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一個月前,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透露了其作品《主角》正在籌備影視劇的改編工作,而導演正是張藝謀。

一時間網友開始熱議,當年老謀子可是力勸謀女郎不要拍電視劇的,現在怎麼自己也“下水”了呢?

不過據《裝臺》出品公司也是貳零壹陸影視,《主角》影視改編權擁有者介紹說“已和張藝謀團隊達成合作意向,未來會採用全新的創作方式,電影版、電視劇版將會同步開發”。

到底是本人執導,還是團隊參與?正在吉林白山拍攝《狙擊手》的張藝謀導演並沒有給出明確回覆。

不過網友表示期待的居多,因為如果是張藝謀來拍電視劇,好像是電視劇莫大的榮光。

看章子怡的氣質以及盛大的場面,那不像是“及笄”,更像是“登基”。

恰巧又逢章子怡在《我就是演員3》裡對歌手跨界當演員的嚴厲質問上了熱搜:

“為什麼都要當演員呢?難道演員這個職業是一個最低階的職業嗎?所有人都要到這來分一杯羹?”

大家借這句話來回懟章子怡,說“難道電視劇是一個低階的市場嗎?人人都要來分一杯羹?”

前幾年“跨界”確實是一個熱詞,尤其在影視娛樂市場,歌手、作家、主持人、演員都可以做導演,不過大多都成了“面子”,也都丟了面子。

其實演員在話劇戲劇舞臺、在電視熒屏、在電影銀幕上無界穿梭似乎是一個顯見的現象,即便舞臺表演和鏡前表演有很大的不同。

但即便如此,也還是有很多人把這種“不同”或者“差異”曲解為“差距”。《上陽賦》播出之際,就有人用“下凡”二字來形容。

單純從藝術形式上來說,很多人的觀念裡,電影是要比電視劇高階的。因為有些電視劇的宣傳會以畫面有“電影感”來標榜自己。

尷尬的是,我們也確實可以在這部電視劇中看到《夜宴》《臥虎藏龍》《一代宗師》裡章子怡的影子。

“電影感”自是一個比“網感”更古老的詞彙,自帶了觀影儀式感、視聽藝術性的特質。

而批評一部電影時也常常會說“怎麼是電視劇的拍法?”當然也有當年說郭敬明的作品是PPT、MV電影,說韓寒的作品是Word電影的。

這些吐槽、形容或類比是形象的,但也含著一個眾所周知的鄙視鏈。比如前兩年,陳凱歌擔任《民初奇人傳》監製、馮小剛擔任《劍王朝》監製、管虎擔任《龍嶺迷窟》監製,也被有些人吐槽是“下海撈金”。

“下水”“下凡”“下海”,電影是否比電視劇高階暫且不論,但電視劇的門檻真的很低嗎?

關於“電視藝術”這個概念或定義,確實一直是爭論不休的,但這也不能說明什麼。

電影從1895年在法國被髮明開始也沒有被認定為是藝術,直到1911年,即16年後,一個名叫喬託·卡努杜的義大利人才撰文,首次提出了“電影是一門藝術”的理論。

讓我們把目光回溯到1928年的倫敦,蘇格蘭人約翰·貝爾德透過一家電臺發射系統,把畫面傳送到了紐約。

這一項技術的歷史性意義堪比1969年從洛杉磯實驗室向斯坦福研究所傳遞的“LO”這兩個字母,那是網際網路通訊的傳輸實驗。

貝爾德把這項技術命名為“television”,意為“遠距離觀看”,簡稱TV。

電視技術被承認要比電視藝術容易得多,因為技術有標準,標準總在更新和提升,而藝術的邊界總被打破。

電視是繼廣播之後,作為一種嶄新的“大眾傳媒”進入人類生活的。“小眾電影”說法常有,“小眾電視”的提法卻不常見。但小眾的並不代表就藝術了,大眾的也不天然是非藝術的。

電視作為現代傳播媒體,常常與報刊、廣播並列,所以常常有人認為電視藝術只是電影藝術的再現和補充。

但從電視劇的發展來看,尤其在早期的黑白電視階段,其實“直播”是其重要特徵。

1958年6月15日,北京電視臺播出了“電視小戲”《一口菜餅子》,是一部只有20分鐘的現場演播,也是中國第一部電視劇。

國外也是如此,就是根據劇情需要在演播室先搭好佈景,然後按照順序不間斷演下去。這種演播室直接的戲劇,最初跟舞臺劇差別不大,但已經開始有自己的藝術特徵了。

比中國早30年,1928年美國通用電器公司也試播了獨幕劇《女王的信使》,而1930年英國廣播公司BBC播出了多幕電視劇《花言巧語的人》。

不可否認的是早期電視劇確實更多依附戲劇和電影的藝術形式,但電影早期也曾糾結在繪畫、音樂、文學、戲劇等藝術形式,這不過是藝術發展的規律而已。

直到1958年,錄影磁帶的出現和彩色電視的應用,電視藝術已經能多維度探索自己的藝術表現手段了。

很多年後,有人認為,可以說是從錄影技術的應用開始,電視劇成為獨立的藝術樣式。

如果說錄影技術克服了直播電視劇在時空設定、題材選擇、敘事結構等方面的劣勢,那放眼今天看,如火如荼覆蓋幾億人的直播產業是不是又扳回一局呢?

如果總是把不同的技術樣式、藝術形式做出三六九等的劃分,那永遠都會有這樣的疑問。

從直播到錄影,從有線到衛星,從短劇集到連續劇,電視劇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成為衝擊電影行業的藝術形式,英國的《福爾賽世家》曾創下發行45個國家,擁有1. 5億觀眾的歷史性紀錄,美國的《根》收看的人次達到1. 3億,超過了電影史上最為賣座的美國故事片《亂世佳人》的觀眾數。

五六十年代經典好萊塢沒落,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電視的衝擊。

而且很多日後成為國際知名導演的人都是從電視臺做起的,斯皮爾伯格在電視劇正火熱時入行,也是從參與美國NBC電視臺“夜間畫廊”節目劇開始做導演的。還有中國香港的這些電影導演,很多也是香港TVB出身的。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可文章開頭說的現象還是屢見不鮮。

不是“破門而入”或者將誰“掃地出門”,期待看到的藝術形式或者市場表現是“千門萬戶”,而不是“門可羅雀”。

19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張藝謀選的“高階臉”,電視劇中都不討喜,只有鞏俐是常青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