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勇敢的米哈依》是1978年在中國公映的一部羅馬尼亞電影。

現在看來,這部電影依然不失為一部宏偉的史詩級電影。

場面的壯闊,是這部電影給人的最初印象,但是它究竟講述了什麼樣的背景,就令人一時摸不著頭腦。

《人民電影》插頁

它不像《斯特凡大公》這部稍早一些在國內放映的羅馬尼亞電影,僅僅表現了很單純的羅馬尼亞與奧斯曼土耳其之間的一場戰役,看起來,用不著有什麼對歷史背景的瞭解。

《勇敢的米哈依》在展現壯闊的戰爭場面的同時,還以相當大的篇幅,展現了當時以羅馬尼亞為核心輻射出去的歐洲政治格局。

這一點,可能與這部電影拍攝時羅馬尼亞這個國家的雄心壯志有關。

當時羅馬尼亞的領導人在冷戰的夾縫裡左右逢源,兩頭都不得罪,使得羅馬尼亞在當時國際政局中的影響力陡然增大,而當時的這個國家領導人,也很享受這種小國撥動地球強勢兩極的自豪感,這種感覺,很可能是《勇敢的米哈依》裡的那種放眼全世界格局的編創動機的原因根本。

《勇敢的米哈依》的編劇蒂圖斯·波波維奇不僅是一個作家,還是一個文化官員,最高官至羅共中央委員會委員,他編劇的《多瑙河之波》、《政權·真理》等影片,在中國都有很大的反響,他還是羅馬尼亞電影裡“莫多萬”系列的原型的初創作者。他雖然不是“莫多萬系列”裡的最重要的電影《復仇》的編劇,但是“羅曼警長系列”均由他一手編創,而顯然,“莫多萬警長”的出現,不能不與說與“羅曼系列”有著很大的關聯。

因此,蒂圖斯·波波維奇在編劇《勇敢的米哈依》的時候,就可以看出,照應了當時羅馬尼亞這個國家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壯志凌雲傾向,電影可以說把1600年前後的歐洲政治藍圖盡收鏡頭,甚至我們不得不承認,還沒有一部歐洲電影,能像《勇敢的米哈依》這樣,對那個時代的政局作出如此全景式的刻畫。

雖然《勇敢的米哈依》裡的敘事重心是放在羅馬尼亞今日版圖裡的三個公國之間,但是,電影界定了這三個公國在世界體系裡的自身定位,而這種定位,即使拋開了羅馬尼亞這個電影的主體視角,也不失為了解歐洲當時格局的一個極好的視窗。

也正因為《勇敢的米哈依》展現的圖景太過雄闊,視野太過博大,涉及的層面太過複雜,而電影的跳躍也顯然相當的不合理,所以,《勇敢的米哈依》這個電影最初看下來,會給人一頭霧水的不著邊際的混沌感,但是正因為這種豐富的敘事元素,使得電影反而有了足夠讓我們去咀嚼與回味的長期不衰的深度與力度。

下面結合筆者的一些理解,條分縷析一下電影裡的犬牙交錯的政治格局,看看它們究竟有著什麼樣的背景縱深。

一、 奧斯曼土耳其一方的皇帝。

當時歐洲的總體形勢,就是歐洲的最強大勢力,我們暫且將之稱之為“神聖羅馬帝國”對壘“奧斯曼帝國”。

神聖羅馬帝國是一個怪胎,歷史書中只能影子一樣看到它的存在,我們過去讀世界歷史的時候,根本看不到它的名稱,但是,它卻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名號。這個名號,基本可以對等今天的德國位置。說白了,就是沒有德國前的德國。電影裡歷史事件發生的時代,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就是奧地利皇帝。而奧地利皇帝是由哈布斯堡家族世襲的,所以,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帝國、哈布斯堡王朝都是同一個概念。

奧斯曼蘇丹與米哈依

奧斯曼帝國與神聖羅馬帝國的交鋒,構成了近代歐洲史上的兩股對流最強烈的交鋒鋒面,就像海水與河水的交匯一樣,形成了巴爾幹地區的一片陰陽水的混水區。

在英國學者布倫丹·西姆斯所著的《歐洲:1453年以來的爭霸之途》一書中就開宗明義地指出:“歐洲地緣政治的舞臺基本上就演變成了兩股勢力的較量:一面是哈布斯堡王朝在盡力維護其帝國統治,一面是它的對手在堅決抵制哈布斯堡家族對神聖羅馬帝國皇位的控制”。

所以,巴爾幹地區的地理變動十分複雜,但卻是世界格局的引爆點。

一戰與二戰都起源於巴爾幹地區,就可以看出來。

羅馬尼亞之前的三個公國,都不得不臣服於奧斯曼土耳其,每年都要納貢輸幣,三個公國的大公的確定,都要得到奧斯曼的欽準才能登位。而要獲得奧斯曼王廷的青睞,無非是金錢賄賂,別無他途。

所以,《勇敢的米哈依》裡,一開始就是米哈依不得不借錢,去進獻給奧斯曼帝國的蘇丹王,以使自己成為三個公國之一的瓦拉幾亞公國的大公。

電影裡的蘇丹王叫穆拉德三世。顯然,米哈依的錢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奧斯曼蘇丹王拋棄了前任大公亞歷山大,而把米哈依扶上了執政者位置。

電影裡米哈依當上了大公之後,立刻翻臉不認人,背叛了奧斯曼土耳其,投向了歐洲對峙格局中的另一極——神聖羅馬帝國。

之後就發生了電影上集裡重點展現的克盧格雷尼戰役,米哈依率領軍隊戰勝了奧斯曼軍隊,名聲大振。

希裡姆由影片導演出演

穆拉德三世的在位時間在1574—1595年,所以電影裡的土耳其將軍希裡姆來見米哈依的時候說老皇帝去世了,新皇帝誕生了,想與米哈依講和,但米哈依嚴辭拒絕,表現出他和奧斯曼土耳其斷絕往來與干係的堅決意志。

二、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魯道夫二世。

歷史上的魯道夫二世是一個昏庸的皇帝,評價不高。在電影裡看起來,也比較陰險。

他利用米哈依去抗擊奧斯曼土耳其,背後卻在使絆子,在米哈依需要援助的時候,他故意拖延部隊的出擊速度,使米哈依獨木難支。

最後,正是他看到了米哈依的危險性,派手下將軍巴斯塔去害了米哈依。

而他在電影裡還使出了聯姻之法,讓自己的侄女嫁給了羅馬尼亞公國之一的特蘭西瓦尼亞的大公希日西蒙,但並沒有籠絡住人心,希日西蒙一直朝秦暮楚,首鼠兩端。

三、 羅馬教皇。

影片裡,當米哈依準備改弦易轍,發起對付奧斯曼土耳其的反擊時,立刻派自己的手下將領普瑞達到羅馬去,面見教皇,其目的,是想得到教皇道義上的支援。

所以,教皇肯定了米哈依的這種抗擊土耳其的行為,稱:“你們的行動對得起你們的祖先羅馬人。”並且答應在財力與軍事上給予援助。

這一段在電影裡表現出來大有深意,反映了羅馬尼亞有著根正苗紅的歷史淵源。

在巴爾幹地區,唯有羅馬尼亞自稱是羅馬的正宗後人,現在電影裡表現米哈依決定反叛奧斯曼,就意味著他改宗歸正,回到了羅馬一脈的體系中來,米哈依找到了自己的幕後支撐,也說明自己轉向的正當性。

實際上,整個電影在開始時反叛土耳其之後,下面的主要內容,就是米哈依一直企圖得到神聖羅馬帝國這一方的信賴與支援,但最後,電影表達出的卻是米哈依徒有忠心,卻不被歐洲接納,透著一股“寄寓寒星荃不察”的委屈與悲涼。

這一潛在的心理,反映出羅馬尼亞的一種隱性的內心企望,那就是告別東方,而心向羅馬,迴歸歐洲體系。

日後羅馬尼亞轉型的時候,加入歐盟與北約,全國歡呼,興奮莫名,與電影裡的米哈依尋根問祖的這種心理有沒有內在的隱性的關聯?

在電影裡的這一場面中,邊上還立著一個紅衣主教安德烈,他是特蘭西瓦尼亞大公希日西蒙的表兄,後來希日西蒙退位去當了修道士之後,他成了特蘭西瓦尼亞的大公,最終被米哈依所殺。

他在這個場景中,顯然是站在特蘭西瓦尼亞的立場上,對米哈依的反戈企圖嗤之以鼻,但是羅馬教皇看到了米哈依歸順的現實表現,駁斥了安德烈對米哈依的挑撥離間(認為米哈依投靠過土耳其,此人不可靠),稱:“這個靠不住的人,用劍開闢了通往伊斯坦布林的道路。”

四、 特蘭西瓦尼亞大公希日西蒙。

這是置於米哈依的最主要的對手地位的一個角色,電影裡的主要情節,也圍繞他與米哈依的爭鋒而展開,透過兩個人的恩怨,把複雜的歷史簡單化,讓枯燥的政治情感化。

我們看看電影,是如何在米哈依與希日西蒙之間構建情感線索的。

情感,總離不開女人。

影片裡,我們看到了一個虛構的角色——羅莎娜。她是一個義大利的銀行家的妹妹,曾經出於個人的感情因素,借錢給米哈依,去賄賂奧斯曼皇帝。

而她有一個好友克里斯蒂娜,是奧地利公主。當時奧地利皇帝,也掛著神聖羅馬帝國的招牌,屬於哈布斯堡家族,所以,這個奧地利公主的姓氏就叫哈布斯堡。

這兩個閨蜜,各自找到了她們心儀的歸宿。羅莎娜對米哈依情有獨鍾,一直在他的背後默默支援,但電影裡的米哈依鯤鵬萬里,志在建國,並沒有沉醉於卿卿我我的個人之愛,所以,對羅莎娜的一廂情願總是保持若即若離的分寸。

而羅莎娜的女友、奧國公主克里斯蒂娜被作為政治聯姻,嫁給了希日西蒙。

從電影的交待來看,希日西蒙並不看好克里斯蒂娜,認為克里斯蒂娜是一個放蕩的女人。

他曾經對他的表兄安德烈說:“我不得不和他的侄女結婚,與她相比,盧克利齊婭·波吉亞就是一個聖徒。”

盧克利齊婭·波吉亞在西方的語境裡,就是一個放蕩女子,如果我們把這個名字換成潘金蓮,當一個女子將潘金蓮映襯出是一個聖徒的話,那麼,這個女子的名聲是多麼的狼籍。

這樣,米哈依擁有的是一個不僅有錢在背後支撐,而且在情感中能夠給他以慰藉的女子,而他的對手希日西蒙得到的女人還順便給他戴上了一個綠帽。

我們在電影裡看到克里斯蒂娜在結婚前就與奧地利將軍巴斯塔眉來眼去,結婚後,兩個人果然私通在一起,還被希日西蒙活捉在床。

在影片的交待裡,因為這麼一段情感上的背叛,希日西蒙又投靠了奧斯曼,最後被米哈依在戰場上除掉了。

所以,米哈依的勝利,就是消滅希日西蒙的勝利。

影片裡,米哈依對奧斯曼帝國的皇帝與將領沒有什麼生死之仇,甚至還與奧斯曼的將軍希裡姆惺惺相惜,兩人過去曾是同學,雖為對手,卻不曾傷害對方的性命;對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皇帝魯道夫二世一直唯唯諾諾,只有對希日西蒙充滿著不可妥協的仇恨,最後把他消滅了,也完成了米哈依的宿願。

因此,電影雖然體系很大,但兩大勢力,米哈依是無法突破的,電影心目中也不想把米哈依塑造成一個打破兩大勢力的歷史上不可能存在的人物,而是把他定位成一個統一羅馬尼亞國家的英雄,所以,他在統一之路上最大的敵人希日西蒙就成了他的最大的對手。消滅了這個對手,他就在電影的氛圍裡,有了勝利的資本與基座。

下面,我們看看米哈依與希日西蒙在電影裡眼花繚亂的陣營站位關係,這兩個人在電影裡不斷轉換他們的立場與歸屬,好像“參”與“商”一樣,總是處於對立的位置,然後,他們之間總是因為站位不同爆發出生死對決。

圖示如下:

從這張圖上,可以看出,米哈依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站在奧地利這一邊的,而即使在他加冕的時候,得到了奧斯曼土耳其的承認,但在電影的表達裡,米哈依並沒有對奧斯曼土耳其的使者給予好臉色。而同時,我們看到出席加冕典禮的也有奧地利將軍巴斯塔,從個人的立場上來看,米哈依對巴斯塔也頗為厭惡,但是與對奧斯曼的厭惡是不同的。

之後,電影主要表現了米哈依與希日西蒙之間的較量。希日西蒙在他的表兄安德烈被米哈依消滅後,自己的公國已經歸屬於米哈依,因此,希日西蒙再次出山,面見奧地利皇帝,重提自己是奧地利公主的丈夫這一名號,於是重新得到了奧地利皇帝的支援,於是希日西蒙再次組織軍隊,與米哈依展開復國之戰。

而米哈依此時並不知道希日西蒙已經再次歸順到奧地利陣營,所以,他以為奧地利將軍巴斯塔會支援自己,沒有想到,巴斯塔背信棄義,幫助希日西蒙,反制了米哈依,在電影裡,這直接導致了米哈依兵敗。

影片裡在這一段衝突中,特意表現了米哈依的紅顏知已羅薩娜前來報信,告訴米哈依的妻子,巴斯塔心懷不軌幫助希日西蒙。但米哈依得到訊息的時候,已經遲了,電影透過一個外來者的視角,表現了米哈依在戰場上慘敗。

米哈依在失勢的情況下,再次去求助奧地利皇帝。此刻,希日西蒙因為被奧地利將軍巴斯塔戴上了一頂綠帽,負氣成仇,再次投靠了奧斯曼土耳其,米哈依得到了奧地利的援助,滅掉了希日西蒙。

奧地利皇帝認為米哈依尾大不掉,所以決定把他暗殺掉。

這樣,整個電影看來,就是米哈依腳踩兩隻船,更多地利用奧地利的勢力,除掉他的主要對手希日西蒙。

而希日西蒙在電影裡,同樣在奧斯曼與奧地利這兩大勢力之間搖擺不定。他的背叛,電影並沒有訴及更多的理由,一些重點的情節節點,電影都沒有介紹,而在羅馬尼亞的歷史書中,也沒有具體提及,這便讓電影裡留下了許多空白。

從電影的情節跳躍來看,希日西蒙為什麼去當了修道士,是怎麼讓自己的特蘭西瓦尼亞公國轉交給自己的表兄、紅衣主教安德烈執政的,電影裡沒有交待,只是透過奧斯曼將軍希裡姆在見到米哈依準備收買他的時候,告訴他的。

後來希日西蒙再次投靠奧斯曼帝國,也是透過奧地利皇帝之口告訴米哈依的,也沒有詳述具體原因。在影片裡的情節線索來看,希日西蒙投靠奧斯曼,更多的原因是奧地利將軍巴斯塔通姦了他的妻子,有“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意思在內。

可以看出,《勇敢的米哈依》一片在敘事上的確存在著交待不詳的毛病,對主線情節把握也是輕重失當,它提供了那一段歷史的基本走向,但更多的歷史史實,電影並沒有進行合理的邏輯填充。

而實際上,本身那一段歷史的記載,就缺乏詳盡的真實原本,所以,歐洲歷史的疏缺是必然的現象。

在英國學者西蒙·溫德爾所著的《多瑙河畔:哈布斯堡的歐洲》一書中,對米哈依參與的這場與奧斯曼帝國的戰爭,一筆帶過,並將其歸之於由奧地利組織的軍事同盟主導的“十三年戰爭”,書中認為,“這場戰爭可謂是之後的三十年戰爭的一次預演”,同時,書中還稱:“關於這場戰爭文字記載很少,但它有可能是中歐最重要的戰爭之一。”

在西方歷史中,米哈依的戰爭歷程是隸屬於奧地利帝國體系的,也可以看成是神聖羅馬帝國範疇的,可以看出,米哈依的業績用文字記錄下的翔實記載更為稀缺,所以,電影裡的故事,不過是按照拍攝電影時期的國家意志編創出來的,它帶有鮮明的時代印痕。

儘管如此,無疑《勇敢的米哈依》開啟了一個瞭解歐洲的歷史的視窗,把那段湮沒無痕的歷史用可以直觀的影像展現出來,至少可以激發我們瞭解那個時代亞歐交匯的一塊地域裡究竟發生了什麼。這一點,羅馬尼亞這個小國的一部偉大電影,起到了它的獨特作用。

延伸閱讀:

9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影史十部高分殺人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