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本身壓力就大,人際關係比較複雜,煙其實是很多人的一種社交工具。俗話說:“高處不勝寒”,看似那種高高在上,光鮮亮麗的藝人背後同樣有不能言說的心事,他們是人不是神,吸菸對於這些吸食者來講或許更像是他們的一種心靈寄託。
只是藝人除了和我們一樣有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外,還有一個響噹噹的“公眾人物”屬性。
自然公眾人物自由的界限除了要比普通人嚴格之外,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公眾關注度所帶來的影響力。“欲戴皇冠,必承其重”。你既然選擇了享受公眾關注度給你帶來的自由,那麼就要為公眾樹立好榜樣,為此難免要犧牲掉作為普通人過清淨生活的自由。
也就是說藝人本身就是公眾人物,舉手投足之間都要為公眾樹立一個好榜樣。
可我們反觀這幾起被推上熱搜的藝人吸菸事件,往往都是在一些私生活上被拍來放大的,並不都是在公共場合被捕捉到的,說白了就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藉此博取眼球,吸引流量。
我曾看過這樣一篇文章:“英雄枯骨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是一個時代最大的悲哀。
藝人在私生活中吸顆煙都能讓網路上刮的“煙霧繚繞”。這不能不讓我們感到悲哀,在追究他們吸菸的對與錯時有誰又想到那些負重前行的英雄們,遠的不說,那剛剛還沒走遠的2020年,在新冠肺炎中捨生忘死護佑我們而失去的英雄們又有幾個人能記得起他們的名字……!
那些烈士戰亡,科學家病亡無人知曉,甚至他站在你面前你都不知道他是誰,為國家做了什麼,而隨便哪個明星,網紅結婚出軌懷孕,甚至吸顆煙就能上熱搜,全民皆知。
尼爾·波茲曼30多年前在《娛樂至死》中就有過這樣的預言:“一切公眾話語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併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在這個網紅、明星遍地開花時代,娛樂至死最直觀的體現就是掩蓋與遺忘。
更有一些人打著維護娛樂界的“清潔”而肆意利用藝人的公眾度來吸粉,以達到不可告人的目地,卻屢次堂而皇之登上熱搜,真的無聊!
所以說對待藝人吸菸,就跟看待平常人吸菸一樣來看待,用這個時間不如多去關心,重讀一遍那些被我們遺忘的英雄的名字,至少讓他們流血的同時不要在流淚!
藝人吸菸這件事被推上熱搜和當前不要讓我們這代成為“娛樂至死的物種”相比,真的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