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導讀:國劇也出配音版,《山海情》極度還原引爭議,正午陽光敗給細節?

同由正午陽光出品的開年扶貧品質劇《山海情》無縫接檔《大江大河2》,本以為以正午陽光的細節控程度,這部改編於真實事件的扶貧電視劇一上線就能收穫眾多好評,卻沒想到《山海情》開播不久就被吐槽配音拉胯令人失望,原聲版上線後又被吐槽方言太還原不看字幕聽不懂,難道一向以細節和還原度出圈的正午陽光這回要栽在細節上了?

《山海情》取材於福建對口支援寧夏,幫助寧夏脫貧的真實事件,故事從寧夏的一個小村莊湧泉村開始,黃軒飾演的馬得福幫助張主任張羅移民吊莊的的事兒,由於吊莊條件惡劣還未開發,村民們分成了搬和不搬兩派,甚至有幾家人在搬遷的過程中逃跑,馬得福只能求助代理村主任的父親馬喊水動員村民,響應國家扶貧政策。在爺倆的努力下,吊莊有了人氣,對口支援政策出臺後,福建派專家前往寧夏,幫助寧夏脫貧,村民們種蘑菇找銷路外出打工,慢慢過上了好日子。

因為故事發生在90年代初的寧夏,劇中的服化道都保留了鮮明的時代特徵和地域特色,演員穿得十分接地氣兒,就連妝容都“土”味十足,一看就是吹慣西北風,看慣沙塵暴的樣子。土房土炕和簡樸的傢俱很還原,日常飲食少不了土豆也很符合以前西北缺少新鮮蔬果的現實情況,就連娃娃放羊都做了還原。《山海情》中對貧困境況的描述更是還原,比如兄弟三人只有一條褲子,誰出門誰穿,為一個水窖,一頭驢,兩隻羊,兩籠雞就把女兒嫁了等,生動地表現出當年寧夏的窮。

然而過於還原的方言卻成了觀眾吐槽的物件,因為故事發生在寧夏,屬於西北地區,當時又是方言混說,各地方言界限不明顯,所以劇中演員為了還原說的是與陝西話相近的泛西北口音。全組努力促成方言細節提高了該劇的還原度,聽得懂方言的觀眾身臨其境,輕鬆代入。

《山海情》幾乎全篇說方言是保留了地域特色,可同時也給非西北地區的外地觀眾帶來了不便,很多觀眾表示“不看字幕聽不懂說啥”“看著太累”,考慮到這一點正午陽光推出了普通話配音版。國產劇還得出個配音版,這在咖妃印象中還是頭一遭。不過配音版一出,“齣戲”就成了最大的槽點。張嘉益、閆妮、黃軒等演員為大家熟知,普通話配音一聽就和演員不相符,這讓觀眾很難入戲,一點沒有地域特色也不好看。

《山海情》原聲版和普通話版為什麼都會被吐槽呢?首先是方言的使用篇幅過多,陝味兒電視劇《裝臺》中,張嘉益閆妮等演員雖然也說了陝西話,可方言佔的比重少,多為特殊詞彙、語氣詞等,觀眾可以聯絡上下文判斷含義,不影響理解。而《山海情》中大面積的方言確實需要觀眾分神看字幕才能明白。其次陝西話不像京腔兒、東北話、粵語那樣廣泛流行,以陝西話為主的影視劇也不多,觀眾對原聲不熟悉,對配音的接受度又不高。不像港劇獨特的配音已經刻進了觀眾的記憶中。最後如何保留地域特色,保留多少也是劇方要考量的問題。

32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吃瓜爆料:胡一天,虞書欣,《終極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