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部奈飛的電影,《2020去死吧》(Death to 2020)。這部電影以不同人物視角,用喜劇吐槽的方式回顧了2020這一整年。
劇中的幾個人物裡,有一個“郊區足球媽媽”suburban soccer mom,算是很典型的Karen。
然後我忽然意識到,Karen這個梗雖然之前就常常看到,但似乎是在2020年真正被“發揚光大”的。
所以今天就來聊聊Karen。
所謂的Karen,有幾個特徵:中年白人女性、習慣了白人特權、口頭禪是“讓我跟你們經理說話”、(大多是)金髮且梳著特別的髮型、種族歧視、反疫苗、毫無自知。
2020年裡,幾條熱門新聞讓Karen這個梗被廣泛傳播。
比如夏天的中央公園裡,一名過路黑人男子讓一名白人女性給她的狗拴上繩子,結果這名白人女性直接報警說被威脅生命。當時正值美國因弗洛伊德之死大規模抗議的時候,這段白人女性因為這麼正常的要求就咄咄逼人報警的錄影引起輿論譁然。最終的結果是她被公司解僱,甚至連狗都被帶走。
這名白人女性本名Amy Cooper,但眼下大家都只記得"Central Park Karen","中央公園Karen"。
除此之外,還有因為被要求戴口罩而故意朝別人咳嗽的Karen;因為少數族裔鄰居在自家院子掛BLM招牌而報警的Karen;和丈夫兩人手拿衝鋒槍和路過的BLM抗議者對峙的Karen,等等。
當然,她們本名都不叫Karen,但正是她們作為白人中年女性的特徵,外加做出來的這些事情,讓Karen這個梗在今年大規模流行起來。
本來一個正常的名字就被賦予了極為負面的含義。
說起來,也可能就是因為60年代的流行,這群如今人到中年的Karen們恰好就顯現出“威力”。
那麼到底為什麼是Karen而不是別的名字呢?
其實Karen之前有過好幾個被賦予了特殊含義的名字,比如Permit Patty和BBQ Becky。
前者因為一名黑人小女孩在街邊擺攤賣水就氣勢洶洶問有沒有擺攤許可,威脅要報警。後者是看到一家黑人在燒烤同樣威脅要報警。
但這些名字都遠沒有Karen流傳範圍那麼廣。
片中Amanda Seyfried扮演的角色就叫Karen,是一個胸大無腦的白人富家女。她對主角說過這麼一句話:你要是真來自非洲的話,怎麼你是白人呢?
雖然片中的Karen並無惡意,但這種話是極為不PC的,尤其是今天的語境下,就是種族歧視。
然後片中主角有一句話在這幾年流傳很廣:天哪!Karen,你不能問別人他們為什麼是白人!
Oh, my God, Karen, you can't just ask people why they're white!
“There is one person in a group of friends that nobody likes. They basically keep them there to hate their guts. When that person is not around the rest of your little base camp, your hobby is cutting that person down.”
然後他舉了個例子就是一個叫Karen的女性。
每一個小圈子都有一個Karen,她總是那個令人討厭的傢伙。當她不在的時候,其他人就會互相看著然後說:夠了,Karen!
Every group has a Karen, and she’s always a bag of douche. And when she’s not around, you just look at each other and go, ‘God, Karen!’
不過對這個梗推動最大的,恐怕還是來自reddit。
2017年有一個人上reddit吐槽自己前妻,然後有人就為他建了個板塊叫F***YouKaren,把私人吐槽變成了集體對Karen的吐槽。
在這個吐槽裡,Karen除了之前提到的那些特徵,還包括了離婚後把孩子們從丈夫身邊奪走這個特徵。然後呢,美國真人秀明星Kate Gosselin某一個時期的形象一直被當成Karen典型,她和丈夫離婚後,爭奪撫養權的官司打了很久。
所以各種因素之下,Karen慢慢就變成了一個梗。
可這還是解釋不了為什麼她就是比之前的Becky、Patty、Chad、Stacy等名字都要流行得多。
有語言學家表示,這和Karen的發音有關。
K開頭的名字包含“無聲爆破音”voiceless plosive,當發這個音的時候,是對氣流的徹底堵塞後再釋放,聽起來會有一種嚴厲感,所以比上面幾個名字都和這種特殊人群更匹配。
正如上面提到的這些,用一個名字來指代一群人的方法古已有之。
比如我們中文互聯網裡,“Tony老師”就指代了特定的一群人,又比如一說“如花”大家腦中都會有相同的畫面,等等。
在美國曆史上,曾經有一個名字某種程度上擔負著如今Karen的重擔,Miss Ann。
說起來,在Karen這個梗裡,“白人中年女性”裡的“白人”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怎麼說呢?典型的黑人名字和典型的白人名字之間,其實差別很大。而Karen就是一個典型的白人名字。
2015年有一個研究列出了全美“最白”和“最黑”的幾個名字。
“最白”的女孩名裡包括:Molly、Amy、Claire、Emily和Katie。
而“最黑”的女孩名裡包括:Imani、Ebony、Shanice、Aaliyah、Precious、Nia、Deja、Diamond、Asia、Aliyah和Jada等等。
差別是不是非常之大?
基本上我們學英語能學到的常見人名都很“白”,而這些典型的黑人名是我們作為外國人學英語的時候在任何教科書上都看不到的名字。
和Karen一樣,Ann也是一個很白人的名字。
在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雖然美國奴隸制已經廢除,但還是處於嚴格的種族隔離階段,白人對黑人有著理所當然的特權。當時黑人們在吐槽各自被白人欺壓的經歷時,會用Miss Ann和Mr Charlie (安小姐/查理先生)來指代,以此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這其中,Miss Ann的運用更廣泛。
當時的Miss Ann是這樣的形象:完全知道自己擁有特權,也不吝於用自己的特權讓那些低自己一等的人安分,而這些人當然主要是黑人。
從100多年前到現在,Miss Ann到Karen,其實明顯能感受到儘管時代發生了鉅變,但這兩種典型身上的特質傳承度很高。
Miss Ann身為那個年代的女性,在家中至多是第二把手,家中的大家長一定是男性(事實上,這種情況在今天也是很常見的)。
所以本身作為低於白人男性存在的她們,本身可能遭到某種程度壓迫的她們,需要不斷透過壓迫那些低於自己的人來提醒別人也提醒自己,“我是有特權的”。
更關鍵的是,當她們無法透過自己達到目的的時候,她們往往會搬出更高一層、擁有更多特權的白人男性來幫忙,可以是丈夫、可以是父親、可以是兄弟、也可以是警察等等。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今天的Karen這麼喜歡報警。
(《神煩警探》(Brooklyn Nine Nine)裡開過一個玩笑“你一箇中年白人女性居然在德州坐牢,那肯定是幹了什麼不得了的事情。”美國白人女性和黑人男性在生活中被警察對待的態度恐怕是天壤之別)
所以就是無論當年的Miss Ann還是今天的Karen,她們對自己地位其實是有比較清晰認知的,知道自己的特權在哪裡,也知道需要找什麼人來維護自己的特權。
當年的Miss Ann算是一個黑人內部的笑話,而今天的Karen則是所有人的笑話,除了Karen們自己。
說起來,很多真名是Karen的人,尤其是白人女性,面對這個越來越流行的梗,心情非常之複雜。
影星Karen Gillan甚至開過自己玩笑,但經歷這一年後,這個梗早已今時不同往日。
去年舊金山監事會成員提出了一個叫做CAREN的法案。
CAREN即Caution Against Racially Exploitative Non-Emergencies法案,防止種族剝削非緊急法案。這個法案旨在懲罰那些亂打報警電話的行為,尤其是因為種族偏見而亂報警的行為。
很多真名Karen的女性都對此非常憤怒,這簡直是用法律給這個梗官方蓋章了,比網際網路上大家笑一笑的影響可大得多。
當年黑人們聊Miss Ann是怕說真名吐槽有後果,而今天大家笑Karen則是一種對特定人群的公開嘲諷。
Karen的出現被認為是近幾年“反布林喬亞”(bourgeoisophobia)的縮影。
反中產的潮流,從“中產”出現就有了,而反中產的人裡,很大一部分恰恰就是中產本身。
Karen們就是如此,她們身上有布林喬亞那些不好的特質,比如虛偽、勢利和偽善等。但她們又加進去了新的東西,比如反智。
她們體現自己社會地位的方式不再是刻板印象裡“佯裝”自己愛好藝術,而是對服務人員尤其是有色人種的惡劣態度。
其實說到著名的Karen,我的第一反應是《威爾和格蕾絲》(Will & Grace)裡的Karen。
這個Karen在很多方面確實符合現在這個Karen梗,但片中的Karen從來不需要藉助外力,比如丈夫或者警察來顯現自己的特權地位,所以其實可以想象,Karen Walker根本不會把現在這些Karen放眼裡。
還有,《哈利波特》裡的Umbridge其實也非常Karen。
然後去年有一部美劇《星星之火》(Little Fires Everywhere),裡面Reese Witherspoon就扮演了一個看起來很nice,但骨子裡對接觸到的少數族裔夥伴非常刻薄的中產女性。
片中Reese Witherspoon扮演的Elena和Kerry Washington扮演的Mia兩個角色間有過一段爭論,Elena指責Mia作為母親,沒有為自己和女兒做出好的選擇,所以並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
Mia表示:“不是你做出了好選擇,而是你擁有好的選擇,這些選擇只有白人且富裕的你才擁有。”(You didn't make good choices. You had good choices - options that being rich and white and entitled gave you.)
Elena卻依然高高在上地表示:“這就是你和我的不同,我永遠不會把問題歸結於種族。”(Again, t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you and me. I would never make this about race.)
但事實是,我們都知道不同種族實際上就是擁有不同的選擇。(不同階層的人也同樣,擁有的選擇是完全不一樣的)
但某種程度上,Karen和Miss Ann一樣,為這些人提供了匿名性。
上面提到的所有真實新聞裡的Karen們本名都不叫Karen,她們躲在Karen這個梗背後,可以隱去自己的真名,為自己行為付出的代價其實也就更小一點。
名字本身就是有特殊力量的東西。
Karen是我們這個時代對種族主義白人中年女性的稱呼。但和很多和歷史上那些被賦予特殊含義的名字們相似,她是會流傳下去還是慢慢擺脫特殊含義呢?
是像流傳至今的吝嗇鬼Scrooge,還是早已消逝在歷史中的Mick和Paddy(19世紀被用來蔑稱愛爾蘭人)以及Guido(義大利人的蔑稱)呢?
正如Miss Ann,Karen作為白人女性,雖然已經屬於特權階層的頂部,但在她們上面,還有白人男性。
Karen而不是Chad或者Kyle大紅,本身就是對女性的壓迫,就是性別歧視。
但在做出Karen式舉動的時候,這些女性本身又成為了這個系統性不公的幫兇。
尤其是對大部分並不是Karen的白人女性而言,不要覺得Karen這個梗是在汙名化自己,而是應該去和Karen們,和Karen背後的系統做鬥爭。
當meme可以一笑了之,但這樣一個meme,背後的問題就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