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哥在香港拍攝的最後一部影片是1995年的《和平飯店》。拍完《和平飯店》之後,發哥結束了在香港的演藝事業,隻身前往好萊塢發展。
發哥在槍林彈雨的香港影壇中成為了英雄,但他最終還是離去了,或許他希望不再殺人,或許他希望不再成為英雄,但是發哥的英雄形象並不僅僅是一個熒幕形象,而是一個時代的象徵,世間多有不平之事,多有險惡之人,有古詩云“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和“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總讓我想到發哥在香港電影的一種江湖英雄氣概,為他人,為社會公義。
然而,你拼盡全力打倒的惡龍,總會死而復生。你付出生命守護的人們,不過是一群自私自利的螻蟻。
導演謝晉曾評價發哥:演員分三個階段,第一是基調,第二是個性,第三是魅力,基調是可以勝任任何角色,二是可以演出那個人物的個性,三是從角色中發揮個人魅力,而最後一階段是最高層次,演員不容易達到,但周潤發就是做得到。在《英雄本色》中,小馬哥孤身復仇,無懼生死,一句“我倒黴了三年,就是要等一個機會。我要爭一口氣,不是要證明我比別人威風。只是想告訴人家,我失去的東西一定要拿回來”,這正是符合了很多人心目中對於俠義的幻想。
發哥給人一種精神嚮往,一種對社會公義和江湖俠義的嚮往,人生是複雜的,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陰暗的一面,然而,對不平之事能夠站出來振臂一呼的人卻越來越少了。
發哥曾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