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已經是國慶第二天啦,不知道大家的國慶小長假有沒有什麼安排呢?宅在家無所事事不如出門影院走起~
這不,前兩天我們剛介紹了《我和我的祖國》,今天再來說說國慶檔的另一部電影——《攀登者》。
作為國慶檔電影之一,《攀登者》在釋出預告時就已聚集了很高的關注度。但是在上映兩天後,無論從票房還是評分《攀登者》卻都明顯低於《我和我的祖國》和《中國機長》。
作為一個在30號首映當天就早早去影院打卡的人,我的觀後感總結來說就是三句話:
1、選材有亮點。
2、陣容夠強大。
3、缺點很突出。
1、選材有亮點
先從劇情本身講起,《攀登者》是一部根據真實的事件改編的電影,講述的是1960年,中國登山隊向珠峰發起衝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但卻由於意外丟失攝像機而沒能留下登頂影像資料,這次登頂並不被國際認可。
世界不認可中國,但登山隊卻始終都沒有放棄。15 年後,中國選拔隊員重新組建登山隊,再次挑戰世界之巔。其中有負傷、有犧牲、有遺憾,但終於明明白白地證明給世界看中國的力量。
就題材來說,《攀登者》是我在三部國慶檔電影中最喜歡的一部。從一開始看到“為國登頂,寸土不讓”的宣傳語就讓人覺得熱血。
全片反覆提及的“山就在那”與中國登山隊的生死攀登是堅韌的最好詮釋。而那段中國向世界證明自己,完成前所未有的從北坡登頂的歷史,更是在獻禮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背景下突出了濃濃的家國情懷。
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方五洲在歷經15年的蹉跎頭髮花白以後再次登頂,其中的五味雜陳實在讓人動容。
而“登上去,讓全世界看到中國人”。這句話一出來也瞬間讓人振奮。這不是一部個人英雄主義電影,是中國人向世界證明中國的力量,中國的高度。
2、陣容夠強大
我們首先看圖說話。
看到這張圖你能說你不想看這部電影嗎?一部雲集了章子怡、吳京、張譯、井柏然、胡歌、王景春等演員的電影,剛看到演職表的時候拆妹妹的腦海裡只有四個字:神仙打架。
全員都是演技好,有想法的演員,這樣的電影想失手都難吧?
私心再多放兩張胡歌和井寶嘎嘎嘎嘎~
更錦上添花的是擁有《龍門飛甲》、《青蛇》、《梁祝》等經典作品的著名導演徐克做本片監製。
還有片尾成龍大哥的一段友情出演,真的是讓人驚喜又意外!由於此處涉及劇透,這裡就不過多展開啦~
3、缺點很突出
關於《攀登者》的缺點,最明顯的應該是演員嘴型對不上的問題。這一點無論是從網評還是拆妹妹的實際觀影體驗上都是非常明顯的。
“聽到的是他們自己的聲音,卻捕捉不到合適的嘴型。我的耳朵是假的,我的眼睛是畫上去的,我的眼淚不值錢。”這位網友的評論可以說是相當形象了。
特別是章子怡飈演技的幾段鏡頭,甚至有一段章子怡沒有張嘴卻有聲音。說實在的,章子怡的演技確實值得導演給大鏡頭,但正是這樣懟臉上拍的鏡頭大段大段改臺詞重新配音就顯得尤為明顯,甚至到了讓人齣戲的地步。
也不得不說真的浪費了我們國際章紮實的臺詞功底。
第二點就是網友爭議的感情戲比重不當導致影片結構鬆散、不倫不類的問題,既不像傳統的型別片,也不像愛情片。
實話說,方五洲x徐纓這條主要的感情線在影片裡無論是年少時的稚嫩懵懂還是最後的生死訣別都比較“碎片化”。其中那句“我們之間的山,不見了。”作為一對男女生離死別時的告別語,實在有些不合常理。
而李國樑x黑牡丹這條感情線又來得過於突然,結束得也不夠自然,也是比較雞肋。
第三點比較有爭議的是方五洲準備向徐纓告白,宛如施展輕功一般徒手爬上幾十米高的油罐的場景。
這裡給大家補一張照片方便想象。
說實話呢,這個攀登的過程確實是略微浮誇了一些。但是我們細查了一下發現,吳京和張譯在接受觀眾提問時自己說明,這個鏡頭並不是特效,而是在沒有吊威亞,只用了一根安全繩的情況下全程實拍出來的。吳京甚至為了這場戲摔出了一身傷。
所以對於網友的質疑,還是先了解清楚再說話啦。
總的來說,作為一檔前後只用15個月趕製出來獻禮國慶的影片來說,《攀登者》確實不完美,但這並不妨礙我仍舊覺得它值得掌聲。
不僅因為那一段歷史,還因為它的真摯。
每一個攀登者都知道,無論面不面對,山就在那。但只有登上去,井柏然才覺得自己真正被認可,胡歌才實現了到離天上最近的地方的願望,張譯才了卻十五年前的遺憾,吳京和章子怡才排除橫亙在心裡的萬難。
每一個攀登者都是小人物。但正是這些渺小平凡的小人物,才成就了“一覽眾山小”的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