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觀看《等著我》的電視觀眾,一定對尋人團團長李七月非常熟悉。作為《等著我》節目中繼舒冬之後的第二位尋人團團長,李七月自亮相節目的那一刻起,就受到了許許多多觀眾的喜愛。這位漂亮、溫柔、體貼、知性又充滿愛心的主持人,與《等著我》這檔節目可謂是十分契合。
應該說,《等著我》給了李七月一個更廣的舞臺,而李七月則讓《等著我》為更多的年輕人所熟識。在李七月的主持生涯中,《等著我》是一個特別的存在,這一點從她在2019年參加主持人大賽時以《等著我》作為參賽題材便可得到印證。而她也透過《等著我》這檔節目獲得了很高的人氣。
我們都知道,作為尋人團團長,李七月經常要外出尋人,這一段經歷我們一般很難看到,只是偶爾能在大螢幕上了解一二。需要說明的是,外出尋人、與被尋人溝通、把被尋人帶到節目現場,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些被尋人由於種種原因,常常抗拒與尋親者相認,對認親很是排斥,不止如此,他們甚至還會粗暴地對待尋人團。因此,每一次成功的勸說,都凝聚著愛心尋人團許多的心血與汗水。
1月8日,李七月在微博上發表了一段話,這段話所描述的內容與她的尋人經歷有關。而她在文中提到了一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讓我們先來看看李七月究竟說了一些什麼內容。
李七月在博文中說到,當見到被尋者並說明來意之後,被尋人的臉上露出了絕情的神色。她表示不想與父母相見,不想回家,也不想跟他們聯絡。於是,李七月轉達了父母對她的思念,並用煽情的語言去感化她,被尋人最終感動得流下了眼淚。隨後,她給李七月講了一個“逃跑少女”的故事。
原來,這個被尋人從小就目睹了爸爸對媽媽的暴力,而媽媽經歷了長年累月的家暴後,也逐漸變成了像爸爸一樣的施暴者。拽頭、毆打、拳腳相向,是父母對她的身體折磨;被比較、被逼婚、被羞辱,又是父母給她的精神枷鎖。終於,她在15歲的時候鼓起了勇氣,逃離了那個恐怖的家。在外12年,她走出了心裡的陰影,也建立了自己的小家,過上了溫馨幸福的小日子。當有了女兒後,她變得謹小慎微,甚至不敢對女兒大聲吼一下,生怕自己在無形中變成像父母那樣的人。
針對這個被尋人的故事,李七月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家暴最恐怖的後果,便是將受害者又塑造成了施暴者。走出家暴最偉大的成就,就是不對身邊的親人施以任何形式的暴行。
的確,家暴對許多家庭來說似乎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它往往會造成會很惡劣的影響,譬如:讓孩子變得暴躁甚至心理扭曲,使那些不堪忍受家暴的孩子離家出走,在家暴中長大的孩子更容易變成暴力的加害者,等等。就像李七月在博文中提及的那位被尋人,她在經歷了父母嚴重的家暴後,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都受到了很深的傷害,因而對父母的憎恨與仇視已經深深地刻在骨子裡,她又怎能輕而易舉地原諒他們?她又如何能心平氣和地面對那段黑暗的過往?
因此,家暴最嚴重的後果,不是一時的身體上的苦痛,而是長期的心靈上的傷痕難以消弭。願每一個家庭都能其樂融融,願暴力遠離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