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9月29日,《決勝時刻》票房破億。

作為獻禮建國70週年的先導,我以為,《決勝時刻》作為主旋律電影,已經領跑了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是一個很好的趨勢。

在整場電影中,大致設定了兩條故事線,

一邊是以毛澤東、周恩來等大人物為首的中共領袖們,和國民黨政府之間進行的談判,和同仁及其他愛國人士之間的情誼。

▲為國共和談準備的兩位中共領導人(唐國強飾毛澤東、劉勁試周恩來)

▲談判前夕,依然還心存幻想的蔣介石(馬曉偉飾蔣介石)

▲負責北平潛伏特務計劃的毛人鳳(張涵予飾)

▲影片中最讓人淚崩的一幕,將赴蘇聯治病的任弼時在臨行前邀請幾位老戰友,聊起了他對小提琴的熱愛,給“最最牽掛的戰友們”拉響了一支、也是最後一支曲子。

▲被任弼時請去聽演奏的史上最強男團:毛劉周朱

另一邊則是以陳友富為首的小人物們,和北平特務勢力的鬥爭,進行最後的戰役和開國的籌備。

▲毛主席的警衛連長陳有富(黃景瑜飾)

▲後來參加渡江戰役犧牲了的小戰士田二橋(葉禾飾),代表了千千萬萬為解放中國而付出的人們

▲將中共的訊息傳遍全中國的播音員孟予(王麗坤飾)

整場電影一改過去在主旋律影片中用到最多的、對某一位英雄人物或者英雄事蹟的刻畫,而是從大事件的小人物、大人物中的平凡處著手,拉進了我們和偉人之間的距離,讓更多的年青人願意走近電影院觀看這樣一部電影。

所有主旋律電影,都是應時代而生。其中最最最經典的,當屬《大決戰》系列。可以算是主旋律電影的佼佼者,經典中經典,CROWN上的明珠。

我們都知道,在抗戰結束後,國共內戰又打了四年。

四年裡,出現了很多著名的戰役,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滌盪人心的三大戰役——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而這三大戰役也在1991年建黨70週年時就被拍成了《大決戰》系列。

你們還記得這些熟悉的黑白畫面嗎?

遼瀋戰役解放了東北全境,

▲當年這場面可是真材實料,巨集大堪比指環王

淮海戰役基本解放了以徐州為中心的華北地區,

平津戰役和平解放了北平為中心的華北全境。

其實除了這三場,還有一場戰役也是當年中國共產黨打敗國民黨至關重要的一場戰役,那就是《決勝時刻》中出現的渡江戰役。

可是既然這麼重要,為什麼當年沒有單拍一場,和上面的戰役合稱為四大戰役呢?

那是因為在四年內戰裡,共產黨一直處於劣勢,軍事力量不足,武器不足,資源短缺,民心也在搖擺。因此在前面三場戰役中,中共積極團結人民群主,善用戰略戰術,扭轉行事,反敗為勝,無數解放軍付出了鮮血和生命。

而到了渡江戰役時,我黨已是民心之所向,加上國民黨已有秋風掃落葉之勢。所以這場戰役打得不算太費勁,但也是暗潮洶湧。

這也是為什麼,這部以渡江戰役作為背景的《決勝時刻》用了“決勝”這樣一個詞。決勝時刻,成敗在此一刻。

因此,才鮮少影視作品中描繪的“渡江戰役”,我們終於在這次的影片中看到它,也用影象記住了它的壯烈和意義。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這是毛澤東在1949年4月下旬作的一首詩,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

所謂“百萬雄師過大江”描繪的正是“渡江戰役”中勝利又浩蕩的一幕。

決勝時刻,這場偉大的渡江戰役,結束了國民黨準備“劃江而治”的白日夢,也才有了影片最後的開國大典。

回首鮮花與荊棘,不忘來時路,方知向何生。這才是我們走進主旋律影片的意義。和平的背後,是有人在替我們守護。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熱扎依迴應上熱搜被質疑:我犯法了嗎?有本事你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