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演員》開播以來話題不斷,近日章子怡因“演員門檻論”又引熱發議,將該節目推上話題熱搜榜的同時,也遭到了網友的集體炮轟。不禁讓人聯想起前不久收官的另一檔同類型綜藝《演員請就位》的導師趙薇,同樣是“四小花旦”,同為演員競技類綜藝的導師,兩季《演員請就位》中趙薇都表現亮眼,備受好評,為何章子怡卻屢引爭議,難道真的是自帶招黑體質?
長相:圓潤 vs 單薄
一個瑤女郎,一個謀女郎,長相上都是公認的美女,但又美的各不相同。趙薇五官偏圓偏大,尤其是有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表情非常靈動,屬於驚豔型,但她又是大臉盤,整體面部骨骼感不強,又顯得端莊大氣,是典型的皮相美人。她的美是活潑的、可愛的、明豔的、嬌憨的、大氣的,沒有壓迫感,不具有侵略性,老少通吃,觀眾緣特別好。而章子怡則五官不是特別出挑,屬於耐看型,巴掌小臉,輪廓流暢,整體平緩,臉部線條非常乾淨,面中平,眉眼細長,嘴唇偏薄,是典型的骨相美人這種。她的美是沉靜的、清冷的、銳利的、精明的、高傲的,容易給人壓迫感,極具侵略性,這也決定了其觀眾緣不如趙薇。
年輕時對比,一個可愛,一個清麗
就像Twins組合的阿sa和阿嬌,明
顯阿sa更有觀眾緣。
同為導師,一個表情嚴肅,一個表現親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親和力更讓人感覺舒服。
性格:通透 vs 執著
一個人的性格是由先天和後天決定的,而且後天因素起著較大的作用,所謂後天因素,也就是家庭成長環境和社會經歷。趙薇、章子怡兩人雖然有著相似的家庭結構,一家四口,同是家裡的獨女,都有一個對其呵護有加的哥哥。但不同的城市環境、家庭教育和父母期望等影響,還是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兩種性格。
趙薇出生在安徽蕪湖的一個公職家庭,作為老小,又是女孩兒,不需承擔過多的家庭期望,因為母親是幼師,最大的期望,也只是希望女兒長大後能做一名幼師,一來體面,二來輕鬆,還能留在父母身邊。所以趙薇的童年,並非在嚴格的家庭管教中成長,而是備受父母寵愛,無憂無慮、充滿歡樂。據訪談,趙薇自述童年非常頑皮,經常和小朋友打架,連男孩子都不敢欺負,屬於孩子王型的。
長大後無論是從幼師到謝晉恆通影視學院學習,還是做北漂,再又考入北電,都是個人選擇,父母也沒有過多的干涉。整個成長經歷來看,家庭氛圍相對寬鬆,又有自由,可以有自己的選擇。有了社會經驗,賺了錢,證明了自己能夠獨立養活自己,然後又以全國第一成績考入北電,大學期間專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又備受老師愛戴,同學羨慕。
1998年隨著《還珠格格》播出而一夜成名,可以說是當今流量演員的鼻祖。然而軍旗裝和潑糞事件又將其打入低谷,遭受全民唾罵。趙薇的人生是真正經歷了大起大落的人生,年紀輕輕,從被捧上天再轉瞬摔到地下,她太明白輿論的作用了,自然對人性理解的更深刻些,看的更通透些。經歷軍旗裝和潑糞事件後,據很多媒體報道,趙薇包裡隨時帶著書,像柏拉圖的《理想國》、卡夫卡的著作等哲學類和荒誕文學類書籍。
生性頑皮,活潑開朗,敢闖敢幹,閱盡千帆,低調收斂,成熟穩重,鬆弛豁達。
章子怡出生在北京皇城根下一個普通工人家庭,母親也是一名幼師,但這位幼師媽媽卻對孩子要求嚴格,從小送女兒學習舞蹈,自然對其期望有加。章子怡在舞蹈方面並沒有很高的天賦,據自述,她們班學舞蹈的除了她基本都是世家,她條件不好,腰也硬腿也硬,軟硬度特別差,劈叉只能靠生壓,非常痛苦,她比別人努力的多,總是怕掉隊。
後來考入中央戲劇學院,在中戲讀書時,章子怡的條件也並非好。學舞蹈出身的章子怡剛進校時最怕上表演課,她性格內向,平時很少說話,做小品時總躲在角落裡生怕老師叫到。連班主任常老師都說:“章子怡說起話來,聲音小得像蚊子。那時學生都要自己排演作品,她總是躲在一邊,不到最後關頭是絕對不會上場表演的。”章子怡曾說:“我一直挺害怕,一年級時甚至想退學!大一時一上臺,就抖,就想哭,我會覺得怎麼這個教室這麼大呀,然後有那麼多人在看著你。”當時她和劉燁,是班上那種不受老師待見的差生。
幸運的是被張藝謀選中參演《我的父親母親》一舉成名,但並不像趙薇那樣火遍全亞洲,她是圈內的嶄露頭角,如果說帶來的經濟效益,應該比趙薇差很遠。然後是《臥虎藏龍》、《十面埋伏》、《2046》、《藝伎回憶錄》一步步奠定了其“國際章”的地位,此後經歷了潑墨門、詐捐門、換角門“三重門”之後,事業跌到了谷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又憑藉《最愛》、《一代宗師》扭轉乾坤。
無疑,章子怡的一步步都得來不易,都是靠其不服輸,拼命努力換來的。所以,她總給人一種隱忍倔強、堅韌執著、爭強好勝的印象。
生性倔強,隱忍剋制,堅韌執著,無論經歷多少坎坷,都有一股不服輸,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掙命人格。
語言:嚴謹 vs 爭議
廣義來講,語言也包括肢體語言。同樣做導師,趙薇整體顯得比較鬆弛,章子怡則比較端著。雖同為導師,兩個人對自己的定位卻是不同的,趙薇更像一個伯樂,她更看重演員整體的辨識度和潛力;章子怡的考量緯度則比較單一些,更多的是就演員的演技本身說事兒。同為導師,趙薇的語言顯得更有梗,詼諧幽默,張弛有度,不但在導師之間起到調解氛圍的潤滑劑,對演員點評也更客觀全面,從劇本、臺詞、形象、基本功等有理有據,就事論事,既能讓演員有所領悟,也不會讓演員太尷尬,她懂得尊重和保護演員。
章子怡則顯得相當嚴厲,較真,不但會跟其他導師觀點不同硬剛,對演員的點評也是非常犀利,她的或生氣、或喜悅、或欣慰、或厭棄的表情,簡直成了判斷演員演技好壞的晴雨表。
她反覆強調演員的信念感和天賦,一個小白演員,連故事人物都摸不著頭緒的情況下,哪裡能產生更高層的信念感?導師的任務不是該幫助演員如何進入角色,找到信念感嗎?但就這個點反覆批評,只能讓演員尷尬,不知所措,並不能給人多少幫助。導師更需要的是解惑,而不只是批評,那就流於點評師了。所以前有鄭爽的熱議,後有演員門檻論的爭議,她總是能將自己推向風口浪尖。
趙薇:沒事,總有一些人是要被淘汰的。
趙薇:在一千條魚裡面選十條肯定比在一百條魚裡面選十條質量要來得高。
趙薇:我主要看專業能力,你不行了,我就會say no。因為你不行,別把我弄得也不行,咱倆總得有一個行。
同樣面對跨界演員的語言表達,說話的分寸感高下立現。
章子怡:“如果沒有信念感的話就不要來當演員,難道演員是什麼低階的職業嗎?所有人都要來分一杯羹”
針對性強,歧義大,暫不說演員高不高階,就說當不當演員也不該你說了算,來妄加指點和干涉啊,還什麼分一杯羹,瞬將自己拉去競爭者的行列,更顯小氣。你是導師,不是讓你來抱怨的,是讓你來答疑解惑的,你情緒都崩了,學生還怎麼辦?
也許章子怡是愛之深,責之切吧,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心痛。無論如何,更多的只是對自我情緒的表達,而非就事論事,顯得高人一等,不尊重人,這也是她又一次被網友黑的原因吧。
趙薇真的是語言藝術的典範,不但懂分寸,幽默風趣,還言之有物,發人深省。
對演員的犀利點評,一針見血,點到為止,最終還是落到演戲上,客觀點評指導。
對演員的尊重和保護,既解答了演員心中的疑惑,又給了演員鼓勵,這才是為人師表吧。
有的演員曾5年不接戲,但他這五年卻一直在觀察別人怎麼演戲。等來適合自己的戲,就一舉拿獎成名。
趙薇對演員亂接戲,也給了委婉的建議,並沒有像章子怡一樣,很強硬,甚至是質問的口氣,引出像“餬口”這樣的私事,並一直拿自己舉例,把張藝謀對她的指點強調再強調,比較容易讓人反感。
趙薇就陳凱歌對其《劇場》批評的發言,堪稱教科書級迴應。
這個肯定是一個風格化的故事。他其實透過一個比較誇張,比較瘋狂,比較寓言的一個故事,在說一個關於在藝術面前其實人人是平等的。
不是因為你的藝術修養多高,你講的話就一定對,也不是因為你毫無見識,你就沒有審美與判斷。
我覺得他的主題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一個主題,就是像藝術自由以及一些更大的詞吧,我覺得是屬於任何人的。
當然可能呢,它裡面的起承轉合會非常的迅猛,因為畢竟100多分鐘的電影,我現在用20多分鐘把它講清楚,所以他並沒有多少的細節去把這個過渡得非常圓潤。
那過圓潤的也可以,我覺得我就可以上映了。
因為我們是個演員請就位的舞臺,我並沒有像這種追求院線上映的樣子,極致地去討好就是各個階層的觀眾他們的認知啊、他們的瞭解,我不需要。
只是在這舞臺上就是演員跟我都能做彼此喜歡的東西。
人設:打破 vs 確立
關於人物設定,也就是常說的人設,兩人也是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趙薇從小燕子到依萍到姚木蘭,從小熒幕到大熒幕,從文藝片到商業片,從《花木蘭》、《畫皮》到《親愛的》,從演員到導演,她在不斷地撕掉以往的標籤,從大人物到小人物,從美女到醜女,嘗試不一樣的角色。更是跨界做歌手、導演,甚至是商人。她是個不破不立的人,敢於打破已有的。私生活相對低調,也不過多的曝光炒作自己。格局之大,野心之大,恐怕是在章子怡之上。
而章子怡從清純倔強的招弟到玉嬌龍到小百合到宮二,雖說演技沒話說,獲獎無數,也成功將其一步步推向頂峰,國際章的地位更加鞏固,但她不免總是給人一種角色雷同的印象,多是隱忍倔強,眼神永遠透著目標明確,野心總寫在臉上,眉目間滿是倨傲的自信。骨子裡總透著一種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掙命感。演起像《完美關係》中的清純活潑少女,就顯得比較尷尬。她太用力了,用力的演戲,用力的生活,用力的做個好媽媽。她的人設一直圍繞演技、好媽媽展開,比較單一,然而人往往是多面性的,所以比較容易經不起推敲,陷入人設危機。
最後,我想說:“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人生亦沒有殊優殊劣,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那些對你亂做定論的人,都是傻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