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歷史故事被國外導演拍攝成電影,最後榮獲包括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在內的九項大獎,全球只有一例,就是義大利著名導演貝納爾多·貝託魯奇執導的《末代皇帝》。
一個外國導演,為何要拍攝一部關於中國歷史的故事?
貝納爾多·貝託魯奇21歲時就已經開啟了導演生涯,他善於運用觀眾的懷舊情緒,也能將情色內容昇華到藝術的高度。政治、內涵,宏大的場面,是貝託魯奇電影的精髓。
在拍攝《末代皇帝》之前,導演貝託魯奇就對愛新覺羅溥儀的英國老師莊士敦所著的書籍《紫禁城的黃昏》很感興趣,這部書所描述的就是1919年至1924年期間,清朝末年在紫禁城內所發生的一些事情。
貝託魯奇以這部書為框架,準備拍攝一部影片。隨後他在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和其他著作中收集資料,於是電影《末代皇帝》的拍攝構思誕生了。
根據自己的想法,導演貝託魯奇向中國政府提交了拍攝計劃,並得到了同意以及影片拍攝的大力支援。
末代皇帝溥儀早年的生活都是在紫禁城中,幾乎所有的國產清宮影視劇都是在橫店搭景拍攝,沒有一個劇組能夠進入紫禁城。而貝託魯奇將執導的這部《末代皇帝》卻得到了中國政府的許可,允許此片在中國紫禁城內拍攝。
這是全球第一部被允許在紫禁城拍攝的影片,直到現在也是唯一一個。
能夠在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紫禁城內拍攝電影,且得到了中國政府的全力配合,這部由國外導演執導,講述了中國歷史故事的電影創造了歷史。
《末代皇帝》上映後,也確實沒有讓中國政府的努力白費,該片榮獲奧斯卡九項大獎,豆瓣評分高達9.3分,至今都是一部經典之作。
電影《末代皇帝》於1986年正式開始了拍攝工作,正巧在那一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訪問中國。伊麗莎白二世是第一個訪華的英國君主,訪華時期,她遊覽了中國北京很多名勝之地,可就是沒能參觀紫禁城。
英國女王訪華之前,《末代皇帝》的劇組就早已被中國政府允許在紫禁城內拍攝。
《末代皇帝》雖不像《指環王》、《賓虛》等擁有大戰場面的影片,但它也是一部史詩級電影。該片真實地還原歷史,展現了人性的複雜。本片的場面氣勢宏大,色彩運用符合歷史。
現在,距離《末代皇帝》最初的上映之期已經過去了三十多年。片中的第一主演尊龍已經息影,演員彼德·奧圖、應若成、黃自強,還有導演貝託魯奇都已經逝世。
昔日的人已經不在,但是經典永存。《末代皇帝》,這唯一一部被允許在紫禁城拍攝的電影,會永久地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