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在最近的一期《我就是演員》裡演員張檬在導師點評期間哭訴後悔整容的事,在網路咋開了鍋…

突然才發覺,現在的明星好像都在死磕“整容”一段時間變一個樣,真是堪比“變臉”甚至都整得差不多分不清誰是誰。

整容有風險…………

但又是什麼令她們小心翼翼,而又樂此不彼?

不妨捋一捋關於整容背後的愛與恨

01高顏值=實際效益+美夢變現

在這看顏值的時代,最容易被人吐槽莫過於長得醜,而長得好看的自然能收穫讚美,甚至能收穫一大批粉絲屁顛屁顛的跟在後面大喊“老公”或“女神”在生活中也得到特別的優待。

高顏值無疑是得到上天的眷顧,而一般人想變美那隻能用非常手段,那就是整容了

娛樂圈的明星們似乎是最容易和整容扯上關係的人群,基於大部分都得靠臉吃飯,也是最有資本去整的一群人,畢竟誰都不是天生麗質,明星也一樣,出道時大多相貌平平,久而久之就變得順眼了,事業也變得順風順水獲得更多機會,可想而知顏值高在娛樂圈裡等於實際效益。

對於普通想變美的人(以女生為主)會沉浸在一些美的傳說,比如透過整容變美可以從醜小鴨到公主的蛻變,從草根踏進豪門的華麗轉身,這就更讓普通人趨之若鶩,憧憬變美來改變命運。

02長的醜是病,得整!

有意思的是,很多整容醫院把整容描摹成“病患者”的身份了,輕描淡寫,脫口而出把以往整容的個案都稱作“病例”那如果按照時下大眼睛,高鼻樑,尖下巴,V字臉的審美標準,達不到這個標準就是有病?

相信這樣的“病患者”還真不少

實際上這是商家用偷換概念的方式,把來整容的人渲染成“病患者”

雖然說整形醫院也是“醫院”但有別於傳統醫院因為傳統醫院的功能是救死扶傷,整形醫院顯然沒有這功能,所以這種概念模糊化讓很多想變美的人覺得醜原罪,它更是病要除之後快。

03流水線主導下的審美

這些年韓流文化直卷整個亞洲,年輕人的審美逐漸向韓流看齊,韓式人造美風靡各國。

韓式美女身材高挑,五官精緻,雖說不上讓人驚豔深刻,但在視覺上卻很養眼

也不難發現,他們是在身材和五官上面搗飭,按照人體美學黃金比例為標準,比如五官位置要符合“三庭五眼”等等……由於有了標準,似乎人們都向著這個標準看齊,這就讓這種“人造美”逐漸流水線化,也就讓明星們出現紛紛撞臉,分不清誰是誰的狀況。

我國是深受韓流文化影響的,有意思的是韓式美這種“流水線美”傳到了中國後,經過幾年的發展神奇地催生出了一套新的審美標準,成為了一條新的流水線,這就是時下流行的“網紅臉”

網紅臉的標配是:統一的一字眉,歐式大眼內雙,誇張的臥蠶,窄長的V字臉。

完全摒棄了“韓式美”傳遞過來的那套黃金比例標準,說實話,在韓式臉中還可以看出端莊,嫻靜,溫婉,而網紅臉則是瘦小,誇張,扭曲。

04大眾審美能力逐步喪失

“人人都有變美的權利”不錯,這似乎是所有選擇整容的口號,事實上並不是人人都具備甄別能力,這種甄別能力就體現在風險預估和審美上。

在整容盛行的當下,大部分都深陷商家的種營銷手段中……但商家只會給你編織美夢,誇大整容後所帶來美好,卻不會告訴你整容所帶來的風險以及各種後遺症。稍有不慎就面臨整醜,整殘甚至命喪手術檯上,不是駭人聽聞,早年的選秀選手王貝就因為整形醫生操作不慎而喪命。

不過隨著整容醫院的逐步正規化,因整容而喪命的機率是比較少的,但整醜,整殘的卻屢見不鮮在開篇提到的女星張檬就是一個例子,老牌港星邵音音也是一個例子。即使是明星也不見得有甄別能力,她們都和大多數人一樣。

在節目中張檬哭訴後悔整容,由於整醜了的原因導致事業停滯,她也交代了選擇整容是因為男友嫌棄她醜。

事實上作為演員的她出演的每個角色都大獲好評多數網友都表示被她美貌驚豔到,包括該節目導師於正也表示:正是因為她夠漂亮才找她演戲,出演了一個鏡頭頭就能火遍全網。

在她身上可以看到很多普通人的影子,一顆舉棋不定的心,美其名曰是為挽回愛情所做出的犧牲歸根結底是對自己不夠了解,對自己原本擁有的一無所知,對自己定位不夠清晰,對審美也沒甄別能力。

沒錯,我們逐漸遺失了審美能力,看慣了流水線式的審美,產生了視覺疲勞之後,我們不禁懷念起那些沒有濾鏡,沒有整容年代的審美,百花齊放,美得各具特色。

結語:“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整容或者是新時代的需要,憑自己的努力讓自己變美亦無可厚非但前提是要學會思考,別在搞不清自己想要什麼時作選擇,最終受傷的還是自己。

細心發現,娛樂圈還有一小撮明星沒有跟風整容的,比如李宇春,胡杏兒,容祖兒等等……儘管她們不漂亮而一直被人詬病,但如今她們都在各自的領域裡找到了最好的自己,如果整容的目的是讓自己變得更美好,似乎她們不需要。

在這浮躁而又功利的時代,“守心如玉”或許比“守身如玉”更重要。

(不知大家對整容有何理解,持何種態度

8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出乎意料!55歲楊玉梅自揭不婚只為再選美,直言希望拿到四個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