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九兒》這首音樂作品,首先要弄清的一個問題是:《九兒》到底是一首民歌,還是通俗歌曲?現今對於民歌的定義是:創作於古代或近代時期的民族民間歌曲,具有民族性、民間性、時代性、地域性的特徵。按照這個定義,發行於2014年的《九兒》顯然不是一首傳統民歌,而是一首融合民族、通俗元素的新創作歌曲,也稱為“新民歌”。其最大的特點是民通結合,倒是非常適合譚晶這位民通派的代表人物。
歌曲本身有較大的演唱難度,轉了兩次調,音域A3-#G5。歌詞只有四句:身邊的那片田野啊,手邊的棗花香,高粱熟來紅滿天,九兒我送你去遠方。譚晶的《九兒》與胡莎莎、韓紅版本的不同之處,在於後者的定位是影視歌曲,是呈現影視故事的一種輔助手段,而譚晶的整場演唱就是故事本身。
譚晶在這首歌中真正做到了“以情帶聲,以聲傳情,聲情並茂,人歌合一”。
編曲將原來的兩分多鐘擴充為四分多鐘,開頭將四句歌詞重複了四遍。第一、二遍低吟慢唱,鋪墊情緒,以啊字過渡,小高潮後回落。第三、四遍情感加強,奏樂漸漸激昂,接著用高長音掀起了大高潮。此時嗩吶的加入猶如神來之筆,渲染出九兒赴死的巨大悲壯感,催人淚下。兩句升Key的“高粱熟來紅滿天”,真混頂上高音,強共鳴、長氣息,將兒女情長、國仇家恨淋漓盡致地宣洩出來。唱得震撼人心,蕩氣迴腸。而且情到深處踉蹌一滑,聲音未抖,氣息未亂,整個表演依舊行雲流水,足見經驗之豐富,功底之深厚。
爆發過後,再以呢喃般的“九兒我送你去遠方”結尾,結構完整,餘味悠長。種種情感在四句歌詞中層層疊進,毫無單調繁複之感。這種將情感細膩地融入每一個字的功夫,絕不是一朝一夕能夠練就的。另外,嗩吶作為樂器裡的流氓,可喜可悲,穿透力強。中央民族樂團的陳力寶老師,將嗩吶吹奏出了極強的張力。加之編排恰當,人聲與嗩吶相互襯托,一起將歌曲推向了高潮,堪稱“神助攻”。
特別要強調的一點是,一般的民族唱法歌唱家,演唱中假聲比例較大,尤其到了高音處,或尖銳刺耳,或高而無力。譚晶老師的跨界融合唱法,吸取了民族、美聲和通俗唱法的優點,既能保持音色優美、氣息綿長,又能保證音質紮實、情感熨帖,具有非常好的現場感染力和震撼力。這也是學院派民族唱法出現同質化現象後,一個非常好的探索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