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1

現場翻臉!鄭希怡、田亮“水火不容”

看了《乘風破浪的姐姐》,很多人覺得鄭希怡很颯,她的點頭殺、眼神殺、颱風、身形、生活態度都是濃濃的港風御姐氣質。

誰也沒想到,這颯姐在孩子的教育上,竟是個佛系老母親?

前不久,在一檔綜藝節目中,鄭希怡談到自己小時候沒有時間玩,要在家練琴、去學校上興趣班,為了不讓遺憾再現,她現在不給孩子安排那些課外班和太多學習活動。

她的女兒5歲了,報的學校只需要學種菜,7歲之前孩子都不用寫字。

她堅持“尊重天性,不必隨波逐流”的育兒想法,自信認為只要自己頂住壓力就好了。

聽到這兒,一旁的田亮坐不住了,頻頻搖頭。

他反對這樣“不隨大流”的育兒理念,田亮認為當家長,不能因為自己的特立獨行給孩子造成困擾。

他反問鄭希怡:“你頂得住壓力,你孩子頂得住嗎?孩子告訴你說我很不開心,為什麼別人都可以,我不行,該怎麼辦?”

不隨大流的壓力不僅家長承擔不起,隨著孩子越長越大,他們自己也承擔不住“和別人不一樣”的壓力,會質問家長為什麼別人會的東西自己都不會。

面對田亮的質疑,鄭希怡又說:“為什麼要大家一樣?

她認為成年人之間的比較已經夠累的了,自己的孩子不需要跟別人比較,開心快樂就夠了。

她想要告訴孩子,別人會什麼不重要,如果這麼小就跟別人比較,會很累。至於特立獨行帶來的壓力,自己能頂住就行。

辯論到這裡就被周圍人制止了,但這倒是很典型的兩種理論正面交鋒。

鄭希怡代表著“佛系”,田亮代表著“雞娃”,那麼這兩種育兒理念,到底哪種較好呢?

2

“佛系”VS“雞娃”,你站哪隊?

現在這兩個陣營,常常“勢不兩立”,總會隔空喊話或者吵架。

我佛系 -- 何不食肉糜

我雞娃 -- 你真的太焦慮了

但其實無論“佛系”還是“雞娃”,將教育行為或者現象變成一兩個簡單的概念或者大詞,這種“過於簡單化”是外歸因的大旗,很容易讓我們放棄思考、放棄自省、放棄提升。

而且真的那麼容易就歸類了嗎?並不然。

看看我們周圍,“佛系”的有真正躺平,非常懶惰的;也有很努力,但是心態一直穩定的。

“雞娃”的有一門心思推自己孩子的;也有自己的人生本身就很雞血,所以他們家的“雞”只是正常生活的。

《愛,金錢和孩子》的兩位作者發現,從佛系育兒到雞血推娃,經濟水平差距大是決定性因素。

舉個例子:如果孩子說不想上學,想找一份低技能工作,家長們肯定會勃然大怒:“輟學是沒有出路的,乖乖回去給我讀書!”

因為現在這個社會,不讀書的人選擇少,而且和高學歷的人差距越來越大。我們擔不起放任教育的後果,所以寧願強勢要求孩子好好學習。

但是,如果孩子即使身為藍領工人,也能擁有較高地位,收入和知識分子差異不大呢?那我們可能就會說:“好吧……做個藍領也不錯,勇敢追尋你的夢想吧!”在一個收入較平等,競爭低的社會,我們擔得起寬鬆教育的後果。

這就是區別。

再來看看這組資料。

2020年北京參加高考的京籍考生有5萬人,這些孩子是在2008年左右幼升小,當年的入學總人數約為10萬。

也就是說,只有一半孩子上到高中,順利參加高考。

僧多粥少,學生越來越拼,尤其在北上廣深這類大城市,愈演愈烈的“教育內卷”,最終導致大多數家長不得不選擇“雞娃”。

這讓人想起,網上曾經流傳過的一個段子——

有個家長問:“孩子四歲,會1500個左右的英語詞彙,是不是不太夠?”

另一人回答:“在美國肯定是夠了,在海淀肯定是不夠”。

現在看,這個段子很有“凡爾賽文學”的味道,但它確實體現了”雞娃式育兒”背後的無奈。

誰也不想逼死誰,可走入大環境不可規避。

於是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越來越多的普通家長,傾向於給孩子報很多補習班,沒有誰有底氣讓孩子7歲都不需要讀書寫字。

在香港TVB紀錄片《沒有起跑線》裡,為了應對幼兒園競爭,一個普通家庭的媽媽,6個月就給娃報輔導班了。

光學習好是不夠的。

學業要和別人學的不一樣才有競爭力。

學多少才夠?

別人學10個,你就要學20個。

伊能靜也曾經在節目中自曝,她給孩子報了6個補習班。

除了芭蕾舞、拉丁舞、街舞、鋼琴和數學,4歲的女兒還要上烹飪課。

很多網友說:4歲的孩子為什麼要學做飯?

殊不知,幼兒園的內卷,也早已經開始了。

甚至更早……

上海一個學齡前家長群,比海淀家長還狠。

加群實行「申請制」,「入群最低標準」列得明明白白!

然而,盲目地扎入競爭的泥潭,結果卻有些不盡如人意。

一個6歲女孩得了抽動症,媽媽找到治療師幫忙。

治療師發現,這個女孩年紀雖然小,媽媽卻給孩子報了很多培訓班,寫字、算題,作業量很大。

可孩子手部精細運動還沒發育完全,一來二去,就得上了抽動症。

在治療師的建議下,這位媽媽停掉了孩子的培訓,孩子才恢復了正常。

內卷下的超前教育,可能一時見效,但長遠看未必有意義。

在不適當的年齡學習,也許反而事倍功半。

作為家長,精準的判斷力,比“雞娃”更需要智慧。

3

找到適合自家孩子的路

王女士的兒子,學習天分不高,愛玩,高考400多分,沒到本科分數線。王女士想送孩子去省外一個出名的中學復讀,要花幾十萬捐校才能進。

王女士認為,“去好學校,環境所逼,別人都學,他還能不學嗎?”

但她的丈夫卻說,“我們兒子去了一定墊底,跟不上,心態可能會崩,不如去一個更適合的學校。”

王女士最終聽了勸,改送孩子去了本市的高中,第二年的成績也進步了很多。

找到適合自家孩子的,比隨大流更需要智慧。

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家庭、每對父母、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擁有獨特的教育方法和成長方式,但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的未來。

不管你是“佛系”還是“雞娃”或其他教育方法,不妨問問自己這三個問題:

1. 選擇後,最壞的結果是什麼?

2. 這個最壞的結果我承受得了嗎?

3. 為了減少這個最壞結果的發生機率,我現在可以做些什麼?

盡最大努力,但是也能做好接受最壞結果的準備,同時有底氣知道,只要不放棄,最壞的結果也能逆轉,因為人生長著呢。

真正的教育,從來不是點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更是一段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過程。

鄭希怡說是說不讓女兒隨大流很輕鬆,但是她的女兒不學寫字之餘,真的只是在種菜?

鄭希怡不算“頂流”,也不算嫁入豪門,但她生孩子時的狀態已然是事業有成,家境圓滿,擁有優渥的物質條件和資本,自然頂得起外界的壓力。

且不說她是不是能給女兒扛一輩子,就放開手腳讓孩子玩兒這幾年的底氣,已經是很多家庭無法企及的了。

況且,她嘴裡“只有一塊田”的學校帶來的教育,也沒有說的那麼簡單。

年齡漸長的梁浸浸,越來越討喜,表現大方,進退有度,在雜誌封面綜藝接連出鏡,見過世面的樣子完全不是普普通通小女孩。

鄭希怡嘴裡的“快樂”、“不比”、“沒壓力”跟螢幕前觀眾朋友們的認知,根本不在一個水平線上。你只聽到了她說的輕鬆,沒看到她背後已經擁有的資源。

其實很多熟悉的豁達人設女明星,說著不在意沒所謂,雞起娃來比誰都帶勁。

就比如鄭希怡的好姐妹應採兒,看似大大咧咧,但在兒子的求學之路上可是不手軟。

從香港轉學到臺灣,再到上海,每所學校都是精挑細選,有意規劃。她還在採訪裡直言,對兒子的規劃是名校路線,目標是清華、北大和耶魯。

塔尖的人自有精緻與豁達,在他們眼裡,不管是讓下一代輕輕鬆鬆,還是讓他們接力向前,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歇著有後盾,跑著有助力。

當他們在公共場合高談闊論,說著他們的教育觀點,並不強求別人認同。

但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真正必須結合自身情況去判斷的,反而是聽眾。

千萬別眼裡看著人家有資本地讓孩子“不學習”,也學著放養家裡的娃,等到真的拼成績拼特長了被氣到無以復加,忍不住喊著“別人家孩子什麼都會,你怎麼這樣子?這麼笨!”

育兒方式有很多種,“佛系”還是“雞娃”,不同的家庭,各有各的路,無論你做出何種選擇,最最重要的,是我們做家長的,不焦慮不迷茫、自己心中“有主意”。

每個孩子的成長節奏不一樣、家長的理念和價值觀也不一樣,所以教育這件事,只能內化思考自己,而不必參照旁人,別人家的案例和經驗,很多時候並不可複製。

我們必須自己想清楚、明白自己所做的每一個決定,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是基於對孩子什麼樣的理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育兒的路上,更篤定、不焦慮。

15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無限迴圈過十年?!這部影史十佳太多細節值得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