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一部電影《The Two Popes》,中文譯作《教宗的承繼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講述了近 2000 年來最戲劇性的權力交接事件之一。主教貝爾格利奧(喬納森·普雷斯飾演)對教會的發展方向感到十分失望,因此向教皇本篤(安東尼·霍普金斯飾演)申請在 2012 年退休。然而,面對醜聞和自我懷疑,善於內省的教皇本篤召見對他最嚴厲的批判者和未來的繼任者來到羅馬,在梵蒂岡的圍牆之內,展開了一場傳統與進步、罪惡與寬恕之間的鬥爭,這兩位截然不同的人直面各自的過去,以圖尋找共同點,以及為全世界十億信徒開創未來。
整部電影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教皇本篤和貝爾格利奧的對話,其實主要就是圍繞“改變”這個話題。改變是什麼?它真的很難嗎?難在哪裡?
本篤屬於保守派,代表著官僚、政治人物等上層人物的利益,他一輩子兢兢業業,深深地相信天主所說的一切,盡心為天主服務,為天主守護遺留下來的一切,幾乎一輩子都是在執行天主的使命而活,為了維護天主和教廷的顏面,對一些諸如性侵男孩、貪汙腐敗等違法違背道德倫理的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他頻頻看到這些事情的發生時,他產生了困惑,意識到了教廷到了需要改革的時候,但是他也知道這個過程很艱難,自己是無法實踐的。首先最難的是,如何舒服自己改變。
而貝爾格利奧覺得教廷的任務應該是以關注人類利益為出發點,而不是一味地遵守教義,維護教廷的秩序,比如聖餐不應該只賜予富人,窮人也有權力享受,同性戀應該擁有合法的民事權力等等。曾經的他也認為不顧一切維護教廷的秩序和保護教廷人員是責任和義務,但是後來他經歷了阿根廷軍事獨裁政府的統治,自負地以為和獨裁政府合作,就能保護正在反抗政府的朋友和工作夥伴,但事實證明,他的自負沒能拯救他們,最後自己也落得個叛徒的罪名。
他被流放到國外偏僻的山林,一開始,他很迷茫,他對自己一直以來堅信不疑的教條產生了懷疑,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在這幾年的苦修中,他開始傾聽普通人的煩惱,傾聽底層人民的焦慮,久而久之,他學會了傾聽,學會了反思,逐漸地找到了自己的目標和使命,活得更簡單充實。他重新回到了大家的視線,盡心為普通百姓和底層人民服務,得到了他們的歡迎和愛戴。
而此時的教廷已經與時代脫節了,已經不再是曾經那個他嚮往和敬畏的地方了,他覺得自己就像一個銷售不認可產品銷售員,所以他想提前退休。
本篤認為改變是一種妥協,他覺得貝爾格利奧變了,就是向現實妥協。剛開始的談話,他幾乎是聽不見貝爾格利奧的解釋,數次逃避他的退休檔案的申請,但是隨著談話內容不斷地加深,他們互相禱告,互相向對方坦露了自己的“罪”,互相給予主的寬恕。他們雖然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但是他們卻更加了解並理解對方。
最後,本篤依然沒有接受貝爾格利奧的退休申請,而是選擇退位,希望貝爾格能成為下一任教皇,承擔起改革的重任,讓教廷重煥活力。
果然,貝爾格沒有辜負本篤的信任,幸運地成為了下一任教皇,一改之前的風格,崇尚節儉、簡單、接地氣的生活,讓教廷重新擁有了不一樣的面貌。
看完這個電影后,我依然在思考,改變真的是妥協嗎?我認為,妥協其實還是沒有去掉自己之前固有的想法和理念,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稍稍調整,在保證不傷害自己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同時保障了其他人的利益,但實質上自己是沒有什麼大的改變的。當然妥協有好有壞,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而改變,是因為一些新事物、新理念或者新事件的衝擊,與過去前的行為習慣、理念發生了衝突,內心經過一番掙扎,透過事實的驗證,你發現你需要革新你的認識,需要改舊理念,變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