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0月2日,國慶節第二天。
昨天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閱兵儀式,我猜這一定是今年全國收視率最高的電視節目了。蹲守在電視機前看完了閱兵儀式,這算是這個國慶最有儀式感的過節方式了。
昨天安排了看閱兵,下午坐車回到老家,今天第一時間安排帶著爸媽是去電影院看了《我和我的祖國》。
電影結束,剛開始放片尾,影院工作人員就掐掉了片尾曲,變成了無聲畫面。
正覺得有點惱怒的適合,影院工作人員拿著話筒開始講,因為是十一國慶的關係,所以希望大家能夠在電影結束一起來唱國歌,然後就開始擅自作主掐掉了電影片尾,轉而放起了《我和我的祖國》某一版預告,因為預告的配樂是國歌。
影院工作人員說,請大家全體起立,一起唱國歌。
其實我原本不排斥這個環節,畢竟國慶節唱國歌,也算是抒發愛國情感,算是很合時宜的安排。但是我非常排斥直接把片尾掐掉的行為,不得不說,為了刻意安排全場唱國歌的活動,影院工作人員真的幹了一件非常掉價的事情,不尊重觀眾看片尾的權利。
拋開看完《我和我的祖國》之後遇到的不快,來聊聊電影。
這的確是一部精彩的迎國慶的電影,部分情節讓人激動熱淚盈眶,從這個角度來看,這部獻禮片總體是成功的,但是這畢竟是多位導演分工操刀的一部電影,不同導演的敘述風格以及呈現方式也各有不同,所以其實論觀影感受,其實也是有個高低。
《前夜》,講的是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前的故事。
故事把焦點瞄向了升旗儀式,在開國大典上,一分一秒不差地升起國旗,這是相當重要的環節,這是新中國首次採用自動升降機,為保證國旗的順利升起,黃渤飾演的林治遠必須保證機器萬無一失。然而距離開國大典開始倒計時,還是有難以解決的問題存在。
那就是旗杆頂端的阻斷球因為材質原因起不到任何作用。
阻斷球沒有用,這顯然會導致最終升旗的失敗。
問題必須解決,但是這需要尋找找到錫、鉻、鎳這幾種金屬融入阻斷球才可以,找材料談何容易?黑夜像一座大山,壓得大家開始絕望。
然而,院子裡突然開始熱鬧,突然開始燈火輝煌。因為訊息一傳出,大半夜整個北京城的人都來了。雖然不知道自己手頭上的東西能不能幫上忙,但是從各個地方趕來的人堵滿了整個院子。最終,材料找齊了,有效果的阻斷球製作好了。
開國大典,升國旗順利進行,這不只是林治遠的勝利,是太多太多人的勝利。
《相遇》,一對苦命鴛鴦的愛情故事,在他們之間,橫亙著的是中國的原子彈事業。
張譯飾演一名研究原子彈的科研人員高遠,因為原子彈研究任務的特殊性,他們這些人都已經三年沒有和家裡人聯絡了,如人間蒸發,彷彿這個人從不存在。
眼看著原子彈研究事業快到勝利時刻,一次意外事故,高遠受到嚴重核輻射,只能退出科研專案,到醫院開始養病。
某天他私自離開醫院,在一輛公車上,他遇到了三年前自己的戀人。
因為原子彈研究任務的特殊性,就算看到了昔日的戀人,他也不能相認,那位姑娘是任素汐飾演的方敏,她特軸,盯著高遠就不願再走。她很努力地在講著他們過去的那些事兒,但高遠卻始終不敢相認,直到車外開始到處傳頌原子彈爆炸成功的訊息。
在歡呼慶祝的人群中,他們隔著人海相望,但似乎被人群衝散了。
而高遠只是那個年代無名英雄中的縮影,為了祖國的國防科研事業,奉獻了自己的所有。
《奪冠》其實是很有趣的一個故事,講的是1984年女排奧運奪冠的事情,卻把鏡頭指向了一對青梅竹馬的故事。
其中的小女孩小美要跟著家人出國定居了,當晚就要走,但小男孩鼕鼕為了保證鄰居們能夠收看女排決賽,不得不扶著天線杆,然後保證電視的訊號穩定。
最終女排奪冠了,街坊鄰居們為了表達激動之心以及對鼕鼕的感謝,開始拋他。
鼕鼕成了街坊鄰居們心中的英雄。
然而對於鼕鼕來說,他錯過了和小美交換禮物的最終機會。
後來鼕鼕的爸爸回家了,他哭著撲到爸爸懷裡,他說是因為女排奪冠了,很激動才哭。但我猜,應該是他想要要永遠錯過那個小女孩了,所以才哭吧。
這一段其實很有趣,用街坊們各種期待想看女排決賽的表現,把當年中國人對女排關注已經成了一種信仰刻畫得非常全面。
那年頭看電視的不容易也展現得很真實,街坊鄰居里,有電視機的人家很少,所以大家都會一起看電視,而且電視訊號時常很差。
《迴歸》,其實算是除了《前夜》以外,另一個特殊的時間點,香港迴歸。
電影把很巨集大的主題變成了很小的兩個點,關於0點整要升起國旗背後的讓機械錶能精準,以及升旗手如何極其完美地做到一分一秒不差地升旗。
0點開始升旗,這事關國家尊嚴,一點也不能退讓。
王洛勇飾演的中方外交官,在進行了16輪艱苦的拉鋸式談判後,終於保證了英方同意五星紅旗在7月1日0點整能準時升起。
杜江飾演的升旗手,在一次又一次地矇眼練習中,才做到了一分不差地升旗。
任達華飾演了一個從廣東到香港的鐘表師傅,他用自己精湛的技術,保證了手表的精準。
其實香港迴歸這一段,意義太深刻了。
所有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拼命做好,才能保證“一秒不差”,才能保證中國的尊嚴。
最後伴隨著五星紅旗的升起,惠英紅飾演的香港警察換上新帽徽,這樣激動人心的時刻等了一百多年,註定讓人激動難眠。
《北京你好》就是2008年奧運會的故事了。
2008年還是很特殊的一年因為除了國耀舉辦奧運,還有國殤汶川地震,但這一段故事把北京奧運和汶川地震巧妙地聯絡在了一起,既不算特別悲傷,卻提醒人不要忘記。
這一段的主角是葛優飾演的北京計程車司機張北京。
張北京因為運氣太好,所以喜提全計程車公司唯一一張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門票。
他很激動,因為他終於可以給兒子一份值得得瑟的生日禮物了,結果半路黃了。
他栽了一個號稱要去看奧運的四川孩子,他很得瑟地給對方看票,結果沒想到,那個孩子給他留了800塊錢,卻拿走了票。張北京急了,要找孩子拿回票。
也就是因為張北京回去找那孩子,他知道了孩子的爸爸在汶川去世了,而因為爸爸曾婕參加過北京奧運場館的施工,所以他想去場館內看看爸爸安裝過的看臺欄杆。
《白晝流星》,不客氣地講,這一段是最令人失望的。
非要把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的故事和一線扶貧工作者如何拯救失足少年的故事牽扯到一起,只能覺得特突兀,毫無干系,邏輯感極差。
劉昊然和陳飛宇這一次也算是不再鮮肉,只可能這也拯救不了劇情。
劉昊然和陳飛宇飾演的是一對沒有了父親的親兄弟,因為偷竊還被關進去八個月,但是放出來以後依舊死性不改,還是喜歡偷錢。
他們遇到的田壯壯飾演的扶貧幹部老李的確是個好人,在當地口碑極佳。老李不但沒有放棄他們,還努力去幫助他們。
老李最終決定帶著他們去看神舟十一號飛船著陸。
的確,兄弟倆受到了極大震撼,從此決定好好努力,發展家鄉。
白晝流星是他們的爸爸曾經告訴他們的,但看到神舟十一號飛船著陸,他們似乎才明白這才是真正的白晝流星,不應該靠想的,而應該要學會自己去努力實現。
《護航》講的是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的故事。
這一段故事聚焦女飛行員,以及“備份飛行員”這種特殊的存在。
宋佳飾演的呂瀟然就是一位“備份女飛行員”。其實是因為太優秀,所以才變成了備份。
她一度抗議,但最終還是服從組織安排。
其實“備份”這是很矛盾的存在。
明明優秀者應該衝在最前面,但在閱兵護航的任務中,那個最優秀的人必須成為替補,不一定能夠真正參與閱兵。在電影裡,備份的09號最終在幫助出現緊急狀況的08號恢復正常後,完成護航使命,返航,沒能真正參加閱兵。
這大概就是,每一個偉大的瞬間背後,都可能有無人知道的悲傷故事。
就像呂瀟然,可以做到比男飛行員還要優秀,但最終還是必須在成為備份這個極具矛盾的問題上妥協,因為一切要以大局為重。
這是一種使命,也是一種責任感,不得不說,太偉大。
寫了3000+字,基本劇透完了重要劇情。
其實這樣寫大概很可惡吧,畢竟劇透罪惡深重,最後我想談談整體觀影感受,其實除了《白晝流星》,觀影感受都不會太差。
總的來說非常推薦大家去看,畢竟國慶假期,看看獻禮片還是很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