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不得不承認,當初《我和我的祖國》釋出海報的時候,我習慣性會覺得,這不過是一部在國慶黃金週的固定節目,應該也沒啥可聊的。

但當曝光的資訊越來越多,才知道這部電影是由七位老中青三代導演,來執導七部小短片,這些短片背景,分別會放在祖國70年來值得紀念的時刻,影片這樣的組成結構,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不過,這次《我和我的祖國》中的重要時代印記,這次退居二線,變成了一個時代背景,而不是主軸故事,正如總導演陳凱歌說的,這次《我和我的祖國》,主要研究的是人,而不是事件本身。

而影片中的人,都是來自平凡中的小人物,小人物跟大時代迎頭相撞,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7個小短片看下來,估計總有一款能打動你,接下來我們一個個故事來中肯點評。

前夜

《前夜》管虎導演執導,管虎在商業片特別是對巨集大時代背景主題的片子上,是有著非常豐富經驗的,據說當初7位導演在選擇自己要拍攝的時代背景時,大家都覺得《前夜》最適合陳凱歌或管虎執導,結果陳凱歌選了扶貧,管虎則拿下了第一支短片的開頭炮。

《前夜》講述1949年開國大典前夜,黃渤飾演的林治遠要確保電動升旗萬無一失,在當時並不發達的中國,一個升旗電動裝置想要100%不出問題,誰都不能保證,於是在時間緊迫情況下,林治遠開始了打怪升級一樣的實驗,以確保升旗儀式成功。

《前夜》的劇本很工整,用了最傳統的“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幹什麼”的經典模式,所以影片的故事線很清晰,遇到的困難很直觀,解決問題的目的也很直接,觀眾跟著林治遠一層層遭遇阻礙,又一道道解決難題,到最後開國大典成功升起國旗時,觀眾也十分有榮譽感和成就感。

不過在這樣的工整模式下,再加上是已知的歷史事件,觀眾會少了些許新鮮感,遇到的阻礙和解決困難的方式,也是有預見性的,每個衝突都顯得過於保守和剋制。

但好在黃渤的地方口音,還有影片最後黃渤那調皮的在天安門一跳,讓林治遠人物顯得更真實和鮮活。

《前夜》我給打7.3分。

相遇

一開始知道是張一白是導演的時候,我其實心裡一緊,不過影片的配樂應該是7個短片中最好聽的,不知道《我和我的祖國》能不能單獨出一張電影原聲,我一定會迴圈《相遇》。

《相遇》的事件背景是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張譯飾演的科研人員,為了國家的祕密科研實驗隱姓埋名,也犧牲掉了自己的生活和感情。

《相遇》的核心是大時代下悲情的浪漫,影片前半段任素汐沒出來之前,張譯控制全場,臺詞雖少但每個眼神都是戲。

等到任素汐出場後,她的表演雖自然到位,但影片的表現方式轉成了類似於話劇的模式,一鏡到底的機位,再加上”我給你講個故事“的模式,影片用這種方式來回溯兩人的關係。

即使任素汐用最貼近生活的方式來”我和你講個故事“,但我怎麼看都感覺像是在看《演員的誕生》,而且還是在狹小的公車上,這一段不管是表演,臺詞,場景都非常限制,話劇感特別強,從而也導致讓人挺出戲的。

而且更深入一點講,影片定位的兩難選擇,是國家事業和個人情感的選擇,但說實在的,在今天的影視作品,一定要把這兩個選擇放得這麼對立嗎。

就算是國家危難戰爭時期,選擇上前線保家衛國的軍人,他們除了保衛國家,同時也是保護身後自己的妻子兒女,守護自己所愛的人,即昇華了愛國情懷,也落實了個人感情,多好。

所以《相遇》把國家和個人情感放置對立,在感情上其實並不是很討喜。

《相遇》最後我給6.7分。

奪冠

徐崢的《奪冠》和甯浩的《北京你好》就像是煽情池中的一個潤滑劑,特別有輕鬆解壓的效果。

《奪冠》背景放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女排決賽時刻,男孩鼕鼕為了讓街坊鄰居觀看完整比賽,甘願做人工天線的故事。

《奪冠》影片把女排事件真的當成背景,把時代印記隱藏起來,這樣就有了更多時間去刻畫人物,把真正的戲劇張力還給角色,從而讓人物更為豐富。

《北京你好》也採用了同樣的方法,把故事的主角光環真正給了張北京這個人。

這也是整部電影我最愛的兩部作品,因為他們拋開主旋律和時代背景,依然能感受到人物的立體和故事本身的完整。

不過《奪冠》結尾東東和小美分離的時候,依然有著《相遇》的選擇問題,但討喜的是鼕鼕處在情竇初開的小年紀,大家也不會計較太多,小時候大家都有一份集體榮譽感,所以這個時候鼕鼕選擇為街坊鄰居服務,就顯得自然很多。

《奪冠》我能給到8分。

迴歸

剛聊完《奪冠》把時代背景隱藏得好,《迴歸》則直接直面歷史事件。

雖然薛曉璐導演也把人物安置在工作人員當中,也把視角放在了任達華飾演的平凡修表師傅,片中每個人物的故事,都和時間緊密聯絡在了一起。

但可以看出薛曉璐導演想表達更多的內容,但在執行能力上顧此失彼。

片中的平行主角太多,有修表師傅,有警官,有談判升旗負責人,有升旗手,每個人都想深入,但都蜻蜓點水,且不說短片時長有限,就算是一部完整的電影時間,這麼多人物看不到主次,也是一個不小的問題。

不過影片時間的主題概念很吸引人,修表師傅是代表歲月情感時間,談判升旗負責人代表重大歷史時刻時間,升旗手代表物理精準時間,三個時間最後彙集到一點,如同時間一樣精準。

而且當羅大佑版本的《東方之珠》響起時(應該是羅大佑的聲音),可以說很意味深長了。

最後,我給《迴歸》6.6分。

北京你好

甯浩雖然不是商業型別出山,但卻是商業片上道的,所以甯浩對於平凡市井小人物的細節,可以說是7位導演中把脈最到位的了。

再加上影片還有葛大爺,正所謂你大爺終究是你大爺,影片喜劇包袱橋段給得足足的。

《北京你好》背景放在中國人都知道的2008北京奧運,但核心則是講述張北京計程車司機走狗屎運,拿到一張奧運門票的故事。

前面我說了,就算去除掉背景,張北京這個人依然立體完整,這或許就是我評定一部作品豐富的所在。

影片活靈活現的展現了張北京的愛吹牛,嘚瑟,自戀,但內心依然善良的北京的哥。

而且影片不光放在了奧運背景下,還隱藏了當年國人不能磨滅的一段悲傷記憶,在此就不多劇透了,這樣的共鳴和共情,讓一部短片做到笑中有淚,還不死板老套,還很主旋律,真的是太難得了。

《北京你好》我能給8.2分。

白晝流星

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應該算是7部短片中,最兩極分化的片子了,喜歡的人會把它排在第一,不喜歡的人覺得影片和其他6部格格不入。

這或許也是《白晝流星》自身的魅力吧。

事件背景上,是關於2016年神州十一號載人飛船返航,地點是在內蒙古。

首先在地點上,《白晝流星》就區別了其他6部短片,選擇逃離城市講述故事,而影片一開頭解釋白晝流星的民間傳說,就讓影片有了濃濃的寓言性,從而讓影片套上了文藝片的氣息。

也這導致和福斯有一定的觀影距離。

影片的攝影很美,是我7部中最喜歡的,主角們在日出的平原策馬的時候,簡直就是內蒙旅遊宣傳AAAAA+,還有神舟十一返回時,那種鏡頭的角度和特效,也讓人覺得渾然天成。

不過整體而言,我還是對高大上的《白晝流星》喜歡不起來,我雖然相信陳凱歌導演的能力和魄力,就算他這些年的幾部作品評價不一,但對於我來說並沒有那麼不堪。

原因其實很簡單,《白晝流星》時長太短,但陳凱歌的意境卻很大。

我在《貓妖傳》就曾經分析過陳凱歌導演,他心胸放著星辰宇宙,歲月和歷史,所以有時候陳凱歌導演為了表達精神上的哲學,從而會放棄人物的塑造,這個在長片中,可以用很多場戲去互補,在短片就很難。

《白晝流星》從扶貧到神州返航,從小偷行為到變成好人,事件之間的銜接,人物的轉變,都顯得生硬和唐突。

怎麼神州返航就和扶貧聯絡起來了?怎麼神州返航就能暗示內蒙貧困地區有希望了?怎麼劉昊然他們見到神州就像開光一樣,改邪歸正了?

影片有很多敘事的邏輯,其實都經不起推敲,或許吧,陳凱歌導演也並不是衝著講順故事來做這部作品的。

就像當初有部國際作品《十分鐘年華老去》,國際知名導演每人拍十分鐘,一共15部短片,陳凱歌好像是唯一一位華人導演,他的那部十分鐘,叫《百花深處》,就完完全全是一部深奧的寓言故事。

最後,我給《白晝流星》7分。

護航

和《白晝流星》一樣,文牧野的《護航》也有拍長片的氣質,影片講述了2015年抗戰70週年閱兵儀式中,宋佳飾演的飛行員隊長的故事。

文牧野因為《我不是藥神》一炮而紅,也是7位導演中最年輕的,但因為甯浩和徐崢算是文牧野恩師的關係,所以文牧野的作品風格,總能在嚴肅的選題上,感受到一股落地本土化的輕鬆感。

其中裡面客串的郭京飛,王硯輝,雷佳音,都為影片增色不少有趣的橋段。

《護航》的飛行員呂蕭然,通過閃回來塑造人物的豐富性,而回憶的每一場戲,都對現在跋扈不服輸的呂蕭然進行詮釋,讓人物更立體和真實。

不過影片依然還是在人物選擇的轉變上太突兀,比如最後呂蕭然堅持做替補,連佟麗婭都在幫她,她依然堅持替補位置。

那麼呂蕭然轉變這麼大的動機在哪,是和佟麗婭姐妹關係好嗎?在影片中提現得並不多。

那是和自己的人生經歷有關嗎,但我看到呂蕭然的人生經歷,都是不服輸和好強的,正好是和不想做替補對立的。

所以如果影片不是短片,而是一部長片,我相信文牧野導演會解決更多人物邏輯的問題。

《護航》我給7.5分。

最後,7部作品排名的話,分別是《北京你好》8.2分>《奪冠》8分>《護航》7.5分>《前夜》7.3分>《白晝流星》7分>《相遇》6.7分>《迴歸》6.6分。

總的來說,《我和我的祖國》作為主旋律題材,算是開了一個迎合年輕人的好頭,《我和我的祖國》領跑國慶檔,實至名歸。

據說《我和我的祖國》續集已經在籌備了,畢竟中國還有很多數不清的平凡英雄人物,數不清的時代事蹟值得我們歌頌和紀念,希望這個系列能一直下去,而且是一直親民下去。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好萊塢影史十大票房慘案,虧到讓投資人懷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