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電影市場中,表現最亮眼的無疑就是《我和我的祖國》了,28號小規模點映的時候,其上座率就高達88%以上,現在票房走勢也是遠超其餘兩部影片。
事實上,在建國70週年這麼個特殊的日子,《祖國》這部電影的確非常值得一看,不單單因為這部影片帶有愛國主旋律,更加是因為它本身對祖國、對人民的意義。
《祖國》海報
國家與人民《我和我的祖國》與一般的電影不同,這部影片一共有7個導演,每名導演負責一個15~20分鐘的單元短片,而每個單元之間都是獨立的,彼此沒有任何關係。
由於每個導演擅長的領域都不同,因此七個單元故事品質有高下,風格也不一致,但鑑於《祖國》這部電影的核心主題是“國家與人民”,又是在這麼個特殊日子上映,因此對於組成影片的單元短片來說,其要表達的核心思想事實上比起單元短片本身的品質要來得更加重要。
所幸的是,每個短片的時代背景、角色、人設雖然都不相通,但其內容一直都緊扣著“國家與人民”這個主題,也是因為如此,使得《祖國》是將“愛國”這個主旋律發揮得最好的一部電影。
《前夜》:眾志成城《前夜》單元,講述的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前一夜,由黃渤飾演的林治遠等人為了次日的開國大典而忙碌的故事。
對於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來說,建國典禮很大程度上是屬於一種重要儀式,但對於1949年的人們來說,它的意義卻不僅於此。
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華夏大地經歷了一百多年的戰亂,特別是抗日戰爭期間死亡的百姓數量高達數千萬,眾多人民流離失所。
究其原因,是因為當時的晚清政府腐朽不堪,清政府滅亡之後又陷入了軍閥混戰的境地。
曾經的華夏大地
所謂有國才有家,新中國的成立,等於給了當時全國4億人口一個歸屬。
也是因為如此,影片裡林治遠需要鑷等元素的時候,北京千萬戶的百姓都連夜將家裡的金屬帶過來。
百姓們不知道他說的金屬元素是什麼,他們想的也不是什麼“明天開國大典不能出錯”,對於務實的普通百姓來說,典禮很重要,但終究只是一種儀式而已,他們在乎的是這個新國家,他們心裡想的也只是作為國家的一分子為出一分力,為自己的國家,也是為新中國。
在林治遠往旗杆上爬的時候,底下的軍官說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
“不要往下看,往上爬。”
對的,1949年10月1日以後,位於亞洲東部的這個國家以及這個國家的人民,不會再往下看了,他們只會向上不斷的前進。
作為七個單元劇裡首個與觀眾見面的短片,《前夜》很好地詮釋了“國與家”“國與民”的概念,建國大典的完美進行,也代表著新中國與中國人民的道路正式開始。
《相遇》:付出《相遇》單元講述的,是60年代國家研發核武器時,參與工作的科學家的故事。
在七個單元中,《相遇》整體給人的感覺是最壓抑的。
建國之後,國家為了要發展國力,所以是必須研發核武器的,只有這樣才能與世界列強在同一個平等位置對話。
而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有不少科學家都投身“前線”,日以繼夜的工作。
而同時又因為研發專案屬於高度機密,因此參與工作的科學家可能長達數年都不能與家屬聯絡。
單元裡由張譯飾演的主角,就是這麼一位科學家,他為了國家,放棄了三年前相識的一個女孩,雖然在三年後他們又相遇了,但最終他們還是沒能走在一起。
有句老話小賽非常認同:
戰爭年代的英雄是軍人,和平年代的英雄是科學家。
參與科研工作的科學家們,無一不為了國家而付出了很多很多,但他們也從不後悔。
畢竟,我們都是這個國家的一分子,我們都希望她強大起來。
這就是民對國的覺悟與決心。
《奪冠》:希望《奪冠》單元講述的是80年代中國女排第一次奪冠的時,在一處住宅區裡一個孩子與街坊鄰里的故事。
與壓抑的《相遇》不同,《奪冠》因為是由孩子當主角,因此整個故事充滿著活力,給人的感覺非常積極,笑點也很多。
當然,有意思的不單是故事本身,導演使用的隱喻手法其實也相當的高超。
之前有人有過問題,為什麼七個單元裡,就《奪冠》要讓孩子來演出呢?
其實,只要了解一下當時的背景就可以知道導演到底想表達什麼。
80年代,正值改革開放不久,整個新中國都充滿著朝氣,正式向著世界頂級強國的道路進發。
而單元中的孩子,年紀輕輕就已經跟父親學會了一身電修的本事,將來前途顯然無可限量。
就好像當時的中國一樣,改革開放時間不長,當時的國家就像這個孩子,年紀很小,但有一身本事,等他長大以後這身本事就會讓世人所驚歎。
而且老話都有說,國家的強大需要依靠人民的努力,像單元裡的這名孩子,顯然就是祖國的希望。
國與民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的,民強則國強,國強則民富,就是這麼一個道理。
《迴歸》:強國之路《迴歸》單元講述的,是1997年香港迴歸祖國時,交接儀式的人員以及香港市民的故事。
香港本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只不過因為歷史原因,所以“租借”了給英國。
當然,國與國之間的談判,實力是最重要的底氣,所謂弱國無外交,倘若中國依然像戰亂時期那麼虛弱,別說想英國“還”香港,恐怕連上談判席都不可能。
但是,經過改革開放後,20世紀末的中國,已經成為一股全世界都不可忽視的力量。
經過改革開放後,中國的國力急速上漲
就像短片裡國家的外交官跟英國外交官所說的話一樣:
“我們一秒都不能等。”
這句話的底氣,就是來自強大的國力。
外交官毫不示弱
任達華在此單元飾演的角色很有意思,他本來是大陸人,卻因為被水衝到了香港,之後就在香港娶妻定居。
因此,在香港迴歸之日,他比任何人都更加興奮。
他興奮是因為香港本來就是屬於中國的,是國家不可分割的領土,現在終於要回歸本源,但他更高興的是,國家現在終於強大起來了。
百感交集
只有國強,才能保護國土,還有我們的人民。
《北京你好》:本心《北京你好》單元講述的,是2008年奧運會開幕儀式期間位於北京的小市民的故事。
與其他單元不同,《北京你好》這部短片,其側重點是“民”,“國”的概念在本單元其實只是充當一個背景作用,而本部短片要講述的核心其實也很簡單。
隨著國家的急速發展,社會的問題也多了起來,典型的就是2006年的彭宇案延伸出的“扶不扶”等問題。
這其實是高速發展國家無可避免的通病,特別是中國因為人口數量太多,因此國民素質的提升是要落後於經濟的壯大的。
經濟是發展起來了,帶也會帶來一連串的問題
葛優在短片裡飾演的司機相當接地氣,帶有典型的小市民特徵,其日常雖然稍顯枯燥,但得益於葛優爆炸性的演技,使得看點還是很多的。
最重要的,當然是他最後將自己好不容易才得來的奧運門票送給了一個不幸的孩子。
人性到底是本善還是本惡?這個問題也許沒人能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世界上善良的人佔據多數的。
就像小賽經常說的那句話:
“世界沒有那麼光明的,但也絕沒有那麼黑暗。”
門票,最後送給了孩子
而中國人,大多數還是善良的。
《白晝流星》:長路漫漫《白晝流星》單元講述的,是2016年神州十一號返航飛船返回艙著陸時,在內蒙古的一對少年兄弟的故事。
本單元爭議非常多,有些觀眾認為故事與國家沒有任何關聯。
其實,導演陳凱歌在這個單元裡,採用了非常強烈的對比手法來表達其核心思想。
神舟十一號,飛上宇宙,就好比此時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已經是全世界都不敢輕視的一股力量。
載人航天,科技很是發達
但是,即便是如此強盛的國力之下,由於發展的不平衡,仍然有不少地方還處於貧困狀態。
單元裡這對兄弟所在的地方,就是這麼一個地方,也因此,他們一直都渴望去到其他大城市。
但仍然有很多地方的人,溫飽都不可得
但他們的叔叔,一位扶貧幹部,帶著他們去親眼看到神舟十一號的著陸,讓他們明白到一個深刻的道理:
“你們所在的家鄉並不是一無是處的荒地,作為年輕一代,你們應該努力讓自己的家鄉像神州十一號一樣向高處進發。”
即使是一個能載人航天的國家,其國土裡仍然有不少人為溫飽而煩惱。
家鄉的發展離不開人民的努力
因此,國家的發展之路仍然在繼續,要真正解決民生問題,除了政府外,也需要人民的努力。
《護航》:永不服輸的精神《護航》單元講述的,是2015年抗戰勝利70週年時一位女兵的故事。
作為整部電影裡最後一個單元,《護航》的故事相當簡單,要表達的核心也相當易懂。
單元主角是一位從小就永不服輸的女孩,不管是什麼事情,她都會保持非常強大的衝勁,力求做到最好,也不願意輸給任何人,甚至還會跟男孩打架。
在短片裡,她即使只是在訓練,也絕不向男飛行員服輸。
還是個孩子時,女主就要暴打其他男生
是啊,想要國強民富,需要的就是這麼一股永不認輸的幹勁,不論是國家還是人民,都是一樣的。
以表達奮發向上的《護航》單元來作為整部電影的收尾作,也正好契合著這個特殊節日的精神,我們都需要擁有單元女主的這種衝勁。
英姿風發
現在《我和我的祖國》票房節節高升,已經突破了10億。
對於這麼一部契合節日與旋律的優秀電影來說,成為這個檔期電影市場的霸主,可以說是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