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的一月份,很多的電影都錯開了元旦檔期;
紛紛選擇其他的時間段上映。
雖然有一種說法,就是製作方對於電影的信心不夠;
所以便躲開了節日檔期,選擇其他時間段上映。
但是不得不說,非常多的經典電影,也並非都是節日檔上映的;
而節日檔所上映的電影,也並非都是經典的製作。
而最近比較熱門的一個話題;
就是作為影帝的張震,爆出了一個自己新戲的影片。
而在影片當中,張震完全沒有以往在熒幕上面的形象;
成為了一個患有癌症的角色。
接下來,就讓樂楓帶著大家一起看一下,張震的這一部新劇 --《緝魂》
1. 《緝魂》上述的故事情節這部電影雖然說是在1月15號才正式上映;
不過很多的地方影院當中,已經有和超前點映。
所以許多影迷已經前往了影院當中觀看過這部電影了;
這部電影是根據一部科幻小說《移魂有術》改編而成。
該影片以懸疑故事開始,以科幻故事作為了結尾;
可以說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題材。
在影片當中,由張震飾演的患有了癌症的檢察官梁文超;
和作為刑警,而且已經懷孕了很久的妻子阿爆(張鈞甯飾);
接到了一個棘手的案件。
——作為著名企業的一位董事長王世聰死在了家中;
而他身邊的那些人,都成為了嫌疑人。
而這部電影最大的賣點;
就是裡面角色的各種人格互換。
首先就是王世聰(古斌飾)利用出色的DNA技術;
將自己的人格注入到了李燕(孫安可飾)的身體當中。
從而製造出了兩個不同的王世聰人格;
但是由於這兩位是不同的個體,所以很多思想有著不一樣的變化。
最終導致了有著王世聰頭腦的李燕,將真正的王世聰所殺。
在作為刑警的阿爆查出,李燕是真正殺害王世聰的兇手;
以及李燕的真實人格之後。
便利用證據,瞞著自己的丈夫阿超,開始跟李燕談判。
企圖讓李燕將阿超的癌症治好;
但是李燕並沒有同意。
而這時真正掌握技術的萬宇凡(李銘順飾),因為對自己之前所做的事情有了一些愧疚感。
所以便和阿超商量,徹底將李燕身體內的王世聰人格去除;
讓阿超的人格進入李燕身體當中。
而在這之後,李燕(阿超人格)便主動地承認了自己的罪行;
而製造了這一切事端的萬宇凡,也為了自己的感情,最終走上了自殺的道路。
最後真實的梁文超,最終沒有挺過癌症的折磨;
走到了另一個世界當中。
影片的結尾,阿爆成功地生下了和阿超的孩子;
因為知道了一切的緣由,所以也自首了當初隱瞞了犯罪證據的事實。
在監獄當中,和具有阿超人格的李燕相見。
可以說這部“燒腦”電影的結尾不算圓滿,甚至有一些的悲劇。
2. 《緝魂》當中的導演和演員陣容作為新晉導演的程偉豪;
這部《緝魂》的故事情節,與他之前拍攝的處女作《紅衣小女孩》;
這部《緝魂》的的製作方面,相對更加的成熟流暢。
並且程偉豪比較善於利用懸念,來引導觀影觀眾們的那些想象力,可以說是比較有能力的導演。
而且這部影片當中,也雲集了一些有實力的演員;
首先值得一提的,就是主演張震和張鈞甯的搭檔;
張鈞甯被譽為了臺灣的第一氣質美女。
自出道以來,拍攝過不少的優秀影視作品,如《虎嘯龍吟》、《未來》等等。
而在這部劇中飾演了女主阿爆,可以說是讓很多的影迷非常的期待。
不過對於這部電影,影迷們最關注的還是作為影帝的張震;
因為張震是娛樂圈當中,出名的一位對自己非常“狠”的演員。
開篇提到釋出了張震在《緝魂》當中的一段影片,那種骨瘦嶙峋的樣子,加上稀少的頭髮;
以至於讓很多的影迷都看哭了。
張震為了成功地塑造出《緝魂》當中那位被癌症折磨的梁文超。
在三個月的時間當中,直接暴瘦了二十五斤;
並且還專門為了展現出癌症患者的那種形象,去剃了一個光頭。
再配上了一些稀疏的假髮,這才有了影片當中梁文超的經典形象。
而因為不斷地減肥,只吃蔬菜沙拉,並且每天保持著運動;
張震有著好幾次上吐下瀉。
最終一個硬漢的的形象,完全變成了一個弱不禁風,面板鬆弛的病人形象;
要說張震作為“拼命三郎”也不為過。
除了在《緝魂》之中為角色付出了重大的艱辛;
在當初的《一代宗師》當中,張震更是苦練八極拳,最終成為了全國的八極拳冠軍。
雖然在電影當中張震僅僅只有三場戲;
但是這也看出了張震對於演藝事業的熱愛程度。
除了《一代宗師》,在更早之前的《吳清源》當中;
張震還專門學習了角色的真實自傳;
因為需要和一些日本棋手對弈,張震便苦練了很久的日語和圍棋技術。
最後張震的技術甚至達到了圍棋職業三段的水平。
所以,為了張震這位出色的演員,《緝魂》還是非常值得一看。
3. 結尾這部電影已經在一月八號的時候,進行了大規模的點映;
目前已經有了評分和票房,在豆瓣的評分達到了7.3分。
實時票房也達到了七多百萬,有很大的機率在正式上映之後,票房直接一路長紅。
如今的演藝圈當中,讓影迷們看到了很多為角色付出了很多的優秀演員;
比如在《我不是藥神》當中的王傳君;
他在拍攝病床上的戲的時候,刻意地將自己餓上了兩天。
並且還獨自一人關了禁閉,這才有了那種虛弱的感覺;
最終獲得了最佳男配角的獎項,也成功獲得了炸裂的口碑。
正是有了他們這種用心去演繹角色的人,才有了那麼多經典的影片和角色;
讓觀眾們看一次就過目不忘。
他們身上的那種精神,是需要很多的年輕演員能夠學習;
只有真正用心對待了自己演繹的角色,才能夠獲得真正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