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奔跑吧》花絮,看到鄭愷和baby在車裡的一段對話,覺得有種莫名的熟悉感。
baby在看兒子小海綿的影片,她跟旁邊的鄭愷分享:“你看他,老來俏,又玩起他以前的學步車。”
鄭愷現在也有了孩子,成功晉升為奶爸,作為新手,看到baby家小海綿,前來學習。
他問baby,這是啥時候玩兒的呀?
baby說,小時候的,學步時候用的。
鄭愷就問baby要小海綿的玩具:“沒用的你都給我。”
baby大方地說:“你要啊?那我給你呀。”隨後才感覺哭笑不得,“你買一個唄,才一兩百塊錢,還要我家的?”
鄭愷倒是很懂:“這不就得用舊的嘛。”
baby無奈,行,都給你……
看來鄭愷當爸爸之後,也很有奶爸的自覺了,那個以前人們印象中的小獵豹,也成了關心家庭時刻惦記孩子的爸爸,而且這和朋友要閒置嬰兒用品的樣子,完全就是我們有了孩子之後和哥們姐妹相處的樣子啊!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不養娃不知嬰兒用品貴,這個道理相信當爸媽的都有感受。
有個懷孕的朋友喊我跟她一起去逛母嬰用品店,第一次去的時候,看見什麼都感到驚奇,看見什麼都想買,最後一算賬,才知道後悔。
過了兩天再去,就謹慎多了,看見兩千多的嬰兒車,一千多的嬰兒床,兩百多的奶瓶,下不了一百的玩具,由衷地感嘆養娃真燒錢。
我看她恢復了理智就放心了,問她要不要奶瓶,我家娃出生後家裡人給買的,全新未拆封。她大力地點頭,要!
話說,如果你生娃之後,能繼承親朋好友的一些嬰兒用品,還真是挺好的。
別的不說,像一些學步車,搖鈴床,尿布臺,遛娃車,這些大宗用品,孩子大了之後就閒置下來,吃灰佔地方,而送給別人,他們就能省一筆開銷。
而且,就像鄭愷說的,有的嬰兒用品,新買的反而不如用舊的。
很多地方有用別人家孩子的東西沾沾福氣的說法。
雖然帶有一點迷信色彩,但是這種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舊的東西,只要不涉及到保質期,用舊的反而安全。
比如嬰兒床。舊的嬰兒床如果依然結實,木杆釘子都沒有問題,而且人家在用的時候也沒有出現過寶寶手卡里面了,或者面板被磨破的情況,那就說明這個嬰兒床用起來是比較安全的。何況新的嬰兒床,如果是木質的,還需要通風散味兒,擔心甲醛和苯的問題。
我小時候用過一個木頭的嬰兒座椅,是那種沒有輪子,不會動,座椅上有個空槽,坐下之後面前有一個平面,可以在上面吃東西,也可以在上面玩兒的椅子。
那把椅子不是我家的,是親戚借我們的,我長大後就還了回去,後來我弟弟出生,這把座椅又來到我家,最後又輪到不知誰家,可謂是物盡其用。
還有寶寶的衣服,舊衣服洗乾淨的話,其實比新衣服更加柔軟親膚,也更安全。
我小時候,那時沒有紙尿褲,都是用的尿布,奶奶剪了家裡好得多條純棉的秋褲當尿布,新的秋褲還不用,因為不夠軟,用著不舒服。
還有孩子的玩具,一般也都有針對性,像出生時的床頭鈴,還有鍛鍊視力的黑白卡片,六個月的搖鈴,一歲時候的撥浪鼓這些,等到孩子三歲以後他就不喜歡了,這些玩具拿來消毒之後送人,也是一種迴圈利用,省錢又環保。
不過,送人之前要跟孩子商量好,徵求孩子的意見,把這些玩具送給哪個小朋友他願不願意,如果孩子特別介意,那就不要勉強,先留著。
當然,像是一些用過的奶瓶、吸奶器、床墊之類的,就不用給人了。
而且合適的東西送人的時候,也要注意提前溝通,如果對方很介意,準備給孩子都買新的,那我們也不用勉強。
嬰兒床,嬰兒車,安全座椅這些大件,怕有不妥的話,也可以清洗乾淨,拿到二手的平臺賣掉,免得閒置佔地方。
怎麼樣,是不是感覺又多了一項省錢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