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近期熱播電視劇《跨過鴨綠江》以藝術性的手法反映了抗美援朝的歷程,筆者認為這是一部非常優秀的電視劇,展現了志願軍不畏犧牲的精神風貌。筆者在觀劇時非常感動,特別是週日播的鐵原阻擊戰,讓筆者非常動情。
瑕不掩瑜,筆者認為,片子本著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原則,百分百還原了抗美援朝大的史實,有一些小的歷史細節還是虛化弱化了一些,從而出現了一些史實硬傷。
第一,關於洪上將調到東北邊防軍的問題。
電視劇中,洪上將原來是代表葉帥到北京出差,一下火車就見了鄧華,鄧華直接說軍委有令,一起去東北,沒幾分鐘就拉洪上將上了火車。
根據洪上將回憶錄記載,洪上將本來是被葉帥派到北京,請示十五兵團和廣東軍區合併問題。洪上將下了火車後,首先見到的是鄧華,電視劇裡也有體現。
但並非像電視劇中所說,鄧華直接拉他上了北上東北的火車。鄧華先拉洪上將到林總家裡,由林總當面向洪上將宣佈軍委關於派其去東北的命令,並要求洪上將當天吃了中午飯就前往東北。臨走前林總還讓洪上將給葉帥打電話。
筆者認為洪上將回憶錄在情節上更合理,鄧華不可能在火車站臺上直接宣佈任命,並拉洪上將去東北,這不符合當時我軍上下組織關係,因為鄧華早已調去十三兵團,而洪學智仍留十五兵團。由林總宣佈任命更合適一些。前幾年拍攝的電視劇《上將洪學智》把這一段細節反映出來了。
二、一次戰役溫井戰鬥。
溫井戰鬥是抗美援朝首戰,意義重大。可惜電視劇裡沒有把細節十分圓滿地還原出來。
電視劇中,溫井戰鬥的講述就是40軍118師在兩水洞打了個伏擊,說是殲敵一個團,有少量敵人逃入溫井。戰鬥很激烈,韓軍被伏擊後迅速還擊,還跟衝鋒的我軍肉搏,戰鬥場面特地拍了好幾分鐘。
實際上,兩水洞戰鬥只花了20分鐘就結束了,其中只有開頭五分鐘不到是火力襲擊,韓軍被伏擊後驚慌失措,根本沒組織抵抗,大部分士兵躲在汽車底下,志願軍衝鋒後就剩一件事——從汽車底下把韓軍士兵拉出來。
兩水洞戰鬥的戰果也不是殲滅一個營,而是殲滅韓軍第六師團第二團三營和第二團炮兵分隊。第二團得知三營被殲,迅速躲進溫井城內。我軍於當晚調118師和120師南北對進,將第二團剩下的兩個營予以全殲。
筆者認為一次戰役40軍的表現值得多拍一些,以一軍之力,在一星期內殲滅了韓軍4個團,用了兩次伏擊、一次誘敵深入、一次圍點打援,不愧旋風縱隊的威名,可惜電視劇著墨太少。
三、雲山戰鬥
雲山戰鬥是我軍首次與美軍交戰,39軍在十幾個小時殲滅了美軍王牌騎八團。打勝仗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將進攻時間提前。
電視劇中,將進攻時間提前變成軍長吳信泉提議,彭總拍板。但實際上,彭總一般不會干預底下部隊具體打法,不可能一個軍單獨作戰,連總攻時間都要上報彭總來拍板。彭總對底下部隊很放得開,一般只佈置作戰任務,具體怎麼打由縱隊/軍來定。
按39軍軍史記載,發現美軍有撤退跡象並提出提前進攻的是39軍王牌師—116師師長汪洋。在雲山戰鬥中,汪洋的116師承擔正面進攻任務,因此汪洋對城內外敵人動向格外敏感。汪洋將敵人動向和提前進攻的建議上報給39軍軍長吳信泉,由吳信泉拍板。
比較可惜的是,片子中有團長王扶之,卻沒有師長汪洋的鏡頭,戰史中,116師可以說是志願軍戰績最強師之一,雲山擔任主攻、三次戰役突破臨津江最險要的灘頭。第一個攻入平壤、漢城,擔任兩國首都衛戍部隊。這和汪洋師長出色指揮是分不開的。
四、五次戰役的決策
在片子中,五次戰役決策過程是這樣的:解參謀長簡單介紹敵情,然後建議說把敵人放到金化、鐵原來打,彭總很快否決了這個觀點,認為金化、鐵原以北是平康平原,我軍在那和敵人打不利。之後鄧副司令員也點頭同意。洪副司令員感嘆一句,後勤壓力又大了。
但事實上,第五次戰役的決策經歷了一次激烈的爭論。
根據彭總自述和洪上將回憶錄記載,最先提出將敵人放進金化、鐵原以北打的是洪上將。洪上將提出後,鄧、解、杜三人均同意。但彭總認為:1.金化、鐵原以北是平原,適合敵人機械化部隊展開;2.鐵原附近物開裡儲存有志願軍大批物資,把敵人放進來打,物資轉運困難。3.敵人有從側後登陸的企圖,必須出動出擊,打亂敵人的部署。
洪上將則認為:1.三兵團和十九兵團剛入朝,不熟悉地形,把敵人放進來打,我軍準備時間更充裕一些。2.如果往金化、鐵原以南打,鐵原、金化以南有200公里的無糧地區,我軍後勤壓力會增加。
洪上將提了三次建議,但彭總仍堅持主動向金化、鐵原以南出擊。
抗美援朝結束後,彭總做總結,承認洪上將的意見是對的。晚年撰寫回憶材料時,也特地提到了洪上將在五次戰役前對其三次提議。
第五個就是軍事上的硬傷了。
首先說說裝備。
片中,陸乘風總是拿著帶著瞄準鏡的狙擊步槍,這其實是近年來國產戰爭片的通病。其手持的是M1941半自動步槍是國產抗戰片主角最愛用的槍。可這把半自動步槍射擊精度其實並不高,也不具備裝光學瞄準鏡和消音器的條件。但劇中不但加了瞄準鏡,還把瞄準鏡架在槍身上方几釐米,筆者看後納悶:這槍怎麼瞄準啊。
其次,還有一個比較微小的硬傷,在鐵原阻擊戰中,也許是導演想表現我軍以低劣裝備抵抗武裝到牙齒的美軍瘋狂進攻。片中志願軍的武器依然是捷克式輕機槍和三八大式步槍等等輕武器。
實際上,十九兵團和三兵團在入朝前早已換裝,1951年春季,十九兵團和三兵團一共接收了18個師的蘇械輕武器,充分裝備並攜帶一個基數以上的彈藥才入朝作戰。
有了波波沙、水連珠、107毫米迫擊炮等利器,63軍才能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於25公里寬、20公里縱深地域和美騎1師、美25師、英28旅、英29旅共5萬多人激戰13天。
接下來說說戰術。
筆者感覺比較遺憾的是,片中沒有表現志願軍進攻或者防守的戰術,特別是拍的兩場阻擊戰——漢江南岸阻擊戰和鐵原阻擊戰,都是志願軍密集佈置在防守壕溝,先被美軍飛機大炮炸一輪,然後再伸出身子和美軍作戰。美軍衝上來時,指戰員端起輕機槍大喊衝鋒,跑不出國產戰爭片的通病。
事實上,作為國軍最善守的部隊,原60軍現志願軍50軍搞防守還是非常有一套的,要按電視劇那樣拍,50軍不說頂一個月,頂幾天就被美軍飛機大炮坦克炸沒了。
以志願軍唯一一個團級榮譽單位——白雲山團,即50軍149師447團為例,該團防守白雲山、光教山、兄弟峰。
戰前,該團事先就預判到會遭到美軍狂轟濫炸,採取了很多措施躲避炮火:電話線均選擇隱蔽線路架設雙程線,團部可以實時掌握各連防守情況;緊急建造了加掩蓋的重機槍發射點22個、輕機槍發射點47個、迫擊炮發射陣地22個、帶掩蔽部的戰鬥小組射擊掩體360個、人員掩蔽部50餘個。掩體和隱蔽部既能抵抗地面敵人的槍炮,又能防禦空中敵機掃射和汽油彈燃燒。建造了多個預備陣地和預備工事,機槍迫擊炮陣地打了就迅速轉移。
在敵行炮火射擊時,我除放少數兵力監視外,其餘均在掩蔽部裡隱蔽,待敵炮火轉移,步兵將要接近衝鋒時,我再進入射擊位置,突然開火,因此能屢屢打垮敵人進攻,最大限度減少傷亡。
戰鬥中,美軍也不像片子裡那樣一味正面叢集衝鋒,那是國軍才用的戰術。美軍在進攻時一般喜歡用猛烈的炮火掩護帶3—5輛坦克的小分隊正面進攻,試探和吸引我軍火力點。一部兵力迂迴到我軍陣地側後進行夾擊。但這一戰術碰到滇軍側射斜射和直射相結合的交叉火網還是敗下陣來。
-
1 #請問一下,如果按洪學智的方案,把敵人放進鐵原打,是不是一定就好呢?
-
2 #63軍入朝時五萬多人,此役後剩下不到三千人。
-
3 #總覺得攝影有點怎麼的,韓很少近景,或有也是側面,黑暗,昨天陳庚也是遠景,怎麼對韓陳有看法?
-
4 #本來是一部值得觀眾期待的抗美援朝的歷史鉅作,但被編劇粗製濫造,完全是在愚弄觀眾,不尊重歷史,選特型演員極不慎重,沒有一個演員能體現一代偉人的風采!令人太失望!
-
5 #巜跨過鴨綠江》總體拍的不錯,反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艱苦卓絕的戰鬥精神!也是向美國一個表態!你欺負人我們決不能答應!我們有決心有志氣跟你拼到底!小事情就不要挑毛病了,畢競是電視劇,是文學作品!有點加工是正常的!為《跨過鴨綠江》點贊鼓掌!
-
6 #按洪的建議,至少五次會勝!180師不會被包餃子! 而是志願軍包美軍餃子!
-
7 #筆者是查閱了大量的史料,電視作品難以面面俱到詳盡。能拍成這樣,已大大超越抗日“神劇”。
-
8 #這個跨過鴨綠江電視連續劇違背歷史,虛構故事和虛擬人物的地方太多,它註定會成為一個爛片。 我不禁要問,編導們是歌頌抗美援朝,還是在褻瀆那段歷史?
-
9 #幾次阻擊戰好像都是一個場地拍的
-
10 #我看的不是歷史真實的情節。我看到的是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革命精神!太感動了!為我們的戰士流淚!十幾萬犧牲的烈士們。我們不會忘記你們!
-
11 #“抗美援朝”拍好了為何不放?怕刺激美帝?
-
12 #只拍出了志願軍的慘(其實真實比這還慘),沒有體現出對美作戰到底有多難,戰術更沒有,也沒有體現出美軍的火力壓制!總之,還是沒有跳出神劇的圈圈!只知道英勇,卻並沒有把戰爭的殘酷性體現出來!反正還不如去看紀錄片!
-
13 #其實打第一槍不是118師,而是360團25日凌晨在雲山北阻擊韓一師。8點後118師才打韓6師。360參戰老兵。
-
14 #你耒做導演吧,抗美援朝你也沒有親身經歷,電視劇能夠拍到這樣已經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