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什麼味道。”這是那一年奧斯卡電影《阿甘正傳》裡的一句臺詞。
那一年,扎堆出現了一批十分有名的電影,正如一盒裝著各種各樣味道的巧克力。不過當時最轟動的不是後來被各種電影排名都在前排就坐的《肖申克的救贖》和《低俗小說》,而是《生死時速》、《亡命天涯》及《真實的謊言》這樣的動作電影。
它們和當年同時面世的被奉為經典或影響廣泛和深遠的,比如《這個殺手不太冷》、《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天生殺人狂》、《瘋狂店員》、《阿呆與阿瓜》、《變相怪傑》、《大話西遊》、《東邪西毒》、《重慶森林》、《活著》、《陽光燦爛的日子》等等一大堆電影一起被裝進了一個巧克力盒子。隨便一粒便是大大的口福。
或許,我正是那個時候真正喜歡上電影的。一發不可收拾,甚至可能對前途都產生了一定影響。
世界就是如此奇特,同時扎堆出現,影響人生的不只是電影,也包括機會。
與盒子裡的巧克力不一樣,機會這東西太不穩定,保質期太短。當嚐到先前選的不合口味,想換一換的時候,才發現盒子裡的早已風化,或也已變質。
其實,不知道下一粒的味道,也就不知道是否適合。
常常在想,當初那麼多可以的選擇(不敢說都是機會),為什麼會選了這樣一條路。如果走了另外的路,現在的我還是同樣的我嗎?感覺這個問題已經到了哲學層面,百思不得其解。或許是更好的自己,或許更糟。未有嘗試又怎能知道?
可是,好和糟該如何定義?
還有,選擇對了就萬事大吉?
如果依然被這麼多即時的樂趣引誘,如果還是那麼多喜好,沉迷於自我陶醉和感官愉悅,今天的自己又能有什麼不一樣?或許這些才是我的基本面,與怎樣的選擇無關。
誰能說現在的自己不是最好的自己?但是,總還是有些不甘,畢竟真是有機會拿到一粒不一樣口味的巧克力的。並且不是隨機,而是有充分自主的選擇。
是的,那個機會扎堆的時期,我做了自己的選。現在想來,卻不知道是選擇了的這部分,還是未能選的那部分讓我不時隱隱作痛。
選或未選,我都感激給我提供了選項的所有人。他們不止讓我體會到了活生生的生活現實,也給了我豐富的想象空間。
想象,這無疑是所有不完美人生的完美慰藉。
早安,元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