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中國電影總是不能獲得國際大獎,或許和導演的自戀有關。
導演按照自己的理解和風格一廂情願地拍電影,完全不顧及觀眾的感受。很多時候,電影投資很大,收效卻不明顯,甚至有的賠了錢。但電影的好壞並不是以賺錢和賠錢為標準的,而是以藝術水平為標準的。以前還偶爾有國內電影在國際上獲獎,現在幾乎沒有,而獲了獎的電影大部分不能公映,或者只是小範圍公映,也就不被人熟知了。
王小帥的《十七歲的單車》、張藝謀的《活著》、陳凱歌的《霸王別姬》都獲過獎,但都沒有在國內大面積公映,到現在已經成了禁片,不由得讓人唏噓。大導演們拍片子之前是有一個心理預期的,要拍給誰看,要拍成什麼風格的作品。拍成了國際標準就不能兼顧國內的條條框框,拍成國內的商業片就不能用純藝術標準來作指導了。也就是說,各種標準制約著導演的構思。
國際標準大多有些自由的風氣,而國內標準就嚴格多了,這也不能碰,那也不能碰,逼得導演們只能在制度的夾縫中求生存。商業片大行其道之後,有出息的幾個導演都去搞商業片了,即便有一兩個拍一部文藝片也是做了賠錢的買賣,叫好不叫座了。那麼,大導演們再拍商業片賺得盆滿缽滿的時候還能拍出出色的作品嗎?
幾乎不能了。在體制內生存久了,賺錢多了也就習慣了,而在藝術方面一旦習慣了就難免有了匠人脾氣,失掉了藝術獨創性。很多大導演都去拍商業片,媒體引導人們從票房來看影片成功與否,其實都是誤導,對電影藝術是有害的。
有人會說,沒錢怎麼拍電影?先拍商業片,賺了錢再拍文藝片。只是,賺了錢之後,再去拍文藝片,拍出的片子也就等而下之了,哪裡會獲得什麼大獎,被人們吐槽,被罵得灰頭土臉的。那麼,導演是不是很委屈?
當然很委屈。知道什麼能拍什麼不能拍,要是突破禁區就有被封禁的危險,甚至都沒法吃飯了,還怎麼拍電影?導演也是人,第一要務也是生存,然後才是發展。導演要先適應體制,然後才是發展,只是憑藉處女作就獲得國際大獎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於是,導演就要理解觀眾的需求,理解資本的需求,然後按照自己的風格加入各種元素,弄成一個大雜燴,再拿出大批的錢砸廣告,搞路演,期待著市場好反應,叫好又叫座。但是,很多觀眾看過之後,只是覺得演員陣容強大,投資巨大,但不一定是最好的。有的甚至劇情單薄,乏善可陳。只是砸錢多,廣告做得好,也就騙了很多人。
導演的自戀似乎和資本有關係。資本需要拍出賺錢的電影,而賺錢的標準就是所謂的演員陣容強大,佈景道具裝備豪華,至於劇情大多粗製濫造,讓人一看開頭就知道結尾。那麼,為什麼還有人拍,有人看呢?因為觀眾們一代一代的生長,就好比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總也割不乾淨。拍電影的題材有些領域不能碰,又不能太開放,只能讓導演們自怨自艾,並且在資本的鼓動下批次生產一部又一部的所謂商業片,讓人們看到了更多自戀風格的電影。導演自戀,主人公自戀甚至自殘,觀眾們似乎覺得這樣沒什麼問題,都習慣了,畢竟,他們也知道導演不能拍什麼,只是看看熱鬧,做了看客又有什麼不好呢?
似乎從古至今國人就比較自戀,不然何以封建制度存在兩千多年呢?現如今,進入新社會,出現很多自戀的導演似乎並不稀奇。有什麼樣的市場需求就會有什麼樣的電影產生,也就會出現拍這些電影的導演。如此看來,似乎自戀的導演們已經無藥可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