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最近確實劇荒了。

所以才會那麼想不開,充了9元會員,看了10集的《上陽賦》。

這部劇確實有很多不得不看的理由,

電影大導、電影演員,一眾“神仙下凡”的藝人

分分鐘趕腳自己在看大鬧天宮

一眾老戲骨眾星捧月,集宮鬥、歷史、三角關係為一體。

但為啥看到了第9集,我就是不信呢,

這是自小在眾皇族的呵護疼愛下長大的王儇?

看她一眼就感覺人生的艱苦從眼裡滲出來了。

這是魏晉時期,琅琊王氏族長之妹?

還是新中國婦女解放第一批上崗的婦女主任。

女主的白月光初戀子澹長這樣?

京城美少年,風儀俊雅,才貌非凡。眉目間總籠罩著輕煙似的憂鬱,

這正義的臉型明明是潛伏在敵方陣營的我黨地下工作者。

這是寵妹狂魔,氣質瀟灑,玉樹臨風,風流多情的王夙?

上陽錢莊少東家,是你嗎?

雖然子隆是比較廢,長於婦人之手,有點亡國之君之相。

但也不是地主家傻兒子吧?

不過倒是意外的和史可的新中國婦女主任特別搭。

這些人湊在一起演一部抗戰神劇不香嗎,非要挑戰門閥世家、鐘鳴鼎食之族,

還要共譜一曲瑪麗蘇。

又不是沒有好劇集,何必為難自己的審美呢。

1.觀眾到底看臉還是看演技

如果沒有《我就是演員》中章子怡對其他演員的口誅筆伐,

比如“沒有天賦的努力,毫無意義。”

“我覺得我們不能做力不從心的事情。”

“你心裡有底嗎,演這部戲?”

網際網路對每個人的行為都是有記憶的,

換句話說,出來混早晚都要還的。

近些年太多的綜藝欄目一股腦的開始消費對流量演員和流量導演的質疑,

製造#顏值對抗演技自不量力#的話題。

一個個神仙評委著急的為一個個半生熟的演員定義演技和表演的標準。

於是《上陽賦》教科書一般的出現了,

更像一部綜藝《我就是評委》。

一群老戲骨憋著勁兒的想用半生積累的演技,和流量後浪們叫個板,為IP劇應該怎麼演打個樣兒。

結果證明,只有演技沒有顏值的結果一樣能讓角色骨肉皮全面分離。

從佈景到服化道,《上陽賦》固然有很多教科書級別的演繹,吊打一眾古偶。

大到華麗恢弘的宮殿、戰場上的廝殺氛圍,小到角色配飾都有研究。

比如將王座後面特意設計成空的,看起來沒那麼牢固。

讓人覺得坐上這個位置也沒那麼安全穩定,是不斷更迭的皇權象徵。

可是我看電視劇始終是為了好看,不是為了靈魂昇華的。

劇情精彩是好看,顏值舒服也是好看。

大家活著都挺累的,

你非要給我一部製作精良的良心劇,讓我努力的在裡面挖掘美好,

到真不如直接給我一些美好看,不香嗎?

2.《上陽賦》透過視覺影像傳達了中國口老齡化的程度

為了平衡章子怡的年紀,接住她的演技,全劇整體選角偏大。

幾個女主演年紀都在40歲左右,男演員也在37歲上下,

中國這一代女影星可真喜歡裝嫩啊!

這突如其來的丫頭情結從哪來的呢?

我們仔細考究一下不難發現這些女影星有個共同的特點——生於80年代初

正是港臺劇開始盛行的時候。

從小種下的種子導致對於這一類角色本身就缺少抗體。

長大以後,迎來了中國電影潮。

演的型別基本是這樣的,

這樣的,

或者醬嬸兒的。

而網劇和流量劇的大爆發重燃了內心的小種子,生根發芽了。

感嘆年華已逝,我咋就沒趕上好時候。

必然的,對年輕一代的演繹看不慣又幹不掉。

很難說是觀眾口是心非還是製作者領會錯誤,

在前幾年對中年戲骨、演技咖的呼喚後,當時按需定製的作品近來紛紛上線,

卻似乎並不是觀眾想象中的模樣。

我們想看有人生感悟、有價值關懷的中年現實戲,沒想到端上桌的卻是中年古偶。

3.討厭的不是裝嫩,是優越感

一直覺得章子怡身上讓人難受的不是少女感,而是優越感。

說到優越感,《上陽賦》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另一部王謝兩家豪門斗爭的電視劇——《鄉村愛情》。

不管是象牙山還是烏衣巷,兩部劇的底層邏輯和套路都一樣——

所有男人/女人都愛我。

如果說國際章利用王儇實現自己“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瑪麗蘇夢,

本山大叔的圓夢方式更自洽,也更讓人信服和舒服。

縱觀章子怡的成長之路,

每一步都走的很深,每一步都走的很成功。

所以她的眉宇之間,一顰一笑已經很難看到當年招娣的羞赧和青澀,

這種優越感是慢慢長進骨頭裡的,帶著章子怡標籤的倔強和桀驁不馴,

所以大家才會覺得她演什麼都像章子怡。

嗯,這很章子怡。

而不巧的是,優越感恰恰是這個時代最容易引起反感的代名詞。

優越感越強,就越難聽到真話。

上陽賦的原生問題也許就在於,

脫離了張藝謀、李安和王家衛的片場沒有人敢說她不好。

章子怡用標籤化的表情和慣性的表演方式處理每一個橋段的時候,

演技“電影化”,表情“雜誌封面”化,眼神空洞全都暴露無遺。

從這個角度看,也許她更願意看到觀眾批評她的“少女感”而不是演技,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年齡成為了她演技失準的最大遮羞布。

我特意挖出了30多年前潘迎紫的武媚娘做個對比

雖然神態靈動但是並非完全看不出歲月的痕跡。

無論是服化道還是特技效果,都與現實相差甚遠。

沒有蕩氣迴腸的內心戲和細緻入微的表情管理,

但時隔30年我依然願意相信她是一個天真爛漫的少女。

3.不斷變化的後浪審美

什麼年代了,還玩女性權謀成長養成記?

現在流行的是“嬌憨”好嗎?

差不多以《甄嬛傳》為開始,以《延禧攻略》為收尾。

在持續接近6年的套路化大女主劇井噴期後,

觀眾們逐漸產生了審美疲勞,

大女主劇也基本走進了尾聲,

年輕的憨憨文化開始了,趙露思、楊超越都是代表。

在這種文化下,開心,快樂,害羞,難過自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表達方式。

而反觀章子怡,吐舌頭、眨眼、噘嘴都有一種努力而又格格不入的心酸。

一回頭瞥見週一圍那張在古代足以兒孫滿堂的臉挑著章子怡的下巴,

說“你是我的王妃,是我同生共死的女人”,我身上的雞皮疙瘩足以站立三天三夜。

36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仙劍奇俠傳》確認翻拍,網傳王一博楊超越趙露思,網友:爺青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