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 ,我發表了文章《江歌事件始末——人心可以無恥到哪種地步》,是想說:世界上居然有人,陰險狡詐到這個地步。
今天寫這麼多,是想說:世界上居然有人,臉皮厚到這個地步。
這一切,都起源於浙江衛視的一檔綜藝—《中國好聲音》。
一、
2012年,《中國好聲音》第一季一經播出,就達到萬人空巷的局面。
到底有多火呢?它的收視率可謂一騎絕塵,把《快樂大本營》《非誠勿擾》《天天向上》等金牌綜藝遠遠甩在了身後。
“你存在,我深深的腦海裡,我的夢裡,我的心裡,我的歌聲裡”,這個旋律,無論是大爺大媽,還是念書的小朋友,都耳熟能詳。
李代沫到底有多火呢?那一年,所有的餐廳,各大商場,甚至是學校的課間,都曾播放他的這首歌。
李代沫把這首歌帶火了,所以詞曲作者兼原唱曲婉婷,也幸運地走紅。
而她,才是我們今天的主角。
二、
介紹她之前,必須先得介紹一下她的家鄉—哈爾濱。
所以1983年,哈爾濱還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這一年,曲婉婷來到這個世界。
她的父親是園林局一名普通的職工,性格低調內向,她的母親叫張明傑,當時只是哈爾濱市輕工業局的一名普通職工。
後來父母離婚,父親逐漸淡出了母女兩人的世界,幾乎失去聯絡。
張明傑在年幼的曲婉婷心中,既是父親又是母親,她理性、果斷、堅韌,在任何時候都雷厲風行。
而母親張明傑又很強勢,從小對曲婉婷嚴格要求,希望她各個方面都比同齡人出色。
1989年時,6歲的曲婉婷偶然接觸到了鋼琴,經過短暫的研究,居然無師自通地彈奏出兒歌《小星星》,這令母親既吃驚,又驚喜,為了繼續培養女兒的音樂天賦,她買了一架鋼琴,還給女兒報名音樂輔導班。
那一年,大部分中國人都實現不了溫飽。
可是練琴是個艱苦的過程,對於6歲的曲婉婷,這簡直太痛苦了, 但在強勢的母親面前,她不敢說,只能默默忍受,否則就會被冠上“不孝”的罵名。
到了青春期,叛逆的曲婉婷和母親的關係越來越差。
三、
2000年,曲婉婷17歲了,母親為了她能夠更好地發展,打算將她送出國門,一直讀到博士為止。
而且所有的費用早已準備好了。
曲婉婷鬱悶至極,她覺得痛苦一眼望不到頭,她不想這樣度過一生。
臨走前,母親意味深長地告誡她:“我19歲失去父母,走到今天全憑個人努力。你現在也到這個年紀了,是時候放手讓你奮鬥了。”
曲婉婷完全沒聽進去,她想:“走得越遠越好,終於能擺脫母親的掌控了。”
到了加拿大,沒有生活經驗的曲婉婷既孤獨,又悲傷,她開始逃課,獨自在屋子裡喝酒、打遊戲。
她覺得生活就要窒息了。
曲婉婷利用音樂排遣無聊的生活,由於母親反對她將音樂作為職業,叛逆的她非要試個一試,但不用母親的錢,所以課餘時間她開始打工。
一副和命運對抗,勇敢追夢的姿態。
曲婉婷後來回憶道:“我當時在一個有錢人家裡打掃衛生,用賺得的酬勞報名學習音樂基礎知識的補習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