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用詩人艾青的這兩句詩來描述我在觀看電視劇《山海情》的感受最為貼切,可能是因為小編本人就是 西北人,對電視劇裡面出現的這些情節,包括服裝、道具、臺詞等等都能感同身受,我的童年、我的青春歲月和電視劇裡的非常相近,追這部劇簡直就是在回憶自己的青春,看完只想說一句,爺青回。
電視劇《山海情》劇照
為什麼《山海情》能突圍
可以因為近幾年神劇太多,胡編亂造的東西太多,反而這種寫實的更容易走進人心,我們能看到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而且每個人都不是符號化的,都有自己的過去、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小心思。這是一部主旋律的扶貧劇,一般這樣的劇基本上是見光死,因為以往對主旋律的塑造很多都是臉譜化的,僵化的,為了歌頌、為了貼近主題,很多都會陷入樣板劇型別的死衚衕。
近些年中國的影視圈感覺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很多人認為影視劇的未來應該是像好萊塢和HBO那樣的路子,這才是未來,所以出現了一批號稱中國版《權利的遊戲》,如《九州縹緲錄》《海上牧雲記》《陳情令》等等一大波劇,以中國版權遊劇為噱頭,加上小鮮肉+大製作,各種營銷宣傳,流量加持,最後呈現出來的都是低能的劇情,不斷的挑戰觀眾的智商。
為什麼在攝影、場面、剪輯、特效等方面都已經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以前長說的5毛錢特效現在已經很少看到了,畫面確實非常美、一些場面排程、特效都堪稱電影級別的,為什麼觀眾就是不買賬了,因為影視劇最終都是要講故事的,講一個好故事,要有紮實的劇本,真實的表演,影視語言的用運,這些才是保障一部好劇的基礎。
![](http://timg.juduo.cc/2021/01/7f0192d9ae644944810615480f5c2711.jpg)
攝影畫面節選
我們來看《山海情》編劇團隊,王三毛、未夕、小倔、磊子、邱玉潔、列那,可以說是編劇團隊非常的強大,近幾年的一些口碑劇也是又這個團隊打造出來,故事劇情其實很簡單,該劇講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在國家扶貧政策的引導下,在福建的對口幫扶下,西海固的人民群眾移民搬遷,不斷克服各種困難,探索脫貧發展辦法,將風沙走石的“幹沙灘”建設成寸土寸金的“金沙灘”的故事 。
電視劇《山海情》劇照
如何把這個一個簡單的故事表現的非常立體、非常豐滿、有血有肉,有意思,接地氣,老百姓喜聞樂見,這裡面除了有紮實的劇本外還有就是紮實的演技。本劇由我們甘肅籍演員黃軒領銜主演,張嘉益、閆妮 、黃覺、姚晨、陶紅、王凱特別出演,黃堯、熱依扎、白宇帆、尤勇智、胡明、王莎莎、張優主演,這樣的一個演員整容可以說是都是實力派,而且甘肅、陝西等西北籍演員居多,而且表演都線上,不跳戲,有帶入感。
![](http://timg.juduo.cc/2021/01/b7928d47f58d41caad842d27ca9c1341.jpg)
電視劇中飾演黃軒角色父親的演員張嘉益
對於該劇最大的爭議莫過於在方言的使用上,小編覺得正式使用了方言才讓這部劇有了靈魂,如果全部都是標準的普通話,那跟那些住著別墅、抽著雪茄、摸著髮膠的抗戰神劇有什麼區別。作為一名甘肅人,聽到這樣的方言劇非常符合那個時代背景下的人物設定,非常的真實可信,如果裡面的人物一開始就是普通話,我早就棄劇了。
![](http://timg.juduo.cc/2021/01/4dda442985c54f029cd01009e67809bd.jpg)
山海情中演員尤勇
在服化道方面也是非常的真實、人物黝黑粗糙的面板、紅臉蛋,毛坯房,缺水,很少洗澡,吃的食物也非常單調,土豆、麵條、散飯、酸菜、油餅等等,看這部劇,彷彿就是在看自己的童年,一切都是那麼的真實自然。
電視劇山海情中村民蹲牆角曬太陽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