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山海情》豆瓣開分9.1,我認為實至名歸。

但我並不是一個帶貨型的劇評人,我也很少透過羅列一部劇的亮點來證明它如何好看。

我更擅長的,是透過深度劇評來淺談人生。

黃軒主演《山海情》

《山海情》講的是走出舒適區的故事,但它的成功卻恰恰證明了我此前一再強調過的觀點:別總嚷嚷走出舒適區。

我並不是一味反對走出舒適區,但凡事要講個前提。

劇中的村民走出家鄉去開疆拓土,那是因為他們的家鄉已經窮得快吃不上飯了。

而這也正是我一再強調的前提:如果你的舒適區出現了不可解的生存危機,那還是要早點走出去的好。

但如果你連舒適區都還沒有研究明白,沒有開發徹底,就學著別人盲目走出去,後果很可能就是熊瞎子掰苞米。

《山海情》這部劇之所以好看、上頭,正是因為正午陽光在自己的舒適區裡持續深耕。他們用的還是原來的配方,只不過他們重新找回了遺失已久的“好劇攻略”。

接下來,我就給大家拆解拆解“正午陽光的舒適區創新”。

郭京飛、黃覺出演《山海情》

這是《山海情》目前最逗樂的一場戲。至於它為什麼逗樂,看過的自然秒懂。沒看過的,光靠我講也講不出那個味來。

《山海情》有許多幽默劇情,這是本劇令人上頭的首要因素。

正是因為它既好笑又很真實,而且因為好笑所以更顯真實,這才留住了許多對農村題材不感興趣的觀眾。

郭京飛是《山海情》裡的幽默擔當,但他並不是劇中唯一負責幽默的人。正午劇的幽默,從一開始就是一件“人人有責”的事。

《琅琊榜》裡的蘇府日常,《偽裝者》裡的明家日常,《外科風雲》裡的陸晨曦家中日常,《大江大河》宋運輝的大學寢室日常,這些都是“人人有責的幽默戲”。

可是你再回想一下最近兩年播出的一些正午劇,是不是已經不那麼好笑了?

甚至有些劇,只有主角的粉絲才能追得動。而像我這種以劇評為主業的人,要靠“啃”才能追完。普通觀眾更是隻看幾集就放棄了。

《山海情》不僅重拾了幽默,而且戲份更重,撒面更均勻。幾乎每個角落,每個角色身上都蘊藏著令人捧腹的可能。

所以說,《山海情》的成功,首先是正午陽光對已有經驗的再利用,而不是什麼走出舒適區的功勞。

這是其一。

熱依扎出演《山海情》

其二,是又一位“心痛女生”的誕生。

熱依扎飾演的李水花,是《山海情》裡的“心痛擔當”。

正午陽光以前特別善於塑造這種,令人心痛的犧牲型美麗女性。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於曼麗。

明鏡、宮羽、宋運萍等角色也可以歸入此類,她們也都因此擁有了非常好的觀眾緣。

水花與男主角馬得福青梅竹馬、兩情相悅,但是因為家裡太窮,被迫嫁給了外村人。在後來的相處中,兩個人即使心裡餘情未了,但在行動上也絕不越雷池半步。

一份熾熱的情感,因為有了節制,反而令角色發光,也讓觀眾上頭。

這種感覺有點像於曼麗和明臺,卻又不太一樣。因為於曼麗是單戀,而水花與得福是彼此心裡都有對方。

觀眾想看他們在一起,卻又知道他們無法在一起,於是就只能在玻璃碴裡找糖吃。這條並不存在的感情線,竟然成了追劇的重要動力之一。

尤勇智出演《山海情》

其三,就是反派也有可愛的一面。

汪曼春是魔鬼,但她在明樓面前永遠傻傻的。濮陽纓是陰謀家,但他被更多人記住的卻是卡粉男孩。

包括謝玉、包括夏江、包括梁仲春,他們都是反派,但都有可愛的一面。

《山海情》裡的大有叔,也傳承了這一特質。

經濟落後的根本,是觀念落後。而大有叔,則是落後地區一部分群眾“愛看笑話、愛拖後腿”的典型代表。

大有叔雖然拖了致富的後腿,但他卻沒有拖觀眾追劇的後腿。

以前我們喜歡用“誰誰誰把某某某給演活了”這樣的句式來描述一個演員塑造角色的成功,但是這樣的句式放在《山海情》裡就是一句廢話。

因為這部劇裡全員皆活,沒有一個角色能讓觀眾想要快進。這尤為難得。

黃軒主演《山海情》

第四個老經驗,就是主角打怪時的爽感。

就像梅長蘇每翻一個牌子就能幹掉一個反派那樣爽,也像明家兄弟秒殺敵特那樣爽。

不同之處在於,《山海情》並沒有凸顯主角個人有多厲害,而是讓他每遇到一個困難便立刻有人相助。

在這些出手相助的人裡,有大學教授、有掛職幹部、有閩寧兩省的高層,更有國家層面的大背景。

編劇沒有刻意去戳觀眾的痛處,而是點到為止,重在展現解決問題的方案,與方案背後的人心。

所以,當觀眾自我代入主角視角之後,就會像看《西遊記》一樣,每天都能看到馬得福遇到新問題,但每天也都能看到他解決這些問題。

在一片灰頭土臉的扮相里,有輕鬆幽默、有百轉柔腸、有降妖除魔,還有勵志逆襲。這些合在一起,共同促成了一部好看的《山海情》。

張嘉益、祖峰出演《山海情》

所以你看,《山海情》雖然完全不同於《琅琊榜》和《偽裝者》,但它卻可以與這兩部正午招牌劇相提並論,成為正午的新一代代表作。

至於這部劇最後能得多少分,能拿多少獎,都與我們這些普通觀眾無關。

與我們有關的,是正午陽光充分深耕舒適區,將成熟的經驗與新的素材相結合,重新推出精品的意識和能力。

舒適區之外,不一定都是藍海。

因為你的舒適區之外,很可能就是別人的舒適區之內;你以為的藍海,很可能正是別人的紅海。

只不過,因為你對新領域不熟悉,所以才沒看到它同樣潛藏著危機而已。

我還是那句話:只要沒有生存危機,就先別急著走出舒適區。

向深耕要增量,向內功要創新。

聽懂,掌聲。

7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肖戰微博冠軍傳遞多重喜訊,新資源再度解鎖?鬥羅餘生或即將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