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影市竟然如此火爆,我家附近的影院全滿座,在延後四個小時場次,訂了一張影廳的最後一排最邊上的座位。去影院的路上,還在想為什麼這麼火?是《我和我的祖國》的這個IP?是當下7大導演的夢幻陣容?是國慶假期消費潛力釋放出來了?
我想這些原因都有。但當看完電影,大半個影廳的人都不願意走,留在影廳裡上看字幕——這一少見的現象,我忽然明白,這部電影名導固然重要、製作精良也重要,但觀眾對新中國70年的變化與成長的共同記憶更重要。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打通全民情感通道,每一個歷史節點、每一段故事,都能贏得觀眾的情感共鳴,因為從電影中,看到新中國前進的足跡,感受到時代變革的跳動的脈搏,投射著每一個人對這個國家的深切的感情。
每個故事都是從個體出發,沒有巨集大場面、也不搞跌宕起伏的情節,靠得是真情實感,在2019年國慶的前一天,看這樣一部電影,看到普通觀眾一起看完字幕,還是挺難忘的。
每一位導演的故事,多少還是能窺探導演的個性特點,值得回味。徐崢回到家鄉拍的《奪冠》節奏感不輸動作大片;張一白的《相遇》長鏡頭前不僅考驗演員的表演,後車窗外街景變換和人流的奔走都非常考驗導演的排程;陳凱歌的《白晝流星》短片名就具有浪漫詩意的文學想象空間…
ps:無論天涯海角,祝福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