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若棠
談起今天的巨瓜,非“張恆發文已當爸”莫屬了。
張恆,何許人也?據說,他是個富二代,有海外留學經歷,與鄭爽結識於綜藝《這就是鐵甲》,鄭爽是嘉賓選手,張恆是節目的賽事總監。
張恆之所以走進大眾眼簾,與“鄭爽前男友”這個標籤有著莫大的關聯。
01 過去式據爆料,他倆早就於19年12月18號分手。
時隔1年之久,讓人跌破眼鏡的是張恆居然自爆已是倆孩子的爸,而且大打情感牌,主動發文稱之所以滯留美國“是因為我們必須照顧並保護兩個年幼無辜的小生命,滯留美國實屬無奈。”
拋開事件的真實性及有關“代孕”這個敏感話題不提,就分手後該不該繼續以輿論為武器來消耗前任這事,我個人的觀點是:大可不必。
遠有潘粵明和董潔,近有賈乃亮李小璐。即使在外界看來,女方是“過錯方”,男方們也從未在任何公開場合或明或暗地去消費前任。
一段關係的結束,意味著我在這段關係中的本我已經消失了,但是這段關係不會消失。
過去已惘然,資訊量有點大的私事而已,完全沒有必要用外界的口誅筆伐來損耗對方或者自己。
情感不是做生意,它終會滲透我們的一生,以這樣或者那樣的面貌呈現在現實生活中。
簡言之,情感關係已經結束,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終歸來說是雙虧買賣。
02 當斷則斷這場鬧劇還沒結束,至於事件的後續走向,估計大家都是抱著吃瓜的心態在觀望。
我個人倒是覺得從張恆主動發文拋巨料大瓜這件事來講,鄭爽選擇分手是極其正確的事情。
踏入情感的圍牆後,一旦發覺自己從對方處獲得的安全感降低了,就應該立刻抽離。俗語說得好,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心理學家庫伯勒羅斯(Kubler-Rossmodel)曾經研究過一些重症患者的心理。
據研究表明,重症患者接受自己生病要經歷五個階段。
其實,這五個階段也適用於接受像分手這類關係的結束。
第一個階段:否定。我們不相信關係真的會結束,還以為只是跟過去一樣吵架而已第二個階段:憤怒。覺得自己被欺騙、被拋棄了,哀嘆為什麼是我們遇到這樣的事我們會不停地指責對方,就好像對方不僅沒有永久地離開,還會回來接受我們的指責一樣第三個階段:討價還價。想著對方也許會改變,我們也許可以等待,也許我們還有機會在一起第四個階段:抑鬱。這就是我們所經歷的情感迷茫期第五個階段:我們的心會慢慢重歸平靜有人說,不愛一個人的時候,就是發現ta周圍的那些高光都慢慢暗淡的時候。
就情感中快刀斬亂麻,也從不薅任何前任羊毛這一點來說,爽妹子是一個將生活中的真貫徹到情感中極度坦誠的典型案例。
03 重生很喜歡日版的一部電影-《情書》,講述的是關於怎麼接受結束的故事。
電影裡的女主角博子一直走不出未婚夫登山去世的陰影。
故事的結尾,博子的新男友帶著她去了未婚夫遇難的雪山。
即使已經到了山腳下,博子仍然憂心忡忡地拉著男友的手說:“這太過分了,我們會驚擾到他的,我要回去。”
可是那天早晨,當博子看著遠處聖潔又安寧的雪山,壓抑已久的悲傷終於痛快地釋放了出來。
她跑向雪山,淚流滿面地對著雪山一遍遍大喊“我很好,你好嗎?”
那一刻,她終於願意去直面逝去的悲傷。
而她的新男友,就在雪山這邊,微笑地看著她。
雪山那邊的結束意味著雪山這邊的開始。生活亦是如此,它在讓人心碎又帶著奇怪安寧的悲傷中,滾滾向前。
我們單方面的拒絕結束意味著對過往的牽絆和當前的恐懼。
要想真正意義上的重生,就必須得擊穿恐懼,蛻變成完整的獨立的自我,如此,我們才能在極度坦誠中無所畏懼。
張恆和鄭爽的這場從19年跨到21年的情感鬧劇還沒結束。
但是,希望普通的我們,如果現在還在混沌的情感裡,安全感極低的關係中消耗彼此,就盡最大的力量掙脫泥濘,走向清爽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