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影評:靈魂下的獨奏
你敢相信有一天自己也會懷疑自己的種族嗎。
我們的成長在於接納自己最不愛待的事物,而謝利和託尼都在接納著命運的改變。
豆瓣評分8.9分的《綠皮書》運用詼諧、舒適的敘述語調,揭開了政治背後人們的生活,種族歧視不過是導演用來表現的一種方式,最主要的是,它像《清明上河圖》一樣,把事實客觀的擺在觀眾面前,理解的任務交給觀眾自己。
摒棄了對“種族”問題的客觀說教和主觀激進,嚴肅的政治話題成為了詼諧的喜劇片,但它作為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時刻,推特就炸鍋了。一位黑人編劇Ira發推吐槽:“《綠皮書》?我看更像是‘白皮’書。”目前這條推已經獲得超過四萬個贊。接著他還說了一句:“《撞車》正在目睹《綠皮書》取代它成為最後的奧斯卡贏家。”
但它符合著中國觀眾的胃口,
每一個簡單的動作都在語境下有著隱喻意義,如吃炸雞、開車、聊天,畫面給我們的舒適使得我們思考著導演的創作意圖。
在種種的限制下,謝利和託尼的故事已不再僅僅表現了種族歧視問題......
1. “老男人”
沒有特寫鏡頭下的謝利和託尼完全就是“兩個身著老男人樣子的孩子”。
酒吧夜總會度過了大半輩子的託尼是個頂著啤酒肚的白人,幽默風趣但又會去使用暴力,會用小聰明騙一些無傷大雅的小錢,但面對鉅額美金的工作也會堅持自己的原則;對家庭也是照顧有加,在家庭最需要錢的時候也沒有擅做主張的答應。而這僅僅透過7分鐘鏡頭的剪輯就得以完成。
而謝利,正像是他自己所述,“我既不是白人,也不被黑人接受”。獨自忍受輕視心中卻有著理想;有才華卻得不到認可,但這早已成為習慣;渴望朋友又害怕他會被波及。
兩個人都是矛盾的集合體,但這也正是我們所認為的“人”,
沒有誰是可以被某一詞彙所規定,也沒有誰能夠去定義一個種族,兩個人都明白著道理,懂得這世界的複雜,因此兩個人都能夠過著與自己種族身份相反的日子。
在南下巡迴演出的路途中,他們只是見到了他們所理所應當認為的現實,就像謝利透過自己的生活經驗把託尼看成了生活在底層、毫無鬥志的白人,而託尼把謝利當作了和白人無異的成功人士。
託尼用美金賄賂警官,謝利文采和琴藝的出眾,都使得二人片面的理解了彼此,但這絕不是一種錯誤而是正常結果。導演的做法,也只是把些呈現在觀眾面前,儘管我們也會做出和託尼、謝利一樣的判斷,但當他們各自敘述自己的處境時,觀眾便會意識到了自己和劇中人物一樣,對某些事物有著刻板印象。
---------------------
有趣的是,原本應去用嚴肅的口吻去表現二人的關係時,影片卻從他倆“喜劇性”的童心來表現。
---------------------
按道理來講,這兩位都經歷著現實給予的欺詐,必然成為穩重大方的“老男人”,
但是!
託尼不但不去搬行李,而且描述食物只用一個字,還會去偷路邊攤不值錢的石頭,看到肯德基激動的跑下去買全家桶.......這些在劇中成為緩解種族話題的嚴肅性,而這也正塑造了硬漢託尼的“稚氣”。
謝利呢,對語言方面上綱上線,甚至因託尼名字不好聽而去重新取名,面對炸雞隻有“真香”定律......一個文質彬彬的黑人瞬間變得像個小孩子一樣任性、斤斤計較。
(您倆是來打廣告的嗎......)
因此,這兩人怎麼能相互“看對眼”呢?
兩個老男人的性格和做法不是因為種族,而純粹是因為他們那看不透的童心所導致。
2. 謝利和託尼的故事
在謝利和託尼的故事裡,結局是雙方包容過後的happy end。
謝利在影片中多是處在鏡框的邊緣,直至最後一場他去託尼的家中過聖誕節時才真正的站在了鏡框中央。對於他而言,無論是白人的高貴演出還是黑人的酒吧爵士,他都不屬於群體的一份子,因為種族歧視,謝利一直秉持著“藝術家”的精神和覺悟,做著“為白人演奏的黑人娛樂者”的活兒。活在規則下,哪怕不合理,他仍用極強的自控力以合理的方式抗議,希望改變人們對種族歧視的看法。
而最終改變的,是他從託尼正後方的車座位,換到了另一側。
接受了自己的身份,才有機會進行成長,而謝利從一開始就明白“他對自己的身份毫無質疑和模糊,他知道他是誰,他想做什麼,以及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謝利一直試圖和解自己的兩個身份——一個音樂家,和一個為白人演奏的黑人娛樂者。而世界的複雜使得謝利也許無法得到應有的答案,但這種迷霧中的探索本身就有著魅力,在這條路上,有位白人託尼,陪伴了他,成為了他“路途上司機”。
對於託尼而言,他所反映的更多是階級、種族等政治性因素。他對黑人的態度,以及和黑人的相處模式讓中國大眾覺得熟悉:託尼對黑人有著無法言說的歧視,但不出於自己的本心,或者說並不是因為黑人對自己做了什麼,只是因為大環境下人們討厭黑人,而他是這個環境下的一員。
但他也正反映了大部分白人的狀態,他們並不知道黑人有何“危害”,只是因為政治影響下隨波逐流而已。而劇中的反轉劇情將黑人白人放在了同一水平線上,比如吃炸雞的戲,謝利一開始態度堅決地拒吃,到最後甚至“放飛自我”,和託尼一樣將骨頭丟出車窗。兩個人其實沒有過多的差異,在這樣一個汽車的空間內,只有兩個同等級的人。
而中國大眾對此有著更多的觸動,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能隱約感受到影片背後所要表達的意思,如不同人之間存在的偏見、誤解等問題。階級、利益等負面問題依舊潛在於生活,而這些問題讓國人更容易地進入謝利和託尼地內心世界,從而理解該影片有隱喻。
3. 汽車內的革命友誼
一部車,一條路,兩個人。
旅途中摻雜著友情、愛情、親情,這些在兩人的和解下產生了變化。
不會寫作的託尼在謝利的幫助下引得自己妻子的芳心觸動,長期住在城堡的謝利因託尼在聖誕節獲得了超越人種歧視的親情。而對於二人而言,友情不再是某種廉價的代言詞,它不過是“聖誕節,你累了我會開車送你回家”。
這也是影片中第一次謝利當司機,送疲憊的託尼趕回家過聖誕。
也是謝利為數不多的一個特寫鏡頭。
也許這些做法並未對現實生活造成什麼影響,就像謝利南下巡演的作用也許打破不了白人對黑人的刻板印象,託尼也只能最低限度的替謝利擺平一些因歧視導致的不公平待遇。而每個人都在拼命的改變著什麼,因為我們終會成長,而成長就在我們不斷改變事物的路途上。
而類似託尼的我們,會在某個時刻見到刻板印象中最不喜歡的人,但在彼此的瞭解中我們改變著自己的看法,直到最後,他會暫時的做著我們的工作,開著車,帶疲憊的我們回家。
這,也許就是友誼吧。
或許黑人、白人、黃種人在友情面前,本身就沒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