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守一
娛樂圈今天又爆了一個驚天大瓜。
據說鄭爽和前男友,曾經找代孕在美國生了倆娃。而在兩人分手之後,孩子已經沒法打掉,於是鄭爽想把兩個孩子直接送人。
那段疑似當事人的錄音,在網上已經掀起軒然大波。鄭爽又雙叒叕上熱搜,這次是不是最後的致命熱搜,就不得而知了。
守一君的關注重點倒不在八卦,而是代孕本身。
在微博上,有人轉了女明星徐靜蕾此前在一次節目裡的訪談,也是關於凍卵和代孕,這段話大致是這樣的——
“我是準備要代孕的,不太會自己(生),這很正常,我身邊很多人這樣,雙胞胎,三胞胎全都有。很多很多,還不是少數的,而且越來越多人……自從我做了那個(凍卵)之後,我覺得那個醫院應該給我分紅……”
在聊這段看著挺嚴肅的話題時,老徐全程輕鬆自如,說到醫院要給她分紅時,甚至得意地大笑起來。
坦白說,這種笑聲讓我略覺得瘮人。
找一個陌生女人來替自己懷孕、生孩子,在普通人看來,總是有些倫理困惑的。同為女人,對這種明顯的剝削女性行為,老徐為什麼可以如此淡然處之?
也許就像她說的,她身邊名流這樣做的太多了。無論多不堪的事,做的人多了,倫理的壓力就會減輕,變成似乎很尋常的事。
身在局中,老徐可能都沒辦法理解我們這些局外人的驚愕。
代孕不是一個新話題,守一君之前也看過辯護。最常見的一種是認為,只要兩廂情願、各取所需,就沒有問題。
這就是市場至上的邏輯。對這個邏輯的有力反駁,可能是康德說的那句——人應該是目的而不是工具。
如果允許一個女性出賣肚子幫別人懷孕,那和允許一個人出賣器官,有什麼分別?
如果人的器官、子宮可以成為待價而沽的商品,那順其自然的結果,就是有錢人對窮人的剝削。女明星群體“很多人這樣”,已是明證。
當然,有人可能會反駁,窮人幫女明星懷孕生孩子是被剝削,那幫女明星打掃房間做小時工是不是被剝削?都是付出勞動賺取酬勞,差別在哪裡?
要具體說清哪裡不一樣,確實不容易。可我相信,絕大多數人想到這個話題,會本能地覺得,“打工”和“生孩子”不一樣。
這種本能的道德直覺,也許就是值得認真對待的社會規範的基礎。
哈佛大學教授桑德爾在他的《金錢不能買什麼》一書中,提出過一種思考,他認為一個好的社會不能所有東西都待價而沽,應該存在某些金錢不能買以及市場無法兌現其價值的帶的物品和公民物品。
按照這種思考,生育應該是那種金錢不該侵入的領域。在人類生活中,生育所具有的特殊性,不需要言語詮釋,就應該獲得最大共識。如果生育可以買賣,那這個世界就很難羅列出更重要的、無法買賣的物品。
不妨設想兩種社會,一個萬物皆可買賣,一個有超出於金錢的價值被捍衛。哪一種社會,個人能生活的更安心,更覺得有尊嚴?
社會的倫理標準,從來不是一成不變,而是社會多數人在特定時空共同信仰、共同塑造的。也許再過若干年,人們對代孕會有不一樣的認識。但至少目前,代孕會給人一種道德潰敗的感覺。
所以,我對代孕是謹慎反對,覺得其衝擊當下的倫理共識,對人的尊嚴是一種貶低。也許未來有不一樣的認識,但如果因為未來的可能性而模糊現在的立場,那就是一種道德虛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