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近日有幸拜讀了《愛情電影聖經》,走入了近一個世紀的愛情電影場,看著不同色彩的、不同氣質的、不同型別的愛情戲碼,彷彿走入了愛情萬花筒一般。

並不是所有的愛情都是直教人生死相許的

1.有很多的愛情是有條件需求的

這個條件並不是指特定的物質,而是一切可以影響愛情或者是促成愛情的背景、環境、人物等等。

演員鮑蕾說:“我覺得很多人是根本不需要愛情的。”其實不是不需要,只是一些人可能沒有擁有愛情的條件。她說到的《第四張畫》裡的吳春蘭,無論她經歷什麼,她肯定都不需要愛情,因為生存對她來說是更重要的,所以愛情在生存面前就不再是必需品。

愛和死是人的本能,如果可以選擇,我相信每個人都願意選擇愛,同樣死也必定是每個人都不願意擁有的,所以,當死亡隨時可能光顧的時候,生存當然是第一位的。

所以愛情不是人生的必需品,可以說是人生的奢侈品。因為愛情不是說想有就有,想要就要,有些人終其一生,傾其所有,也未能獲得一份真正的愛情。

2.愛情只是生命的一種表達方式而已

既然只是生命無數種表達方式之一,就必然存在取捨,存在比較,存在因果。無論是喜的還是悲的,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情。

《一夜風流》中的銀行家女兒之所以會邂逅窮記者,是因為她急需逃離處處被安排的家庭;《亂世佳人》中,戰爭為一對自以為對方是自己的白月光和硃砂痣的情侶創造了無數的機會,但是最終還是勞燕分飛,因為真正的接觸後,他們發現自己眼中的白月光變成了白米粒,硃砂痣變成了蚊子血;《假鳳虛凰》中,兩個心懷鬼胎的人,明明是兩隻家雀兒,卻一個扮假鳳,一個扮假凰,目的只是為了釣一個有錢的主兒,到最後發現彼此的真面目,撕破臉在所難免;《愛比死更冷》中,男人毫無顧忌的去掠奪,女人心甘情願地被剝削。女主喬安娜是一個遊離在生活邊緣的妓女,她願意通過出賣自己的身體賺錢供養佛蘭茨,只因為她渴望平靜的生活,但她的身份只能找到出獄後無所事事的佛蘭茨;《春琴抄》譜寫的是雙目看不見的富家女和僕人之間的一段戀情。富家女雙目失明,她敏感又高傲,渴望愛情又不願受傷害,所以不願見任何的外人,男僕是她唯一接觸的人。久而久之,暗生情愫,但即便她已懷孕,都不願意承認肚子裡孩子的父親是男僕的 ,直到她因為意外毀了容,躲在簾後不願意出來,男僕刺瞎了自己的雙目。所以,這段愛情中,春琴對男僕是依賴的,想要控制的,佔有的,更因為她無法選擇。

很多的愛情都是在某種特定條件下產生的,當然很多都稱不上是愛情,只是披了愛情外衣的各種需求。

3.愛情的產生並不僅存於男女之間

如果說男女之間的愛情很多是基於身份、地位,各種條件的考量,那麼生活在愛情邊緣的同性的愛情,很多應該真的是基於對方的吸引,沒有什麼條件的加持,因為這樣的愛情大多數時候是不被社會或者說大多數群體所接納的。

《莫里斯》講述的就是一對男人之間的戀情,但還是有人抵擋不了世俗的壓力,最終回去擁抱了自己抨擊的生活。

《戰場上的快樂聖誕》是一段發生在戰俘營的戀情,這是一場禁斷之戀,悲劇的結局其實早已註定。

世野井上尉愛上了囚徒傑克,他將傑克從死神手中奪走,給他安排最好的軍醫和最好的保護。但是敵對的陣營,身份的特殊,同性的戀情,日本民族情緒的燃燒,東西方生死觀的不同,註定了這段戀情的悲劇結局。行刑之前傑克吻了作為劊子手的世野井,所有的衝突都此達到了高潮。

《軍官與男孩》是一個清新又略帶傷感的愛情故事。很多的愛情與戰爭有著近乎奇特的勾連關係。一見鍾情大概就是這般的情形,他們相遇的第一個鏡頭,可以用“只是因

為在人海中多看了你一眼”來形容。他們的相聚只有甜蜜可以形容,但是戰爭結束也就意味著他們傷感的別離。

《慾望法則》是一部充斥著變性、同性、亂倫、暴力、私奔以及公開自慰的的“病態”的人群之戀。如果這不是電影,而是在現實生活中的話,大概難以讓人接受這麼複雜的關係,一定會讓人遠離,因為這不僅僅是邊緣人群的戀情,而是挑戰了公序良俗的一種行為。

但這部影片真正的主線其實是三個男人之間的故事,這樣混亂的關係,悲劇在所難免,他們三人,皆終結於純粹的愛情。他們絢麗過,但卻最終燃盡成灰。

如果說同性戀情是站在愛情的邊緣,那麼這樣複雜多樣的戀情就應該是站在了愛情的鋸齒之上,隨時都會被拉扯撕裂。當愛情成為選擇題時,總會誕生悲劇。

4.異類之間的愛情來自於人們豐富的想象

其實說起這類愛情,《聊齋志異》裡有很多,但是電影《人鬼情未了》透過科技技術將人鬼之間連線變成了可見的鏡頭,成就了人們天馬行空的幻想,那個“經典之吻”彷彿一枚閃電,刺穿了人鬼之間的距離。

《剪刀手愛德華》可以說是人類進步的產物,也正是這樣的進步,讓人們思考人與機器人之間能否產生愛情,故事賦予了剪刀手愛德華生命、情感、思維。但人類的異變性和排他性,最終在過了好奇心後依然帶著有色眼鏡看待他,使得他最終還是逃回了自己的世界。

5.病患式的愛情

《捆著我綁著我》則是斯德哥爾摩綜合徵式的愛情,被綁者愛上了捆綁者。男主綁架了女孩,女孩在被綁過程中愛上了綁架者,這樣的愛情屬不屬於愛情?其實這種患者產生的情緒更多的是依賴,因為在被綁過程中,綁架者是她每天唯一能接觸的人,在無邊的恐懼中,綁架者卻是唯一能給她帶來些許安全感的人。這樣的邏輯是不是很滑稽,但我想依賴就是這樣產生的,很多人即使後來被解救也不願離開。

愛情的樣子真的無法定義。有溫馨浪漫,有生離死別,有海枯石爛,也有滄海桑田;有生死相依,也有虛情假意;有繁花似錦,也有冬雪漫漫;有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也有我不要你覺得我只要我覺得。

26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80部讓你吃不下飯的電影推薦——一個人和他的豬(重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