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知道明天是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天?現在,你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
01
2021年1月1日,本是新年伊始,歡慶元旦之際,可在世界的某一處,一名知名童星突然離世,令人惋惜。
孫僑潞,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對於這名字,或許很多人都很陌生。但如果你見到這張圖片,一定知道她是誰。
她是《巴啦啦小魔仙》裡的女主凌美琪,一個伴隨90後成長的小魔仙。
她離世的人前一日,發了抖音,表示對新年的嚮往。不曾想,新年伊始,卻是她的忌日。
正當大家以為這只是一個謠言時,孫僑潞母親的發文,更是令人痛心。
內容令人痛苦與淚目。
在最美好的年紀,撒手人寰,怎會不讓人痛心。
孫僑潞,5歲登臺,13歲飾演《巴啦啦小魔仙》裡的“凌美琪”,從而走向觀眾的視野。
孫僑潞突然離世,疑是心梗猝死。
心梗,早已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它愈之趨向年輕化。但發生心梗之前,必定有徵兆,可惜,沒有多少人重視,認為心梗、死亡離我們很遙遠。
如果我們知道自己下一秒可能會死去,或許上一秒,應該就不會那麼拼命熬夜、玩命透支,應該就不會那麼傷春悲秋,應該就不會容易情緒化,患得患失……
02
對於心肌梗死,大家見到的並不少。
2019年11月27日,高以翔在錄製運動類綜藝節目時,在奔跑過程中突然減速倒地,經搶救無效,死因是:心源性猝死,年僅35歲。
2020年5月27日,《鄉村愛情》劇中飾演王大拿狗場技術員的演員劉宇,在家中因心梗去世,年僅38歲。
2018年10月31日,最美“蜘蛛精”藍潔瑛凌晨在家中猝死,享年58歲。
2019年11月6日,內地知名演員程思寒,因心梗搶救無效去世,享年58歲。
2020年12月29日,拼多多一名23歲女性員工,凌晨1點半,在下班步行回家的路上突然暈厥倒地,不幸離世,年僅23歲……
何為猝死?
是突然而亡。
我們對死亡,毫無任何反擊之力,唯有敬重,才能生存。
知道嗎?
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每年死於心臟性猝死的的人數近55萬,平均每天有上千人因為各種原因猝死,令人不可思議。
2020年4月份,因為疫情蔓延,學校無法開學,我便一直待在村裡。
村裡有個阿伯,年過半百,勤勞能幹,他每天傍晚都會去林地裡給檳榔澆水、鋤草。鄉鄰鄉間,來來往往,大家會互相打招呼。
可某一日早上,卻傳來噩耗,阿伯心肌梗塞,猝死。
上一秒,他明明還和你談笑風生;下一秒,卻陰陽相隔,實在是令人惋惜。如今,他離世半年有餘,可村裡的人一談到他,總覺得他還未曾離開。
日本小說家野坂昭的《螢火蟲之墓》。有一句話,頗為經典:
“珍惜今天,珍惜現在,誰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生命無常,我們永遠都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好好的活在當下,珍惜身邊人。
03
瀚海公司的老總秦公,是馬未都的好朋友,卻也是馬未都的陰影。
年輕時,熬夜加班是常態。那一日,大家加了一宿班,早上起來九點多鐘,當時秦公和馬未都都在做拍品的篩選。
其中,有一個象牙件,有他人問:“這東西為什麼不篩選出來,不上拍呢?”
馬未都回答:“這是日本,不是中國的。”
當時,秦公很認可馬未都的話,豎起拇指說聲:“高手。”然後,他便轟然倒塌,歪到桌子上,再也沒有醒過來。
明明上一秒還在議論風生,下一秒卻陰陽兩隔,任誰,能接受?這是馬未都心中的痛,卻也在提醒我們:死亡,離我們並不遙遠。
約·德萊頓曾說:世界是客棧,死亡是旅行的終點 。
深有感觸。死亡,每個人遲早都要面對。活著的時候,談死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因為大家都怕死,但這個話題,我們不得不面對。害怕談生死,因為這是沉重的話題,但瞭解死亡,我們才會知道如何好好活著,而不是得過且過。
第一,正視死亡
我們總以為死亡離我們很遙遠,其實不然。
縱觀生活中存在非正常因素死亡的例子,便心中有數。然而,多數都選擇躲避死亡這個話題,似乎躲避,它就能逃離一般。
海德格爾存在主義哲學“向死而生”,珍惜生命,通透而活,做好一切準備,以平常之心,正視死亡。
第二,別心存僥倖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個幸運兒,無論做什麼,都喜歡存著僥倖心理。比如,熬夜,酗酒,抽菸等。
他們不知道這是在玩命?
知道。
但他們仍然喜歡追求僥倖心理。
可是,往往喜歡存在僥倖心理的人,越容易出事。
第三,惜生安死
珍惜自己的生命,讓自己安心死去,是莊子的生死觀。
古人智慧,源遠流長。
我們都在抱怨生活不易,工作艱辛。
可是,從古至今,有哪個工作不艱辛?我們都知道工作艱辛痛苦,為何還要去抱怨?
因為人都有懶惰心理,希望張張口就能有飯吃,伸伸手就能有人服伺。之所以抱怨,是因為無法得“閒”。
明天工作有辛苦,人生有痛苦的一面,就不要再去抱怨,因為抱怨、苦惱也無益於事。
第四,遠離透支
當代年輕人,喜歡熬夜,甚至把熬夜當成家常便飯。我亦是如此,如今,我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過了23歲,我發現自己早已經熬不了夜,熬夜一次,必須要花上三五天,才緩衝過來。
身體上的很多病,都是我們自己本身不愛惜生命導致,不怪別人,怪自己。珍愛生命,杜絕透支。
珍惜生命,好好愛自己。
04
2019年,我經歷了一場意外,差點一命嗚呼。後來幸運生存,感觸頗深:沒有什麼比活著,比健全更重要。經歷過生死離別,才明白生命的重要性。
美國著名女作家海倫·凱勒曾說一句話:“把活著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後一天。”我一直用來提醒自己。
把活著的每一天,當作生命中的最後一天,珍惜當下,直麵人生,惜生安死,正視死亡。
2021年,好好愛自己,珍惜生命,多運動,多健身,吃好睡好喝好,快快樂樂度過自己這短暫的一生。
回到最初的問題:
如果知道明天是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天?現在,你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
最想:珍惜,快樂。
共勉!
END
圖片/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