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檔的《送你一朵小紅花》很感人,尤其是片尾小人物的各種頑強生活的短影片,與影片中兩位腫瘤患者相互襯托,讓影片無限貼近今天的生活。
中國的電影人終於明白,中國電影也可以貼近生活,普通人生活也可以拍得很好看,很感人,不必黏貼西方的價值觀來貶低自己的現實。
藝術上的事情,願不願意做?怎麼做?主觀傾向決定最後的結果。
電影很好看,就不詳細劇透,不談電影,談談癌症問題。
電影的男女主角是一對年輕人,都是很小就得腦瘤,開刀後等待復發的過程。
說實話,看著這麼年輕的生命,早早被癌症佔據了生命的大部或者全部空間,周圍親人始終處於崩潰邊緣,灰暗天空彷彿就是未來色彩,雖然電影導演給了男孩,一個雪白的沙灘,純白的水面,但是男孩大多數時候的心情還是灰暗,甚至是黑暗的。
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這樣想:
為什麼這麼小的孩子,會得腦瘤?
腦瘤治得好嗎?
西醫很簡單,電影裡都演了,先拿錢堆在醫院裡,然後開刀,切除腫瘤,然後就是一輩子吃藥,不能停,吃藥的過程,也是恐懼等待復發的過程,性格外向的女孩用盡心思讓抑鬱的男孩走出恐懼的陰影,最後自己被複發埋了進去,這個過程是電影藝術化,感動人的過程。喜歡的可以去看,我只是想說,為什麼整個電影裡的人,都不問為什麼?
腫瘤是怎麼來的?
如果不問為什麼?
既然身體可以生長腫瘤,切除了腫瘤,並沒有切除生長腫瘤的原因,復發不是大機率事件嗎?
如果說吃藥是為了預防復發,那麼病因不知道,吃藥如何預防?
西醫不行,中醫會怎麼樣呢?
前幾天正好碰到好朋友夫婦,我們聊到身體自我健康調理的問題,女的問我,她母親子宮癌晚期,怎麼辦??因為我知道很多年了,她和母親的關係一直很僵,她父母關係也吵鬧不休。
我說,很簡單,你母親想活嗎?想活的就調整心情,不要發怒,慢慢用中藥可以活很久。如果不想調整情緒的,就去開刀,拿掉腫瘤。
朋友:醫生說不能開刀了。
我說:那就沒有辦法了,人的生病,主要和情緒不好、亂吃、睡眠不足有關,女人情緒不好,喜歡發怒,年長之後,一般兩個地方出問題,一個乳腺,一個子宮,年輕時暴脾氣,五年十年以後,這兩個聚集雌性激素的地方,總有一個地方出問題,男的肝臟、前列腺出問題,你媽得了這個病,你父親肯定前列腺不好。
朋友:對的,你說的對的,他很嚴重。
我說:再下去,耳朵不行聽力大減,年紀大了,這是普遍現象。有什麼病,中醫可以推導生活狀態,有了不良生活狀態,中醫可以推導病症。你母親身體原來應該很好,身體不好撐不到現在。
朋友:她年輕時身體很好,就是控制慾強,什麼都要控制,都要做主,不順著她就要大吵,誰也沒法一起生活。
我說:你父親肯定也很厲害,兩個人吵得很厲害,是吧?吵架也是一種釋放,所以現在都還有半條命,如果不吵,很悶的人,早就走了,一般男人肝癌都是這種狀況。
朋友:你說的沒錯,他們在一起就大吵,我們周圍都知道,現在不住在一起,打電話還要吵。
我說:你自己多注意,你母親不變,你就救不了。這種極端情緒,醫學救不了,為了你的孩子,別把自己埋進去。情緒太重要了,一個家裡,一旦有一個人情緒失控,經常一家就毀了。
我舉上面這個例子,只是想說明,中醫和西醫最大的區別,中醫是理解了病的起因,從病的源頭入手,所以,真的什麼病都可以治。
中醫有六不治,中醫還有“病入膏肓”不治,比如癌症晚期,就不需要治,因為絕大多數治不了,人之所以成為絕症,是有深刻原因的。人類並不是萬能的上帝,中醫可以告誡一個可能發病的人,不要走到癌症晚期,在前期中期干預,病人就得救了。
中醫所謂的什麼病都能治,主要是指病的潛伏期、前期、中期,基本上沒有晚期,治療晚期,需要個人的特殊情況,最好的大師級中醫,還有各種條件,再加自己的運氣。
所以,我當時對朋友說,你到了這個年紀,要記住教訓,儘量學會控制情緒,比如孩子小,不要亂髮火,多找方法,發火不會讓你兒子成績更好,你的年齡再上去,就是更年期,習慣性的壞情緒,如果陷入生理性的壞情緒區間,你自己毀了,家也毀了,如果那個家還能維持的話。
病理性發現越早,越不需要最頂級的醫生,越是往後,越是需要醫術,只不過,如果能夠讓人調整情緒,避開發病,醫院就關門了,但是人又不能沒有醫院。
人總是活在悖論裡面。
再回到年輕人的腦癌,為什麼現在孩子的癌症特別多?
西醫並沒有回答這個問題。
我也不想冒充老軍醫,我能做的,就是利用中西醫的一些常識,用邏輯推理來尋找答案。
首先確定“腫瘤”是什麼東西,一般來說,腫瘤是進入身體的異物,比如戰爭受傷者身體內的彈片,以及變異的細胞,異物被免疫系統認定是壞東西,排除不了,就用身體的健康細胞,把異物包裹起來,只要這個包裹沒破,原則上癌症就是自身可以控制的異物,所以,任何癌症,原理上,包膜沒破,就可以活很長時間。癌症不可怕,就先認定是慢性病,一個腫瘤要生長很長時間,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代謝慢更不必太恐懼。一見到癌症嚇破膽,實在是自己找抽了,縮短壽命。
按照人類最樸素的經驗,孩子出生之後,是純陽之體,乾乾淨淨,新的細胞還沒有發育完成,不可能存在變異細胞,身體內哪裡來這麼多雜質?
這裡我再要提到從美國和韓國醫療劇裡學來的知識,他們的專業劇,涉及專業知識的時候,都非常專業,值得我們學習。
醫療劇為了劇情需要,生生死死刺激最適合收視率增長,一般都選外科手術做劇情背景,其中有一個細節,讓我非常吃驚,就是阿司匹林的使用,我記得過去聽到過人說,長年吃阿司匹林,可以預防腦梗什麼的?韓劇《金師傅》中的金師傅,是開刀大神,他有個習慣,車禍病人送來了,手術之前,先要問有沒有食用阿司匹林的習慣,因為有這習慣的人,血管壁變得異常薄,縫合特別難,止血不容易,碰到大血管就完了。
當時,我太震驚了,阿司匹林所謂的不容易腦梗,就是用藥力將血管撐開,撐開就變薄了,或者是藥力讓血管壁變薄,自然就容易撐開,自然不容易堵塞,但是這種人遇到車禍或者其他外傷大出血,救活機會渺茫,外科醫生會拒絕動大手術,大概因為血管縫合困難。美劇裡也有這樣的細節,所以這個是比較真的知識點。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能不能不吃,少吃各種藥品、補品,化學合成品,應該成為共識。
其實,所有的都是矛盾體,有矛必有盾,沒事不要吃太多的東西,人類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還是兩個肩膀扛一張嘴,一個鼻子兩個眼睛,不是像很多黑子,自以為科學發展,好像世界變化很大,這種所謂的科學成功,換個角度只是在不斷破壞大自然,而不是提高人的生存質量。中國人的壽命,是非常長壽的,這個看中國的歷史記載就知道,七老八十的名人太多,只要不戰亂,沒有持續天災嗎,中國人很多長壽,現代人長壽,並不是醫療條件好了,完全是營養好了,這是對身體最大的好處。
每個人,如果都能知足常樂,休養生息,飲食有節,疾病就不會來串門,真的不用各種保健品,或者預防藥品,等於送了自己無數的“一朵小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