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二季已經開錄了。
還記得第一季節目的slogan嗎?
“三十而驪,青春歸位。”
因為節目找的都是30+的姐姐,所以在“三十而立”的基礎上延伸出了“三十而驪”和“三十而勵”。
“驪”則是“黑馬”的意思,驪色駿馬飛雲踏海。
就是要告訴千千萬萬的30+女性,她們依然能以黑馬的姿態奔騰在再度逐夢的人生征程上。
“三十而勵”則是說姐姐們走過了30歲,愈發勵志。
一切過往 皆為序章,直掛雲帆 乘風破浪。
節目組立意很好:30+女藝人重新定義女團選秀。
姐姐們最開始的採訪也可以看出來她們無時無刻散發出一種成熟的女性魅力。
自信、獨立、從容、堅韌、豁達...
這是年齡和閱歷帶來的處世智慧和人生態度。
節目組直擊年齡焦慮,讓觀眾看到這個年紀的女性與自己相處的最好方式。
讓人突然不那麼害怕變老了。
可從剛開始的每個人的張揚自信,到後來的迎合觀眾審美,舞臺趨於同化。
為了得到觀眾的投票,姐姐們都清一色的選擇更炸裂的舞臺。
選擇慢歌就意味著可能帶動不起來現場氣氛,你的票數就會更少。
就算霸氣如寧靜,也不得不放棄自己想跳的安靜的歌。
本是向觀眾展現不同年齡階段女性不同的美麗,讓更多中年的女性看到一種新的積極向上的態度與活法。
可節目最終還是陷入了“白幼美”的怪圈。
本來我們想在姐姐身上看到自信的綻放,年齡並不是問題。
結果姐姐告訴我們,只要保養的好,年齡就不是問題。
味道變了,最終也得到了高開低走的結局。
前幾期良好的節目口碑,說明節目組本來完全有能力打造出國內第一檔逆齡女團綜藝。
可為了話題和熱度,浪姐在黑紅的路上越走越遠。
直接導致後續的綜藝《姐姐們的愛樂之城》收視率撲街。
可以說,節目組整這麼多么蛾子硬生生的把乘風破浪變成了隨波逐流。
本以為第二季浪姐會吸取第一季的教訓,明白觀眾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可沒想到,節目剛錄了三期,還未開播就先撕了起來。
昨天晚上,熱搜上很是熱鬧。
黃曉明、Angelababy、李菲兒三個人同時掛上熱搜。
三句話簡單明瞭,給吃瓜人整的明明白白。
從時間順序來看,是前任見面,一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又被網友提起,現任看到自己出來反黑,並獲得霸氣力挺。
早在《浪姐2》的名單爆出時,吃瓜群眾就嗅到了滿滿的八卦氣息。
前男友和前女友的世紀同臺。
據網友爆料,昨天下午,姐姐們第一次公演舞臺錄製,從觀眾到嘉賓再到工作人員,集體吃瓜。
在李菲兒叫了一聲“曉明哥”之後,全場跺腳加尖叫。
在普通人看來,這不外乎是一場遲來的和解。
畢竟在一個圈子裡,現在更是一個節目,低頭不見抬頭見,不可能裝作陌生人。
可一旦加上導演的排程和鏡頭切換的明顯引導,這味兒就不對了。
節目組心知肚明,等到節目播出時,這可能就是最大的賣點。
就算節目組什麼都不做,他倆同臺都會吸引很多的目光。
可壞就壞在,我國綜藝不管多優秀的策劃,總能在流量和熱度中跑偏。
因為這些爆料,黃曉明、李菲兒、Angelababy那些年的情感糾葛又被擺在檯面上。
這次Angelababy沒有選擇沉默。
不管她對黃曉明的稱呼如何,也不管他們兩個到底有沒有離婚。
節目組的這番操作可謂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本是為了流量和熱度,沒想到baby直接帶大名開懟,黃曉明措手不及發了一篇直男宣言。
這場鬧劇的開端,無非是《浪姐1》高開低走,節目需要找到新的營銷點和炒作手段。
可《浪姐2》熱度是有了,但是招牌也砸了。
本是“打破年齡規則”的價值理念,卻變成了明星撕逼和網友吃瓜大會。
這樣沒有內涵和立意的節目是沒有長久生命力的。
回頭看看,因為節目組的騷操作而導致節目口碑下降反噬的例子真的不少。
一向愛打情懷牌的浙江衛視《王牌對王牌》節目,最喜歡來一波“回憶殺”。
同樣為了給主嘉賓一個小小的驚喜,這一次浙江衛視請到了曾經的超女。
隨著許飛、厲娜、唐笑、韓真真來到現場,熟悉的音樂響起,這幾位超女唱著那首屬《唱得響亮》,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們這些年的回憶。
本以為是一場姐妹情深的情節,可沒想到卻變成了“姐妹互撕。”
當尚雯婕走上前去和別人一一擁抱時,唐笑丟擲一句:“為什麼超女重聚的時候你沒有來?”
據觀眾的爆料,當時的場面鬧得非常激烈。
可浙江衛視為了節目效果,還是硬剪出了一副姐妹情深的畫面。
之後直接遭到許飛本人的打臉。
浙江衛視的這番操作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還有職場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二季。
第一季的《offer》,節目組享受到了全民追逐“好看又優秀”的人,帶來的話題和紅利。
第二季把律所和實習生升級,顯然是想繼續或者升級這種紅利。
可八位實習生中,有七位無論是畢業學校還是家庭環境都無可挑剔。
唯一一位代表大多數普通人的非重本大齡實習生丁輝卻受到了帶教律師的雙標對待。
不就事論事,採取比賽的形式卻不按照比賽的規則的不公平評判讓彈幕直接炸鍋。
比起追求“追逐好看又優秀的人”,職場的不公平對待、職場新人所面臨的狼狽才是更讓我們能夠感同身受的。
低階的綜藝節目,靠噱頭博取觀眾最本能的關注。
普通的綜藝節目,用內容刺激人們的審美與求新欲。
高階的綜藝節目,有完整自洽的價值體系和精神邏輯。
只有那些充滿力量和深度的節目才會有優質作品的輸出,才會成為“現象級代表”的可能性,才會被觀眾所銘記。
熱度和流量是一時的,真正知道觀眾想要什麼的節目才值得反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