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相信很多影迷朋友看久了電影,也有一顆想要創作的心。

而電影創作的開端,就是劇本創作。

今天,跟大家講一個劇本創作中的基本常識——救貓咪。

了解這個概念,並不能幫助你成為編劇,但對於影迷看電影來說,會增加更多樂趣。

“救貓咪”這個詞來源於布萊克·斯奈德的著作《救貓咪——電影編劇寶典》。

這本書與《故事》被當作很多新手編劇的入門讀物。

但與經典大部頭《故事》不同,《救貓咪》這本書是為想要把握主流電影市場的從業者而寫的。

《救貓咪》不是講獨立電影創作,也不是講文藝片創作,而是講述經典商業片創作的。

對,沒錯,好萊塢敘事 。

我們在看《復仇者聯盟》、《碟中諜》等等好萊塢大片時,是否感覺到電影從頭到尾都讓你感覺到驚險刺激而又笑點不斷還會有些感動?

其實,這類好萊塢大片的劇本創作都遵循了《救貓咪》這本書裡講述的劇作基本原則。

不要驚奇,這類好萊塢大片的笑點都是經過精密計算的!

現在,我們就來講一講”救貓咪“這個專業名詞的含義。

從字面意思上看,“救貓咪”似乎是“拯救貓咪”的意思。

也可以這樣講。

回想一下,從小到大,你看過的電視劇電影中是否總有這樣一些情節:

高冷的男主角與女主角互相看不上眼,直到女主角意外看到男主角竟然會偷偷喂街邊的流浪貓,對他改變看法。

又比如《歡樂頌》當中,囂張跋扈的曲筱筱日常毒舌,看起來刻薄的不得了,卻會認真餵養小區裡的流浪貓?

沒錯!這就是“救貓咪”最淺層的表現!

通過一個善意舉動,讓劇中人物和觀眾發現他與外表不同的細膩和溫柔。

這個場面界定了他是誰,也讓人物形成前後反差,使得觀眾產生對角色的愛。

在塑造正面人物時,一個小小的“救貓咪”場面會使人物更有層次,你會覺得這哥們兒很可愛。

在塑造反派人物時,“救貓咪”場面會使你覺得:其實他也不是真的那麼壞,他也有自己的一方天地和堅持啊。

這個劇作手法背後有一個深刻的心理學道理:好人做一百件好事後做了一件壞事,大家都會罵他;壞人做一百件壞事後做了一件好事,大家會對他改變看法,甚至產生憐憫和善意。

但就像我上文所說,“救貓咪”這個技巧,如果你真的寫這個人去喂貓,可就太浮於表面了。

好一點的編劇怎麼寫“救貓咪”場面?

前段時間很紅的電影《阿拉丁》中,一開頭,我們可以看到阿拉丁是一個小偷。

主角竟然是個小偷?!這對於很多觀眾來說,是不能接受的,也不可能對主角產生好感的。而一旦觀眾不喜歡主角人物,電影就很難繼續。

所以,我們的編劇接下來寫了一個情節:達拉丁在偷到東西后,換取了一袋棗子。

此時,他看到街邊忍受飢餓的小朋友,他慷慨的把自己剛拿到的食物送給了小朋友。

這樣一來,大家就會明白:阿拉丁當小偷也是沒有辦法,但他是個有情有義的小偷!

不過,這也是非常淺顯的寫法,為了快速塑造人物,總要高效直白一點嘛。

那麼真正的高手編劇是怎麼寫“救貓咪”場面?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

阿爾·帕西諾主演的《午夜驚情》中,他飾演了一個冷酷幹練的警察。

在一次精心策劃的抓捕行動中,他認出了另一個違反假釋條例的犯人。

然而這個犯人正帶著孩子。他朝那個違法的父親亮了下徽章,後者馬上明白並快速離去。

因為阿爾·帕西諾認識到此刻這個犯人是一個父親,他也不想讓一個孩子親眼看到自己的父親被抓。

當然,他也不是不抓犯人了,他告訴這個違法父親,自己會遲點抓他。

在他與犯罪父親眼神交流的兩秒,大多數觀眾會被他打動,並了解到阿爾·帕西諾飾演的這個角色是外表冷酷內心溫柔的硬漢。

“救貓咪”這一劇作技巧旨在塑造人物,拓深角色層次,讓觀眾喜歡上角色。

對於一部電影來說,如果主角都令人討厭,觀眾大概率是看不下去的,更不要提什麼票房了。

它象徵著編劇的基本常識,也是主導商業片精彩敘事的標誌。

關於劇本創作,後續還會有更新。

請大家多多關注。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老戲骨演員在機場被一把推開,只因擋住了某流量明星的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