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自小說《帝王業》,由章子怡領銜主演,週一圍、於和偉、左小青、楊祐寧、史可、袁弘、趙雅芝、惠英紅等聯袂主演的《上陽賦》於上週六在優酷開播,打響2021年開年電視劇的第一炮。
小說粉絲基礎強大,章子怡第一次“下凡”出演電視劇,並且欽點第一季《演員的誕生》總冠軍週一圍擔任男主角,這部劇一直都備受關注。而最近章子怡在《我就是演員》中對演技甚至演員行業侃侃而談,更讓觀眾們對她親自出演的劇集充滿好奇和期待,不知道這位所謂的演技“天花板”會交出一份怎樣的答卷?
開播以來,《上陽賦》的口碑及熱度都不如預期,網路評價也是負面多於正面,演員全體“超齡”是目前的最大槽點。章子怡從角色的十五歲開始演起,與隔壁十二歲的張魯一遙相呼應,眼睛裡疲態盡顯,臉上也沒有膠原蛋白。次元君忍不住想替郝蕾問一問章子怡,你演少女了,你讓邊上的少女演什麼呢?
雖然章子怡很有“自知之明”得發了一篇甩鍋微博,表示“少女感”是平臺和片方加在她身上的標籤,但吃瓜群眾卻都清晰得記得,章子怡本人正是製作方之一。況且,明明知道年紀已不適合演少女,那又為什麼要出演呢?以章子怡的咖位,說“不”應該不是一件難事吧!
其實,章子怡並不是第一個因為“年齡不合適”而被吐槽的電影咖。在她之前,周迅就因為《如懿傳》中裝嫩的扮相和不符合角色的原聲被群嘲。(雖然周迅應該算是“迴歸”,還不是“下凡”,但畢竟她也已經多年未接電視劇,可以歸為電影咖)說實話,周迅在如懿後期的表現,足以秒殺一眾85花古偶常客,尤其在被身邊人出賣以及看清皇帝的內心之後,幾場戲都堪稱經典。電影咖演電視確實稀罕,但不能因為稀罕而“人盡其用”,從小演到老,尤其是以“高齡”扮演少年少女,再好的演技也掩飾不了歲月的痕跡。
電影咖下凡後經常會讓觀眾代入不了角色,說得好聽點叫“氣場”,說得不好聽就是“端著架子”。就像《上陽賦》的片花被大家戲稱為章子怡電影CUT那樣,在不同情節中大家看到了宮二、玉嬌龍、小妹的影子,就是沒有看到阿嫵。看慣了她演強勢女主的觀眾們更是不能接受她秒變瑪麗蘇小白兔,總覺得她分分鐘就能自立為後,不,為王!
同樣,湯唯的氣場也足以秒殺《大明風華》裡的一眾男主,尤其是在朱亞文廠公造型的襯托下,湯唯顯得更為英氣,你要說這大明江山是她打下的,次元君都絕對相信!(過了這麼久次元君還是想吐槽,這什麼造型啊,還我女神還我餘佔鰲!)
被電視劇造型和人設害了的可不止女電影咖,《宸汐緣》裡的張震也向觀眾證明了,所有帥哥的歸宿都是本山大叔(還有雪村大叔)。為什麼這些電影演員都喜歡用古偶來試水,已經看爛了的“三生三世”梗恐怕誰來都不討好。雖然後期《宸汐緣》迎來了真香定律,但為時已晚,張震和倪妮結伴渡劫失敗已然成為事實。
最後,當然也是最重要的,電影歸根結底是導演的藝術。往往拍攝幾個月甚至幾年,最後的成品只有一個半小時,留下的都是精華。次元君記得某位導演在採訪中提到過,最後呈現在觀眾面前的作品每一幀都是整個團隊挑選過的。而電視劇的要求,相對來說就會降低很多,有的劇可能從開拍到播出只用了兩三個月的時間,又動輒五六十集,質量肯定無法得到保證。很多大導演善於點撥和調教演員,比如張藝謀,他能跑遍全國看無數的演員/素人,只為選一個最適合的人。因此,他故事中的主要角色能夠牢牢抓住觀眾的心,覺得這就是經典無法複製更無法超越(缺點就是觀眾會思維定式,不能接受她的其他角色)。
倪妮周冬雨甚至章子怡,都是需要導演主控和人設加分的演員,她們有實力有天賦,但也需要好的角色才能有成就,所以我們會看到影后拿到手軟的是周冬雨,被吐槽演技尷尬虛假臺詞蒼白無力的還是周冬雨。
再說回《上陽賦》,隨著劇情推進,章子怡角色的人設不再小白兔,她的演技和劇作質量的優勢就逐漸展現出來了,豆瓣評分也從開分5.8漲到了6分,能不能再度“真香”還有待考量,畢竟現在瑪麗蘇大女主已經有點過時了。
次元君倒是覺得被嘲諷不見得是壞事,如果能警示一下大家反倒是功德無量了,演員們各司其職,該幹嘛幹嘛,在什麼年齡段就演什麼戲,不要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也不要說一套做一套落人口舌。製作方選角的時候,不要只顧著電影咖這樣的噱頭,演員和角色相符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已經有無數的先例告訴我們,扛收視和口碑的還是觀眾不是粉絲,希望大家都能明白這個道理呀!
#明星穿什麼##娛樂時間到##時尚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