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乘風破浪的姐姐》因為迎合了受眾對30+女性依然能魅力四射、敢於拼搏的期待和價值取向,憑藉精妙的營銷策略,在一眾抄襲和老掉牙的綜藝中脫穎而出。於是,在姐姐們熱潮未退之際,節目組趁熱打鐵開始姐姐們乘風破浪第二季,並精心挑選人員便於炒作。昨日,李菲兒成為節目嘉賓的訊息流出,微博一片譁然。

李菲兒和節目主持人黃曉明曾經有過一段戀情,而這段戀情的結束原因始終撲朔迷離,甚至牽扯到黃曉明現任楊穎是否插足問題,事情過去已久,留給觀眾的是當事人站在各自立場的隻言片語和網路營銷號未經考證而隨意發散的‘故事’,即使楊穎和黃曉明隨後進行了澄清,事實到底如何也是眾說紛紜,網友們吃瓜吃的感同身受,便奔波在當事人們的微博和娛樂大V微博下,或幸災樂禍,或搖旗吶喊,或憤憤不平,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誓要留下自己正義的身影。

近幾年,在微博上事件發酵後的展開軌跡一般都有跡可循,袁姍姍的‘滾出娛樂圈’、鄭爽的‘放飛自我’、陳喬恩的被指責‘虛偽朋友’……公眾人物的一言一行在網路凸透鏡下放大扭曲,在‘人多勢眾’的人言裡被妖魔化,人們不憚以最大的惡意揣測他人。

從李菲兒事件發生到發酵到熱度消退,網友們非黑即白的單級思維幾經轉折,是非對錯不再重要,最後留給網友的是吃瓜後的充實感和網路交友的談資,留給綜藝的是炒作得逞後的熱度和關注,而主人公們不論有沒有得利,都難以避免在言語攻擊下多添道傷。

這種情況近幾年愈演愈烈,諸如學生被體罰後吐血事件、清華學姐性騷擾事件、女子被造謠出軌事件、韓國崔雪莉自殺事件及安姓醫生不堪網暴自殺身亡事件等,從娛樂新聞到社會新聞,從公眾人物到普通網民,從國外到國內,網路暴力如風暴一般席捲了整個網路世界,甚至直接影響到現實生活,網友們在網路面具下,褪去了道德枷鎖,模糊了偽裝面目,隨心所欲的發表言論,盡情釋放自我。在唯恐天下不亂的網路營銷號的助推下,網路生態日益惡化。‘鍵盤俠’一詞因此而來,甚至很多網友在不知覺中便當了一回。

網路的匿名性和網路監管的缺位給了現實中的人釋放自我的空間,而群體行為干擾了網民的理性思維,使群體朝著極端邁進,當沉默的螺旋助長了群體氣焰,群體極化助推著網路暴力的發生。由於群體獲取資訊的來源多為微博自媒體們,而這些媒體為了流量與關注度,透過片面報道和刻意扭曲事實吸引大眾,違背新聞人堅守的新聞最基本的客觀真實的原則,在網路碎片資訊轟炸下,群體接收的資訊價值無法確認,更助推了網路暴力的產生。

網路暴力的產生,是涉事主體、網路媒體、企業甚至相關法律缺失的問題,或者說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使法律在網路這一塊兒一直處於真空狀態,直到去年《網路資訊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的頒佈,才填補了網路規範的法律空白,但是因為網路生態過於複雜,相關法律無法涵蓋所有的情況,網際網路監管缺位的同時,社交軟體本身存在運作、鼓勵營銷號炒作為自身引流的嫌疑,而部分涉事主體也存在利用輿論的目的。

網際網路這個擬態環境已經成為我們現實生活之外的另一個棲息地,並且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對網際網路的依賴只會越加深刻,良好的網路生態有益於我們每個人。

除了法律、監管部門、企業及媒體需要改變外,更重要的是我們自身。在遵守網路法律法規前提下,加強自身思想道德建設,面對網路資訊洪流,不斷提高辨別資訊真實性的能力,學會從客觀角度思考問題,避免非黑即白的簡單思維傾向;文明網路用語,對待網路摩擦,儘量不要發生無意義的爭執,對待網路事件,在未知全貌時,儘量避免發言,迴歸理性思考,以免成為網路暴力的推手。

網路世界雖然自由,但我們心裡要有自己的底線,在範圍內享受網際網路帶來的便利和樂趣。再回到李菲兒事件上,自稱瓜田裡的猹兒的網友們,在真假資訊混雜的網際網路上,拋棄自我腦補,避免先入為主和自我代入,這就是一場三個人的戀愛糾紛,於你於我毫無關係,暴富還沒實現,別先暴露了低素質。

14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沉迷於玩遊戲的明星胡歌鹿晗王俊凱周杰倫等,都愛玩什麼遊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