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2020年1月8日孫儷發表了一篇小長文,是關於孩子成長過程中,親子關係如何相處的融洽。

之前11月12日是兒子等等的生日,孫儷卻曬出了一些自己的童年照給兒子慶生,並且發表了一篇小長文。

這些生活中的小細節,因為被注意到,而感到格外溫暖。

一直以來,孫儷鄧超一家就被網友成為"模範家庭",也有網友稱"孫儷的微博是最好的育兒經",一直在向孫儷一家學習。

用一個橘子教育孩子做人

在《羋月傳》劇組舉行開機儀式時,孫儷帶著兒子等等一同參加活動,等等拿起一個橘子問:"媽媽,為什麼橘子不能拿來就吃,而要剝皮呢?"她認真地說:"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訴你,你想要得到的東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勞動的。"

等等又問"媽媽,為什麼橘子裡的果肉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而不是一個完整的呢?"孫儷對兒子說:"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訴你,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是用來慢慢享用的,要懂得珍惜生活的甘甜和幸福。"

孫儷看兒子不問了,就反問道:"橘子的果肉長成一小瓣一小瓣的,還有另一層用意,你知道嗎?"然後她指了指周圍的人說:"那是在告訴你,你手中的東西,不能獨自佔有,不能獨自享用,而要懂得與人分享。如果你手中有一個橘子,那就要分給別人與你一起共享。"等等聽了媽媽的話,趕緊把橘子分成小瓣,跑去給叔叔阿姨們吃。

一個小小的橘子,卻讓孩子懂得了分享的大道理,可見引導和教育就在我們日常生活裡。每一個小細節都能給孩子以啟迪,只有真正將親子教育融入到平時的生活中,讓孩子體味其中的樂趣、尋求答案,才能得到屬於自己的知識。

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尊重孩子的天性

很多父母最怕孩子在牆上或者傢俱上亂寫亂畫了,看著五顏六色髒兮兮的畫筆和顏料,很想拎起孩子狂揍一頓。

然而孫儷家的牆壁和地板經常是這樣的:

在教育孩子上,孫儷也與鄧超高度一致。他們尊重孩子天性的發展,她家的牆壁,是孩子們的天然畫板,孩子們可以在上面任意創作。孫儷覺得,牆紙可以再換,可是靈感被抹殺後就沒有了。發展到後來,連傢俱上也都是孩子們的大作,對此孫儷還在微博上調侃這是他們家的限量版傢俱。

畢加索說,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問題在於如何確保他長大依然是。尊重孩子的天性發展,鼓勵孩子多嘗試,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開拓孩子的眼界,在孫儷眼裡是比成績單更重要的教育方式。

童年期的孩子總是擁有天馬行空的創意和想法。

家長尊重孩子的想法,順應孩子的天性,放手讓孩子想做的事情,實際上更有利於孩子興趣的培養,同時也是對才華的一種保護。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更自信,更富有創意。

良好的親子關係,使我共同成長

孫儷和孩子等等的相處模式是平等的,比起母子,他們更像是朋友。

在一次活動中她曾說過:"想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先要把自己教育好,有了孩子之後要加強對自己的改變和學習,這實際上也是一次蛻變的機會,不要給孩子說教,而是要當好孩子的榜樣,孩子才會變得更好。"

在實際生活中她也是這樣做的,堅持鍛鍊,關愛小動物,喜歡閱讀,追求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營造輕鬆愉快的家庭氛圍。在她的影響下,等等和小花妹妹善良,有愛心,又樂於分享。

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有極強的模仿能力,與刻板的說教相比,透過自己的做法潛移默化地去感染和引導孩子實際上更有效。

著名作家畢淑敏的育兒方法也是非常獨到的,可以說是以身作則的楷模了。她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也為了給兒子做表率,在工作之餘,還一直堅持寫作,並且從未間斷過學習。

同時為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她自學考下了北師大的文學碩士。在46歲時,她想對他人的內心世界有所探索,於是又攻讀了北師大的心理學博士,成為一名心理諮詢師,還跟人合作開心理諮詢室。

有這麼一位身體力行的作家母親作榜樣,她的兒子蘆淼自然也不會差。

蘆淼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先後攻讀了心理學和法學碩士,曾任教於北京四中,也曾任網站高管,現就職於中國青年出版社。

為了完成環球旅行的夢想,56歲的畢淑敏與兒子踏上了旅程,途經幾十個國家,走過52248公里的路程,歷時114天,打破了中國大陸公民首次乘坐渡輪環球旅行的記錄。

這次旅行,畢淑敏和兒子蘆淼都有很深刻的體會、感悟和成長。畢淑敏將這次旅行的經歷寫成了《藍色天堂》一書。而蘆淼也在母親精心安排的旅行中,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視死如歸的勇氣,以及豁達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有了良好、平等的親子關係,孩子才願意和父母交心,父母也更有可能引導孩子去多角度思考問題。所以,當孩子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才更有可能從積極的角度去看待,也更加容易從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

一個人成功成名的機會或許會具有偶然性,但是育兒道路的成功卻與偶然無關,它靠的是耐力的考驗,靠的是方法的總結與提升,靠的是自我鞭策與成長。

英國教育家托馬斯·阿諾德說過:"父母的言行就是無聲的老師,自覺或不自覺的榜樣,強有力地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請你記得,你與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是兩條平等線,只有"你成為了最好的你,他才會成為最好的他"。

而這,就是最好的親子關係。

18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同樣《太子妃》出來,為什麼盛一倫涼透了?於朦朧卻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