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文 欣然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導言

馬東說:《奇葩說》從來都不是講理的節目。

這句話,放在程璐身上,特別貼。

這一期,程璐走了,走得有點不甘心,因為他明知道對手說得不對,可是卻不知道如何反駁。

所以他說:如果我們會辯論,你們早就輸了。

這道讓程璐有理說不出的辯題,聽起來挺有趣:"媽媽瘋狂應援男明星,完全不著家,我該不該阻攔?"

持"該阻攔"觀點的黃執中,用極端化的追星行為,擊敗了反方的程璐。

這道題看似小眾,其實很有代表性。

因為媽媽的瘋狂行為絕不僅限於追星,還有瘋狂唱歌、瘋狂跳舞、瘋狂買保健品、瘋狂出遊、瘋狂拍照、瘋狂看直播……

是不是都要攔著?

或許我們並沒有覺察,當自己陷入恐慌,就會高估外界的危險,低估他人的智商。

事實上,"完全不著家"並不等同於"不愛家","瘋狂"也並不代表"真的瘋了"。

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的第一反應,都是急著要去攔呢?

真正的原因是:我們對媽媽失望了,在我們心裡,媽媽不該是那樣的。

問題來了:媽媽應該是哪樣的?

01好媽媽的刻板印象

毛阿敏有個感人至深的歌,叫做《燭光裡的媽媽》,裡面是這樣描述媽媽的:你的黑髮泛起了霜花,你的眼睛失去了光華,你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

這勾勒出了好媽媽的樣板:勤勞、樸實、奉獻、偉大。

我們對媽媽的印象,似乎是這樣的:經常呆在家裡,照顧全家人起居,關注所有人感受,隨時準備為家庭犧牲工作、愛好和夥伴關係。

而媽媽們也是這麼要求自己的。

久而久之,家庭中就形成某種默契:我們習慣了對媽媽要求,而她們也習慣了付出。

在這種刻板思維的影響下,媽媽們對自己的正當需要,都會感到不好意思。

晚回家會沒完沒了地道歉,出差時要把飯菜事先做好,給自己買件東西要考慮好久,孩子生病就感覺自己是罪人,和閨蜜約會要提前幾天鋪墊好。

與自己的需要相比,她們更害怕家裡人失望、反對和責怪的目光。

如果有一天,她們突然不這樣了,我們會怎麼想?

有位丈夫,堅決要和結婚20年的妻子離婚,理由是:妻子突然不做飯了,天天叫外賣。

丈夫說:不給我做飯可以,不給孩子做飯,還配做個媽媽嗎?妻子解釋說:丈夫正和自己冷戰,沒有心情做飯丈夫振振有詞:再不舒服,也不能讓孩子湊合,太自私了

如果連做飯這樣的事,都能上升到"自私",那類似追星的瘋狂行為,該怎麼算呢?

我們腦子裡會有100個不願意:你亂花錢,你腦子糊塗,你不顧家……

我們不相信媽媽有自己的分辨能力,更害怕沒有媽媽的家裡一團糟。

攔著,看上去是為別人,其實是為自己。

有個非常好的理由,可以 "道德綁架"媽媽:你不在了,這個家就垮了。

這聽上去特別有愛,可其實是在說:我照顧不了自己,撐不起這個家。

當我們把自己的軟弱轉嫁在對方身上,別人就會不堪重負,早晚有一天,當她承受不了,就會選擇逃亡。

追星、旅行、唱歌、跳舞、看直播,本質都一樣:媽媽們想鬆口氣,想離開這呆了幾十年的狹窄空間,去外面的世界,自由地呼吸。

02瘋狂的背後,都是壓抑

前段時間,一位56歲的大姐獨自離家,一人一車自駕遊,在抖音爆火。

這一走,就是兩個月。

為什麼這麼瘋狂?

大姐說:結婚30多年,自己一直在"忍耐"中度過。

在家裡,她不敢多說話,因為丈夫最大的樂趣就是挑刺:年輕時為了女兒有個完整的家庭她忍下來;女兒長大嫁人,為了不讓她難堪又忍下來;兩個外孫出生要照顧,接著忍下來。

終於有一天她不想忍了,她說:"我不能再這樣生活下去。"

於是她準備好所需要的一切,出發。

丈夫覺得她瘋了,想了很多方法阻止,甚至拔出車裡的ETC卡,可這些阻攔卻讓她更加堅定。

如果一個人真的要"瘋狂",是攔不住的,因為她只想做自己。

翻開各大熱搜,媽媽們的瘋狂隨處可見:某老人去世後,孩子在床底下發現一床保健品;某老人被騙,連續轉賬230萬;某老人愛上假靳東,每天直播打賞,還要嫁給他。

騙術之所以能成功,都是抓住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恐懼心理,比如:怕死、怕生病、怕沒錢、怕沒人疼、怕被社會淘汰。

如果我們知道,自己眼中的自私,只是媽媽在"關注自我";自己眼中的置家於不顧,只是媽媽不想再"過度付出"。

還會再攔嗎?

瘋狂的背後,都是被壓抑的需要,瘋狂的程度與缺失的程度成正比。

這時,越阻攔就會越反彈,因為我們把最後的出口也堵死了。

如果真的愛一個人,請按照她需要的方式去愛她。

走近一個人內心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聊天:聊聊她們喜歡的事,聊聊最近出現的騙術,聊聊她們對一些事的看法,鼓勵她們放鬆自己,放鬆心情。

這些看似簡單的需要,之所以被忽視,是因為在孩子心中,媽媽總是完美的:什麼都會做,什麼都不需要;而媽媽也喜歡把自己包裝成完美的:無所不能,無堅不摧。

完美,成了束縛家庭關係的咒語。

其實,媽媽可以不必100分,60分才是最好的。

0360分媽媽,是最好的媽媽

有個特別奇怪的現象:大部分孩子都是媽媽帶大的,但是他們跟爸爸的關係反而會更好。

這是為什麼?

因為媽媽一邊付出,一邊抱怨,過度付出轉變成了控制慾,整得一家人都不開心。

如果媽媽能放鬆些,從"過度付出"的角色中退出來,爸爸就會頂起來,孩子就會瞬間長大,每個人都變得舒服。

綜藝節目《做家務的男人》中,魏大勳的媽媽,從早到晚操勞個不停,結果是爸爸和兒子癱在沙發裡,一動也不動。

隨著節目進行,媽媽開始改變,而當她停下來,奇蹟發生了:爸爸開始收拾屋子,兒子則成為了大廚。

這個改變是怎麼發生的?

借用英國精神分析師溫尼科特的一句話:媽媽做到good enough就可以了,不必做到perfect。

曾奇峰老師,把good enough編譯為"60分媽媽"。

60分媽媽,是不焦慮的媽媽,而缺的這40分,就構成了"母嬰間隙":在這個間隙裡,媽媽是自由的,孩子也是自由的。

這份自由,讓我們從窒息性的親子關係中解脫出來:媽媽不必事無鉅細地看著孩子,孩子也不必緊緊拉扯著媽媽。

我的一位朋友,女兒10歲了,別人都覺得帶孩子好累,她覺得很輕鬆,從來沒為孩子做作業操心發愁。

大家和她討經驗,她說了一個字:玩,玩著玩著就長大了。

帶著"玩"的心態,人是輕鬆自由的,不會死盯著分數,不會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自己有了空間,孩子也有了發揮的餘地

思想和精神上自由的孩子,自我管理能力不僅不會減弱,反而會增強,於是媽媽就更加輕鬆。

沒有苛求,就沒有過度付出;沒有過度付出,就不會有壓抑;沒有壓抑,瘋狂爆發的行為就不會出現。

如果,媽媽早晚要從"過度付出"的角色中逃離,"早逃"比"晚逃"要好。

結束語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角色都是可以更換的。

比如:當你不上學了,就不再是學生;當你不工作了,就不再是員工;當你離婚了,就不再是妻子。

可有種角色,永遠都立在那裡,從一而終:比如媽媽。

李誕在本場辯論中,說了句很有哲理的廢話:從你認識她時,她就已經是媽媽了。

是的,從你認識她時,她就是那個樣子的:慈祥的,有愛的,時時保護著你,陪伴你長大。

你從來沒有機會知道,她還不是媽媽時,是什麼樣子的?

或許總有那麼一刻,媽媽們會懷念自己姑娘時的樣子:臭美的、任性的、肆意的、撒嬌的、瘋狂的……

如果那樣的她,剛好被你看到了,你還會攔著她嗎?

18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一部更比六部強——《流金歲月》追一部圓你六部劇的回憶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