,我把他們拼成了一個小城堡。
七、向著名的導演致敬
客名君:我們都知道,楊德昌,侯孝賢是世界著名導演,也是我們客家人。我看過侯導的《童年往事》。我知道賈樟柯很崇拜侯導。你怎麼評價他們的作品和關係?
丘遠華:楊德昌和侯孝賢都是我很喜歡的導演。不敢說有太深的研究,我不敢太多評價這三個大師們的電影,只能說從中學到很多東西。侯導和賈導都喜歡白描手法。兩個導演都喜歡用長鏡頭。
賈導的影像好像更寫實一點,更接近歐洲六七十年代的寫實主義,這可能和他的後天學習有比較大的關係。其實這兩個導演我都不算太深入研究,我憑我看他們作品的一點感覺聊幾句。
賈導的作品,題材和故事更接近我們當下這個時代,也更好理解。他保持了距離,保持了冷峻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侯導的更有韻味,更有詩意。這和他們的成長環境有關係。
侯孝賢《童年往事》截圖,
侯孝賢的奶奶這是客家傳統的教育,鼓勵孩子闖練
人的性格和審美學識,決定了作品的風格。學識可以後天學,性格的和成長環境關係很大,侯導是傳統的客家人,這也導致了他作品風格。
八、客家文化
客名君:前面說過,每個人的成長環境,往往影響導演的作品風格。如果你做電影,你想怎麼結合客家文化?
丘遠華:好的電影,一定要有文化背景思考,並輸出價值觀。現在越來越多客家人拍攝電影,這是促進繁榮的好事。客家文化的輸出,要輸出價值觀,要做形而上的東西,而不要做外表的形而下的東西。
客名君注:電影中有山中遇蛇的片段,非常精彩
如果只拍個情懷,那是沒有意思的。電影投資太難找了,不能拿著資本拍自己的情懷。情懷值不了兩塊錢,更別說值一張電影票。如果打著客家元素比如土樓等旗號,然後到處吆喝,等於是消費老鄉情懷。過度消費觀眾,過度消費鄉情,然後慢慢的大家就會不再相信,容易造成“內卷化”。
有些題材或者內容只能自娛自樂,或者不太適合做成電影。有些適合做成地方戲。既然是電影,那就是做成有電影感的東西。高階一點的做法,可能要站得高一點,格局大一點,做成文化輸出那種形式。說起來容易,實際很難,和自己的學識審美經歷等等都有很大的關係。
九、傳承
客名君:你覺得這種電影,特別是客家文化背景思考的電影,有沒有考慮過觀眾,或者考慮過我們客家年青一代人?
丘遠華:我們客家其實也是漢族,只是傳承好一點,純粹一點。《山上的都市》這部電影其實不單單考慮我們客家。當然,我們客家人看感受可能會更深。
生活改變得太快。我們總是和孩子們說我們那個時代怎麼樣。現在城市裡的三四十歲的家長,很喜歡讓孩子們去參加各種親子活動,感受我們八九十年代的曾經。拍這部電影,讓孩子們看看我們小時候,也是挺有意思的。也算記錄一個時代吧。
我們那個時代物質很貧乏,而現在物質很豐富,想要什麼,網上點一下,第二天快遞就送上門了。我們這部電影其實講的是物質貧乏和缺錢的事情。憶苦思甜,感覺也挺好。
十、賣房拍電影
客名君:我以前看過你的訪談,你的電影路一路艱辛,還賣房拍電影,挺瘋狂的。為什麼這麼做?
丘遠華:我以前做事情,不會想那麼多,憑感覺去做。做電影確實挺難的,要拍好特別不容易,要學的東西很多,特別是自己的修為。然後還要資金支援。我賣房的原因主要有幾點,一是在一個地方呆久了,覺得沒意思了,想換一個城市。
二是我覺得城市呆的有點膩,我想換一種生活,暫時又不能過田園生活,那就去拍電影吧。然後,房子賣了就沒退路了,逼自己一直向前走。
客名君總結:透過這次訪談,我們可以看到,丘導演在創作《山上的都市》這部電影時,立足於有深度的客家人文,但講述的故事又沒有侷限於客家,而是探入文化的深層,尋找永恆的東西。今天都市中很多已經出人頭地的人,比如劉強東先生,或許都能從中看到自己的童年和成長曆程,說不定看完電影會講,“那個又野又正的少年,就是我啊!”我看了DEMO就覺得,這是一部很有少年氣的電影,少年氣,也正是我們這個風雲變幻的時代所需要的。所以這部電影讓人很期待。非常感謝丘導演接受客名堂訪談。預祝開機拍攝順利,然後,票房大賣!
丘遠華
職業:導演、編劇
籍貫:梅州蕉嶺
常住:北京
履歷:
1, 2012年全球華人新銳導演計劃獲獎入圍10強,開始拍攝電影長片。
2,2013年 CCTV6數字電影《九龍壁》導演編劇剪輯
3,2015年網路大電影《愛愛囧事之魔性校園》製片人
4,2015年院線電影《筆仙魔咒》製片人,執行導演。
5,2016年文革題材院線文藝院線電影《初戀的滋味》(曼娜)執行導演
6,2016年網路大電影《我在未來遇見你》後期導演剪輯師
7,2017年網路大電影《史前超人》製片人
8,2018年院線電影《白襯衫》編劇導演剪輯。
9,2015年策劃、製片 CCTV9《傳家》之客家《團聚篇》。
10,拍攝雲南少數民族紀錄片《神秘的白倮人部落》《阿峨版畫》、《坡芽情歌》、《尋找蘆笙》《腰帶上的情歌》等七部。
注:本文圖片由丘遠華提供,蕉嶺風景圖由梁偉龍提供,族譜為丘權方攝影。
相關閱讀:
侯孝賢:把客家基因裡的詩意和鄉愁搬上銀幕
羅大佑《伴侶2020》:再一次重逢問候之餘 每一個握手將不再猶豫
疫情之下思人生,撐不住時看一看楚原導演的發言,歷屆終身成就獎最佳獲獎發言
「 海王」「 速7」「 電鋸驚魂」導演溫子仁:父親講客家話,母親講閩南話
“卡拉比-丘理論發展40週年”國際數學盛會在丘成桐故鄉蕉嶺召開
賴聲川的戲劇和一個山區縣城的文化復興
客名君的第一部文化隨筆作品推薦:
客家為什麼名人輩出?因為客家人非常重視文化傳承。文化,是一個民系在漫長曆史長河中綻放的時間玫瑰。《尋味客家》不是一部美食著作(當然也有美食和味道),而是一部智慧和審美的結合體。全球視角,圖文並茂,內蘊345千字、345張彩圖,為客名君心血之作。這是一本瞭解和宣傳客家文化的精美讀物,裡面經過考據、精心撰寫的正能量的客家文化,可以背書每一位卓越的客家人,值得珍藏。
《尋味客家》封面上的圖畫有什麼講究?裡面有故事的圖片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