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要問學會的第一個罵人的英文詞是啥?

多半人會脫口而出:

“法~克”(f**k)。

它不僅節奏感強,朗朗上口,而且韌性十足,可長可短,可強可弱,適用於任何場合……

毫無懸念,“法克”在髒話榜上拿下第一。

其次是“屎”(shit)、“什麼鬼”(hell)、“該死”(damn)。

那麼喜歡看歐美電影的你知不知道——誰是最會噴髒的演員?

多半人又會脫口而出:媽惹法克俠(塞繆爾·傑克遜,因經常罵motherf**ker而得名)。

但,他只能排第三。

《復仇者聯盟3》中罵了一半人就沒了

第三???你xx在逗我嗎???

誰比他還能噴髒?

據統計,最能在電影中噴髒的演員,塞繆爾·傑克遜是第三。

排第二的是國民男神,小李子。

排第一的,是喬納·希爾。

也就是小李子在《華爾街之狼》中的那個小跟班。

兩人合作的電影《華爾街之狼》,也憑藉715個“法克”成為了影史噴髒之最。

你或許會好奇,這些關於髒話的冷知識,表妹是從何得知的?

表妹的“老師”不是別人,正是尼古拉斯·爛片之王·凱奇。

網飛最近上線了一部大尺度紀錄片。

它不記錄別的,就記錄髒話。

尺度大到臺詞全是“*********************”。

凱奇大叔更是在這部紀錄片中放飛自我,大噴髒話。

虎狼之詞滿天飛,隨便一個鏡頭都能被做成表情包。

字幕請腦補

坐穩了,這次可是高速飆車。

表妹就和凱奇一起帶你感受最純正的“髒話文化”——

《髒話史》

History of Swear Words

2021.1.5 美國

玩尺度,網飛可是認真的。

不打碼、不消音。

一共6集,每集20分鐘。

更讓人驚喜的是,凱奇終於在2021年年初,打了個翻身仗,和爛片說拜拜!

>>>>F**k

F**k是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髒話詞,常委婉地寫成fxxk、法克或F-word。

中文讀作“cao”(肏),與湖南話的“嬲”、廣東話的“屌”、河南話的“尻”、潮汕話的“撲”、四川話的“日”同義。

到了公元13世紀,人們也將這個詞放入名字當中。

例如John Lefucker、Roger Fuckebythenavele。

有趣的是,如果一個人的名字中帶有“cao”這個詞,那麼他的職業很有可能是——牛郎。

之後,“cao”這個詞和性*產生了聯絡。

也可以指把事情搞砸了。

它一度成為了人們口中禁忌詞語。

歷史上的名人們曾將“cao”一詞放入到他們的遺言當中。

例如知名演員W.C.菲爾茲。

他臨終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卡洛塔(知名女演員,菲爾茲的伴侶),上帝詛咒了世界上所有欠cao的人,就是沒詛咒你。”

說完便一命嗚呼。

所以,如果一人斷氣前說的最後一個詞是“cao”,無需感到意外。

儘管“cao”使用頻率最高,卻也是最容易被消音的單詞。

它是最古老、最粗鄙的單詞之一,卻也是最敏感、最冒犯的詞語之一。

1934年,美國電影製作守則《海斯法典》(Hays Code)就規定,某些禁忌詞語不可出現在電影當中。

所以在長達30多年的時間裡,當歐洲電影大談xing愛時,好萊塢電影卻連一個“cao”字都沒有。

1968年,電影協會迎來了新的管理者。

他意識到了好萊塢的倒車,於是決定重新就禁忌詞彙的使用作出規定。

觀眾需要意識到真實世界的存在,第一步就是從禁忌詞開始。

這也推動了電影分級制度的誕生。

那些帶有大量粗口暴力元素的電影被歸為R級,只有適齡者才可以觀看。

而觀眾,也終於在電影中,第一次見到真實的世界。

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文化的延伸,“cao”一詞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從最初的泛指性*,到後來推動好萊塢電影分級制度的出臺。

正如凱奇大叔所言,“cao”是通往創意的大門,是一種反抗形式。

同時,它也有利於健康。

心理學家表示,當人們爆粗口時,人體會分泌出腎上腺素。

以此幫助人們更有能力承受痛苦。

人們需要放鬆和釋放情緒,而髒話正好能夠幫助人們將心中的負能量散發出來。

適當的噴髒髮洩能夠排解負面情緒,有利於身心健康。

有時候噴髒並不是真的想要攻擊他人,而是一種宣洩行為。

不過也不能無端端噴髒,要注意場合,要“認真說髒話”。

>>>>Sh*t

Sh*t可作為一個動詞,指排便;也可作名詞指屎或排洩物。

它也是人們經常使用的髒話詞之一。

而人在罵“屎”的時候,幾乎有跟“拉屎”一樣的快感。

有些人想噴“屎”卻不敢開口時,就將這個詞分解為了四個單詞組合。

蜜(Sugar)糖(Honey)冰(Ice)茶(Tea),代指“你去吃屎吧”。

“屎”這個詞的源於盎格魯撒克遜語。

和多數髒話一樣,最初它的使用並無下流之意。

只是用來形容“排洩物”,但因為過於粗鄙,好幾百年中人們都避擴音到這個詞。

從70年代起,“屎”(Sh*t)也演變成了“超屎的”(THE Sh*t)。

雖只加了一個單詞做字首,卻給它賦予了新的含義。

“超屎的”這個詞從70年代開始流行,成為一種人們開始大量使用的、新時代的俚語。

更有趣的是,到今日,“超屎的”也變成了褒義詞。

如果有人用“超屎的”來稱呼一個人,事實上是一種認可式的調侃。

這也帶出了一個新的觀點:髒話神聖化。

就像“壞”(bad)這個詞,用法中帶有貶義,形容壞東西或不好的事物。

但是在邁克爾·傑克遜的歌中,這個詞卻是表示“超棒”、“很好”。

負負得正,屎屎得棒。

在今日,sh*t也被當作是一種誇讚和認可。

《Bad》中文歌詞

“屎”的發展告訴了我們語言和人類的認識一直在演變。

從帶有貶義的禁忌之詞,到今日作為褒獎的誇讚。

它是歷史發展的產物,哪怕是被封禁,也無法否定它的存在。

如凱奇大叔總結的那樣:

人人都會拉屎,“屎”是生活美好的調節劑。

>>>>D*ck

“迪克”是英語中最特殊的一個髒話詞,同中文的“diao”。

但它最早其實是個人名。

“迪克”是男性名理查德(Richard)的小名,先是被寫作Rick,後來成了就成了D*ck。

維多利亞時期,社會高度性壓抑,女人馬甲緊束。

急欲下,許多物件都被稱為是陽ju,這其中包括馬鞭。

而馬鞭的英文正是“迪克”。

“迪克”這個詞完整地描繪出男性升職器的力量和趣味。

到後來,這個詞也演變成了禁忌詞,人們用“迪克”來貶低他人。

這就不得不提60年代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的故事。

“迪克”是理查德的小名,所以當時的美國民眾用“迪克”來稱呼尼克松。

因為他的所作所為,人們給“迪克”一詞賦予了新的含義。

用來形容憤世嫉俗、反社會的人。

事實上,“迪克”是所有髒話中最為自由的一個詞語。

它既代表著人們對性的渴望追求,也代表美國民眾對政權不滿的控訴。

它雖有定義,卻又不被定義;雖有禁忌,卻也百無禁忌。

就像男性的老二一樣,是必然的存在。

但現在,由於D*ck的特殊涵義,已經基本沒有人叫“迪克”了。

你認識的迪克,大概已經七八十歲了。

除了F**k、Sh*t和D*ck,劇集中還介紹了Bitch、Pussy和Damn這三個常見詞。

風趣幽默介紹詞語變化的同時,也提醒了觀眾這些詞語的用法。

例如biao子(Bitch)這個詞,帶有對女性的譏諷之意。

若是女性之間使用,有可能是小姐妹之間的貧嘴逗笑。

但如果是男性對女性,這個詞就極具侮辱性,所以最好不要使用。

而Damn這個詞曾被認作是一個極其粗鄙且帶有詛咒意味的詞語。

但現在它已經成為了一個帶有光環的詞語,被認作充滿了智慧。

“坦率地說,親愛的,我一點也不在乎。”(《亂世佳人》)

F*ck,Sh*t,D*ick等等這些詞,從本意到禁忌,再到如今的調侃和稱讚。

人們對於髒詞認知的演變和接受程度也代表著社會的演變和進步。

咱中國的髒話也是有著千年的歷史。

上到《詩經》、《左傳》,下到《紅樓夢》、《水滸傳》。

夠雅夠俗也集大成,溫婉可人的林妹妹都會來上一句:“放屁!”。

文豪魯迅先生一篇《論“他媽的”!》,更是將國罵分析地透徹明白。

雖只有三個字,卻是吸收了中華語言五千年之精華。

髒話雖粗鄙,卻也成為了一種文化。

不少影視作品中的髒話橋段被網友做成表情包來使用。

B站鬼畜之王劉醒

《旺角卡門》中的張學友

總的來說,髒話是語言的一部分,是歷史的見證,是文化的產物。

我們透過語言完成了溝通交流的目的,同時也傳遞了思想、表達了情緒。

例如李雲龍,雖然他常把“他孃的”掛在嘴邊,卻不讓人感到排斥,反倒覺得過癮。

戰場是高壓環境,以粗口的方式來調節情緒,合情合理。

士兵們也會被感染,士氣大振、戰鬥力增強。

人們對髒話的接受程度也在變化,從過往避而不談,到如今“表情包製造”。

社會在進步,更加的開放包容,讓不同的語言文化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髒話是一種真實,也是一種人性。

它不該被認作是一種禁忌,它的存在和人的喜怒哀樂一樣,是必然的。

但同時,人們也該分場合謹慎使用這些髒話。

無端的噴髒只會讓人覺得你素質低、沒禮貌。

而且不是所有的髒話都是有趣的。

不瞭解當地語言文化,就不要耍小聰明以髒話的形式調侃當地人。

重新認識髒話,也是重新認識語言文化。

《髒話史》這部紀錄片從科學的角度為其正名,解釋其發展,普及其意義。

是一部有趣也充滿深意的作品。

語言富有力量,可以讓人充滿鬥志,驅散負面情緒。

語言也是武器,用其攻擊他人,最後兩方落得傷痕累累。

髒話只是語言的一部分。

我們不應該畏懼髒話而封禁它,正如我們不應該封禁語言或文字。

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在生活中正確地使用它。

35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中年瑪麗蘇,章子怡只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