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大家好,我是看電影愛較真兒的廖宇。

最近在追新劇《流金歲月》,好看,有意思,細琢磨還有點兒嚇人。

《流金歲月》

一個雙女主,有關愛情和職場的故事,乍看挺俗套,可我為什麼說嚇人呢?看完第一集我就認定要追下去?因為故事形式很輕鬆,但核心卻足夠凌厲。

準確的描繪出一個我們看不見,摸不著,卻能感受到且難以跨越的圈層現象。

《流金歲月》劇照

故事開始,兩線並進,由劉詩詩和倪妮分別飾演的一對從小一起上學長大的好閨蜜。

《流金歲月》中劉詩詩飾演的蔣南孫

前者是富裕家庭出身,不知人間疾苦,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小公舉蔣南孫,後者是想抓住一切機會脫離十幾年寄人籬下生活的現實女生朱鎖鎖。兩閨蜜雖然一起成長,情同姐妹,但兩個姑娘的圈層不同,為整個故事自動加上一種戲劇張力。

《流金歲月》中倪妮飾演的朱鎖鎖

首先,一個追求愛,一個逃避愛。共同成長的同齡人為何選擇差異如此巨大?不是選擇問題,而是圈層問題。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咱們看事實:

兩人一起大學畢業。

《流金歲月》

蔣南孫,準備考博的建築系高材生,從小到大不愁吃穿用,到了該戀愛的年紀自然去追求美好的愛情,看上了同校的學生章安仁(楊玏 飾),有上進心,有上升空間,但出身確實有限。痴迷於股市的爹不斷給她介紹精英人士,可她偏偏不選,相信有情飲水飽,只要感情真,錢不是問題。

《流金歲月》中楊玏飾演的章安仁

朱鎖鎖,自小被母親拋棄,父親自己逍遙把小鎖鎖寄養在舅舅家十幾年,每月寄些生活費。她到了該戀愛的年紀卻避之不及。因為惦記她的是舅媽的媽寶男兒子,她的表哥。當然,舅媽養她那麼多年也不是沒這樣的想法。但您說這樣的愛能接受嗎?接受了自己不就成了“童養媳”了嗎。但她有的選嗎?至少先做到獨立才能做選擇吧。可在寸土寸金,精英匯聚的上海,謀份能租房的好工作談何容易。

所以對於鎖鎖來說,感情真不真不重要,有沒有錢才是問題。幸好她生的不是一般的漂亮。

看見沒?兩個人設往這一立就有好戲看。什麼戲?圈層帶來的那道看不見的屏障,和跨越這道屏障所要付出的代價。

既然屏障看不見,這戲怎麼演,所以我說這劇的主創牛(《我的前半生》的導演和編劇)。這個圈層其實存在於各個角落,大,能大到你的身家排面,這個還能裝一裝。小,能小到每天離不開的一頓飯,別看小,這個還真不好裝。

別說,主創就巧妙地找到了這個不好裝的場合,也是中國人比較在意的社交——吃飯。蔣南孫和朱鎖鎖各自去了兩個不同的飯局,一個是家宴,一個是同事聚餐。

蔣南孫有錢的小姨(袁泉 飾)在高檔會所設宴,而蔣南孫的窮學生男友根本就沒入蔣父的法眼,對於他所說的努力奮鬥,給南孫幸福這樣的話,在蔣父心裡這些都是“虛”的,並直言不諱的告訴他不要喊口號。毫不委婉的直接支開他,換句話說這樣的飯局他還沒資格吃。

出席飯局的是蔣家三口以及與小姨在海外相識同圈層的精英小夥王永正(楊祐寧 飾),他正好也是學建築土木工程的,所以是蔣南孫大學的助教,又在幫小姨設計民宿。席間精英小夥隨手在餐巾紙上畫了個草圖,主張把三室一廳隔成兩個半的套間,中間加一個公共區域,提高生活品質和附加價值。

小姨小心翼翼的把餐巾紙收好。

而在此前,蔣南孫的男友盡心盡力的弄出好幾張像模像樣的設計圖紙,主張把原本三室一廳的房子隔成四間半的套間,夠九個人住,經濟又實惠。我們再來看看小姨的神情。

沒錯,同樣作為設計師,兩人的理念完全不同,或者說對於客戶需求的理解完全不同,精英圈層的小姨要的是的品質和價值!

於是這頓家宴也圍繞著房產,格局,股市,投資,價值之類的話題進行。在蔣父心裡這才是“實”的,而伴隨著這些話題的是優雅的背景音樂,安靜的用餐聲和水晶杯的清脆聲。

而此時此刻,在一間喧鬧的火鍋店中,朱鎖鎖為了給找到工作的表哥撐場面,假扮其女友參加同事聚會。出席的是各自攜帶女友的IT男同事們,各個見了鎖鎖這樣的美女兩眼放光。

而他們的女友也都是IT圈同事,席間談論的都是今天下午的程式碼為什麼會出bug?伴隨這些工作話題的是周圍的聲聲鼎沸和女友們對於美女鎖鎖的各種防禦性表情。

兩桌飯,吃飯的排場,談話的內容,不動聲色的就鋪陳出了圈層的差異。編劇水平沒得挑呀!如果你覺得這對比還不夠強烈,編劇接著又用另一場家宴來完全揭示為什麼圈層在吃飯這件小事上不好裝。

蔣南孫終於把男友領回蔣家吃飯,他穿著乾淨整潔的西裝,留著乾淨整潔的髮型,加上乾淨整潔的長相和彬彬有禮的言談,這不是挺好的嗎?

可飯還沒吃,一張嘴就立顯圈層的差異!

面對一桌十幾道豐盛的菜餚,章安仁禮貌的說不必特意為自己準備這麼豐盛,奶奶說就加了一道獅子頭。

蔣南孫也說平常就是這麼吃的,尬不尬?其實不論章安仁的心態還是禮貌一點問題都沒有,出問題的是他與蔣南孫根本不是同一圈層。

不信?接著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他看蔣南孫喝黃酒問道,你什麼時候開始喝酒了?這是真關心,沒半點兒毛病。因為蔣南孫確實平時不喝酒。但蔣南孫說,今天吃醉蟹,必須喝點黃酒解解寒氣。哦,那我也來一點吧。尬不尬?可能對於章安仁來講這是瞎講究,可對於蔣南孫一家而言,這是習慣,甚至是常識。還不夠講究?接著看。

準備這一頓豐盛家宴的是蔣家的阿姨,她端上最後一道青菜,用的是長盤子裝的,奶奶和聲和氣地說,圓盤子沒有了嗎?怎麼用裝魚的長盤子裝炒菜呢?蔣南孫都尬了,於是小聲對章安仁說,奶奶窮講究。

這話一點都沒錯!窮是真,蔣家跟大富大貴比確實一般,但講究也是真,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從他家在上海復興路的祖宅就知道,也是富裕了幾代人的家庭。所以蔣南孫這句本身想緩解尷尬的話,在章安仁聽來更尬,我腦補了一下內心潛臺詞:如果你們家這叫窮講究,那我們家過的那還叫日子嗎?

說實話,蔣南孫沒半點瞧不上章安仁的意思,瞧不上的話死心跟他圖什麼呀?反過來章安仁作為一名靠自己努力奮鬥留校任教,年紀輕輕就能在上海郊區買房的青年人,講文明,懂禮貌,求上進,也真的沒挑。可為什麼相處起來就那麼的變扭呢?

答案只有一個,那道你看見摸不著,但你絕對能感受得到的屏障——圈層!

首先想突破圈層,最難突破的就是父母!父母是每個人的人生無限可能的起點,同時也是人生高度的天花板。換句更難聽的話說,絕大部分的孩子是很難超越父母的,但這是實話。因為孩子從父母那裡繼承了兩樣東西,一種是生理學上的基因,長得像你這件事基本沒法改變。而另一種是社會學上的基因,比如孩子會繼承父母的性格,為人處事的方式以及人脈,圈層等等。這個是可以通過後天改變的,比如受教育。這一點目前來說我國的環境和機制就特別好,九年義務制教育已經改變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圈層。

比如蔣南孫的男友章安仁,透過自身的努力學習,他已經從一個可能比較貧困的圈層跨越到知識分子這個圈層,他的生活跟自己和同圈層的小夥伴比起來也確實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上海能有套自己的房子和車子,能交往蔣南孫這樣的富有圈層的女友,後續我猜測還可能跟海外回來的精英小夥王永正成為情敵。

但透過教育跨越圈層的效果也不會特別大,能跨越自身的圈層,但一般來說很難再往更高的圈層飛躍。因為教育的效用是讓你的知識結構和社會基因不再是完全繼承於父母,於是你有了比父母更多的知識和技能,以及同學校友。但它做不到的是來自圈層本身的教育,也就是說某一圈層的父母只能傳授給你這一圈層的人生經驗,比如說商人圈層傳給孩子的是商海浮沉的經驗,而工薪階層傳給孩子的是勤儉持家的經驗。

所以章安仁不理解蔣南孫家為什麼一頓家常便飯要吃十幾樣菜。無疑從某種意義上講前者的圈層傳授給孩子的是掙錢技能,而後者傳授給孩子的是如何維持生活,都是一代一代傳,那您說能一樣嗎?

所以這是普遍規律,雖然教育的意義改變圈層,功德無量,但它改變不了的是突破圈層壁壘,下面還是舉個章安仁和王永正例子。

章安仁透過揭發王永正的違規讓自己獲得了留校任教的資格,我認為在大部分人看來這根本沒問題,一,本來就是王永正違規操作在前,揭發沒有任何不道德;二,從某種角度而言從底層奮鬥上來的章安仁深知上位的不容易,留下任教對於玩世不恭的王永正來說可能並不算失去什麼,但對自己而言這就是跨越圈層的敲門磚。

但蔣南孫就體會不到章安仁今天的來之不易,甚至還認為這是人品問題,覺得章安仁太過精明,她就不想想不精明的話章安仁能有今天嗎?這正是從小生活的圈層不同才導致看問題角度的不同。所以蔣南孫開始對王永正心懷愧意,而且看到王永正能如此灑脫的看待此事,內心難免不會起變化。但事實是她完全忽略了留校任教對章安仁來說就是命,對王永正來說只是一件不如意的事。當然,這個差異同樣來自章安仁與王永正圈層的不同。

說白了就一句話,圈層的不同還導致了試錯成本的不同,章安仁一步都不能錯,錯了就有可能打回原圈層,而王永正再怎麼錯,他還是屬於自己的那個圈層。因此,我根據這個規律判斷章安仁和蔣南孫的感情肯定會出現問題!而且劇中已經有了一些相當明顯的徵兆。

蔣南孫搬到了章安仁的房子去住,家徒四壁。章安仁說先湊合合,閨蜜朱鎖鎖慷慨解囊置辦了基本生活傢俱。

並且對章安仁放話:我朱鎖鎖可以湊合,但公主江南孫是不可以湊合的!話說的確實不好聽,但很實際也很真誠,因為朱鎖鎖跟章安仁一樣,屬於需要玩命奮鬥的圈層,她深深明白她雖然與蔣南孫是好得不能再好的閨蜜,但兩人之間存在的圈層差異是難以跨越的。於是也將這個事實點給了章安仁。

之後她又私下對蔣南孫說了一段我認為的大實話:他章安仁高攀了你,他會心理不平衡,為了自尊心就會打壓你。

愛著的時候看對方與自己的差異都是特殊甚至優點,一旦在一起過日子,可就未必了。

從道理和圈層的規律上講,朱鎖鎖說的一定會發生,不信,咱們等後面的劇情拭目以待吧。

12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送你一朵小紅花》火了:相信美好,人間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