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比《上陽賦》更令人矛盾的劇嗎?
還沒開播,吐槽就佔了上風。有說章子怡造型的,有批演技的,有指責男主太油膩的。
但章子怡下凡第一部電視劇,真就這麼容易糊掉?1月9日,電視劇冷不丁,地方臺先播網播跟上,劇集火速開播了。
怎麼講,沒有人躲得過“真香”,問題是追《上陽賦》躲不躲得過“真香”?
劇集首播,一場女主的超美及笄禮,咣噹,砸過來一場古代維密大秀。39歲章子怡演15歲郡主,顏值再怎麼能打,違和感是有的,一開場,還頂著維密超模的大翅膀出場,叫網民不吐槽那是不可能的。
週一圍也真的是胖了,演沙場上下穿梭的絕代戰將,稍欠一些說服力。所以,劇是撲了?
可六集刷完,將真心話,主要角色悉數登場,劇情一路鋪開,咦,還有點好看噠。
話說回來,章子怡首次“下凡”,怎麼可能沒有王炸?第一張王炸,全員演技派,穩。
還記得早前章子怡吐槽過跟她對戲的演員被換掉嗎?換掉的是誰,不知道。換上的是誰?劉皇叔+曹孟德+郭嘉+巡迴檢察組組長了解一下?必須說,就他這一磨牙,就知道,這段父女對手戲,錯不了。
更何況,還有左小青趙雅芝惠英紅等一水的演技派。
而且章子怡親自攢的局,主創當然馬虎不得,第二張王炸,導演侯詠,張藝謀御用攝影師出身,跟章子怡合作過她的第一部戲——《我的父親母親》。程源海,一路參與制作過《蒼穹之昂》、《如懿傳》。
果然,高手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劇集一首播,觀眾喊著要給攝影美術加雞腿了。
最後一張王炸——先別吐槽,章子怡自己。
不是說,造型被群嘲了嗎?但,真當章子怡那麼多影后都是撞回來的?開場一段旁白,見真章,瞬間帶觀眾入戲。
這開局,要說糊掉,我第一個不服。
但要說真香,又為時尚早。章子怡下凡,成或敗?咱得往下看。
章子怡開場就上演維密秀?是不是有點誇張?還是先說槽點吧。
首先是造型問題,依然深深困擾著國產古裝劇。
在完成了對女主15歲及笄禮的盛大鋪墊後,章子怡可算是登場了。之前,誰說這劇造型難看來著?睜眼看看吧,由時尚icon大成長公主量身打造,大成秋冬最in維密穿搭。
直到千百年後,其羽毛造型依然被維密秀全面借鑑,不得不讓人說個服字。
其次是年齡問題。
之前觀眾的槽點集中在章子怡身上,但整部劇的年齡配置其實都有些問題,就是整體大齡化。
首當其衝的是章子怡以39歲(演出時的年紀)的年紀,在首播集劇情當中,跟當時47歲的蔣愷飾演的自己皇帝舅舅裝嫩,跟當時46歲的於和偉飾演的自己的父親裝嫩。
正如觀眾說的,無論是如何用濾鏡,這年齡就擺在那裡,少女感這種東西,失去了就是失去了,強演少女,註定群嘲。
但不光是章子怡啊,於和偉和趙雅芝相差17歲,現在還有觀眾說趙雅芝劇中的造型令人想起白娘子,但白娘子不會老,不老女神還是會老啊,看趙雅芝在劇中喊於和偉夫君觀眾能不出戲嗎?
再就是選角,週一圍飾演男主角蕭綦原本是合適的,寒門出身,即使立下軍功依然被滿朝瞧不起,那種搏殺出來的野性,週一圍從眼神到造型都有。
真要選 ,還真找不出多少比他更適合演蕭綦的演員,但現在週一圍又被觀眾群嘲油膩了,問題出在哪裡?
除了刻板印象,一個關鍵就是,不得不承認,演員形象也是角色塑造的一部分,週一圍演技是對的,但臉一胖,對的也變不對了。
尤其是劇中的蕭綦,一開場 ,戰場上被敵人重重包圍,萬軍中身穿重盔重甲,飛身一躍,飛出了包圍圈,再從數米高臺的飛身過去,直接斬殺了敵寇的最高首領。
這些武俠式動作,果然是劉亦菲版《天龍八部》《神鵰俠侶》導演趙箭的手筆,但就週一圍目前這體重,我覺得不可。
最後是年代感。
現在劇集走的是架空路線,雖然整體時代歷史氛圍令人想起兩晉,週一圍角色身邊的女兵參謀直接讓人想起兩晉時期的花木蘭,但看上去是兩晉又不是,說是架空又帶著歷史痕跡,這種矛盾感也容易令一部分對歷史叫真的觀眾錯亂。
所以,這是部爛劇嗎?又肯定不是。
全員演技派,電影化製作,能真香嗎?不僅不是爛劇,六集播完,甚至還有良心劇的影子。
就說這開場,是國產劇少有的野心。一段標準的電影式蒙太奇剪輯。
故事開篇,先用小女孩清脆的童聲引入,鏡頭從上往下緩緩推進,瞬接著章子怡飾演的成年王儇的獨白響起,加上舒緩的bgm和小孩子們在雪中相互追逐的畫面,彷彿一出莎翁戲劇來開帷幕。
緊接著一場從小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上陽郡主,及笄禮的戲,又瞬間將主要人物紛紛拉入棋局,而此時鏡頭一切,又是如史詩般展開的戰場浩瀚長卷。
出身微寒的蕭綦正在邊疆寧朔守城,與來犯的忽蘭軍隊決一死戰,你看,一邊是邊疆,一邊是朝堂。
一邊是維密大秀富貴榮華,一邊是呼嘯北風沙場混戰。
有點意思了?
但侯詠的鏡頭設計,還不止於此。
仔細再看朝堂,與別的古裝劇裡雕著龍的金燦燦的龍椅不一樣,侯詠的影像設計是,就在朝堂之上,讓一束光穿過龍椅的頂部圓環徑直投下,王權,就這樣被籠罩在光線之下。
而朝堂之上的眾人,從女主,到皇后、三位皇子,再到群臣,皇家、王家、謝家,各個角色或高貴、或儒雅、或張揚、或肅殺,像不像,一出棋局中的棋子?
再回到戰爭戲,侯詠的設計是——霧中之戰。
霧氣中,呼嘯的風聲、將士振奮人心的呼聲、奔騰的馬蹄聲、激烈的擊鼓聲交相輝映,悲壯之氣迎面而來。
但鏡頭再一切換,變成了皇帝和女主下棋,再請注意,這局棋,皇帝可是輸給了女主,還連稱,“大意了,大意了”。
皇帝輸掉的只是棋局?如果看過全書就知道,這場棋,幾乎就是整部劇上半部分故事的預演。
皇帝眼中,萬千將士,皆為棋子,可是哪能想到,棋子,也有自己翻盤的時候?蕭綦為王,就此用鏡頭埋下伏筆。
你看,開篇幾集,已經用電影大片式的鏡頭全方位多視角地呈現出整部劇劇的主線與支線,你能說,這是爛劇?
實際上,整部劇,從場景、服化道、攝影等各個層面,都值得說道,看得出劇組在場景設計上融匯了秦漢之風、唐宋之雅,創造出一個獨特的戲劇空間,一直在按照媲美電影的高質感打造,也不為過。
但就像開頭說的,電影化製作只是章子怡底牌的其中一張,另一張,絕對是演員。
我不得不誇於和偉。
他演的王藺,在原著中堪稱沉穩老練、城府絕世,而於和偉的表演則讓人感到,他在哪裡,戲就在哪裡。
而這個角色的特色也就在於,野心似曹操,忍耐似劉備,謀略如郭嘉,機關算盡卻抵不過世事難料,於和偉的表演,不動聲色之間,透過眉眼救將角色性格特質和潛藏的情緒細節精準表達。
印象很深的幾處表演高光,一個是王藺蒙難的那場父女訣別戲,於和偉坐在馬車裡,章子怡跑過去為他送別,於和偉眼中含淚,卻對著女兒大喊一聲,“別跑!”
把一個父親那種故作堅強的不堪一擊表達得恰到好處;也是這場戲,章子怡把內心澎湃但表面剋制,欲哭未哭的表演打出了細膩感。
演技派高手過招,不外如此。
必須說,章子怡親自選的演員,不唯流量,但的確選出了一眾老戲骨搭配中青代實力派,除了於和偉這張百搭,趙雅芝飾演的晉敏長公主,惠英紅飾演的謝貴妃、左小青飾演的謝宛如…一眾演員的表現都是穩的。
所以劇成了?也未必。
章子怡下凡失敗?別急著下結論劇集的成敗,歸根結底,都在章子怡。
能理解章子怡為什麼在2017年一波大女主劇的熱潮中,選中《帝王業》這部以女性為第一視角展開的小說,不僅因為劇集涉及情感、權謀、家國天下等。更在於劇版編劇羅松曾在接受採訪時透露出的一句話——原小說裡貫穿的“女強”氣質可謂一大亮點。
還有網友表示,“遍歷眾多中文文學作品,《帝王業》獨具的女性獨立思想和氣質,使之成為了最具現代意識的古典小說。”
章子怡當然懂得,自己的掌聲在哪裡,亮點在哪裡。
她要的,不僅是這個女主生逢亂世,捲入朝堂爭鬥,被父親嫁給出身寒門的豫章王蕭綦,在亂世中兩人同生共死,歷經了一系列的權位之爭、宮廷之變,終於並肩佇立於權力之巔的故事,更是這個亂世稱雄的大女主本身。
但人算不如天算,這個劇吧,吃虧就吃虧在太晚播出了,劇集2017年立項,2018年開機並殺青,從最開始的《帝凰業》到《江山故人》再到如今的《上陽賦》,雖然看得出製作的用心,但因為此前已有多部類似風格的劇集面市,所以觀眾在剛開始追的時候難免會有“套路”之感。
大女主宮廷爭鬥戲碼,唐嫣演過。
皇族血統的尊貴女主被迫放棄青梅竹馬的愛人,因權利鬥爭下嫁,《羋月傳》演過,《燕雲臺》又演了。
章子怡,怎麼演出新意?
另一個吐槽的點當然是章子怡演15歲少女。
但也不是沒有翻盤的機會,角色經歷時貫穿王儇少女、青春以及成年等各個時期, 只要熬過了那個情竇初開的任性少女階段,成年期女主遭遇家庭變故,在命運轉折中愈挫愈強、翻雲覆雨的戲,章子怡駕馭起來並不困難。
而這個角色本身也很有嚼頭,不安逸的成長經歷決定了人物心理的複雜,所以對演員來說,既是一次表演功底考核,也意味著巨大的角色施展空間。
章子怡的氣質就是倔強、孤傲、清冷掛,非常典型的烈婦臉,在她合適的角色領域,從玉嬌龍到宮二,沒有人可以替代她,而少女時代的王儇確實不適合章子怡,但成年後的王儇,卻是不做第二人選。
所以就算有前面少女時代失分,但她這次的角色塑造就像剝洋蔥,一層剝開,還有一層,層與層之間造成反差,演到最後,角色KPI完成率可能依然很高。
而一旦章子怡的角色漸入佳境,劇集逆襲的號角就正式吹響了。
那些血與火、權與謀的史詩故事,配上精良製作和演技派的演技,哪怕不再新鮮,但在風格化和敘事節奏的結合下,精進技巧,依然可以拉滿原著故事中的張力。
說白了,就是大女主劇先手之利已失,觀眾第一眼印象也丟了,接下來能否翻盤,就得看笨功夫。
假如開場被群嘲的《上陽賦》,接下來踏踏實實搞劇情。從劇本到拍攝,沒有一個環節敷衍,讓觀眾越看越“真香”,越追越想一口氣追完,那逆襲就有戲。
外皮是老梗,關鍵在皮裡裹著的內容。
章子怡自己多次說過演員要有信念感,但這一次,影后“下凡”第一部電視劇到底能不能真香,關鍵就看給觀眾的帶入感。
若能做到,該有的喝彩和掌聲,總會有的。
做不到,這波群嘲,就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