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現在許多傳統曲藝表演已經日漸式微,但其中有一種表演形式卻風頭正勁,那就是好多人閒來無事都喜歡聽兩段的相聲表演。如果說把相聲搬上電視螢幕是相聲文化的第一次復興,那麼德雲社的崛起絕對算得上是相聲的第二次復興。

如果沒有這個大型專業社團,可能也不會有這麼廣闊的市場,作為創始人的郭德綱,現在是功成名就,不過這個社團的成功也不能歸功於他一個人,事實上,在成立之初確實還有其他幾位創始人,李菁就是其中的一位。但讓人有些不解的是,作為元老級別的人物,如果待到現在,那地位肯定不可小覷。但當年李菁卻在那場風波中也選擇了退出,與其他退出的人不太一樣的是,他是其中唯一一個沒有和老郭交惡的人,燒餅結婚的時候倆人還同臺了呢,那麼這位德雲創始人究竟有過哪些非同尋常的經歷呢。

一、同甘共苦,和老郭一起發展德雲社

李菁從很小的時候就展露出過人的曲藝天賦,在七歲的時候,就能把只聽過三四遍的《珍珠翡翠白玉湯》說一遍,而且節奏和韻律還都挺像那麼回事兒的。他的母親就把這一段錄了下來,一直儲存到現在。要知道,這一段從頭到尾可是足足有四十分鐘,就算是個成年人也不一定聽幾遍就能說下來,可見這神童的稱號還是有出處的。

不過一開始李菁也沒去專門學相聲,而是學快板入行的,教他快板的師父叫做梁厚民,雖然說正經學的是快板,但其實很多知識在相聲中也是適用的,而這些東西也在後面他說相聲的經歷中得到了體現,進入德雲社說相聲之後,他並沒有具體地重新學習相聲,而是靠著快板的底子漸漸轉過去的。

德雲社漸漸有了一點名氣之後,去聽相聲的觀眾大部分也只是衝著老郭的名頭,對其他演員仍然沒那麼熱情。這個時候老郭就想了個好辦法,在自己的作品中經常拿其他人砸掛,為他們塑造一個觀眾熟悉的形象,這樣就能更快地拉近其他演員和觀眾之間的距離。在老郭的作品中,塑造最成功的人物除了于謙爸爸就是李菁了,在老郭口中,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慢性子。

也正是因為老郭帶來的影響力,才讓李菁漸漸被更多觀眾所認識。當時為了能把這個社團做起來,幾位元老也是十分賣力,各自把最拿手的東西都拿了出來。雖然說那會兒的待遇是真的差,但就沒有一個人說要離開,可以說,德雲社之所以能夠走到今天,李菁在裡面也是出了不少力氣的。

二、正式進入相聲門,拜師師勝傑

熟悉相聲這個行業的各位都知道,既然要在這個圈子裡立足,首先就得有一位名正言順的師父。雖然李菁之前是說快板的,也有自個兒的快板師父,但是進了相聲門,就必須再有一位相聲師父。因為老郭師父侯耀文的這一層關係,所以老郭和師勝傑的關係還算不錯,於是就給他出主意說,要不就把你說給師先生,感覺你倆這風格還比較搭調。

師勝傑的藝術造詣不低,為人更是正派,李菁聽了自然是一百個願意,後來在何雲偉的拜師宴上,剛好師勝傑夫婦也在場,于謙就過去把這個事兒當面說了一下。然後就轉頭跟李菁說這事兒成了,就在當天隨後吃飯的時候,李菁就改口稱呼師父師孃了。

不過他也是後來才知道,其實師先生收徒的標準是非常嚴格的,之前還從來沒有過剛見第一面就決定收下的例子,也是之前看過一些他的表演,所以對業務能力也比較認可,這才有了那麼順利的拜師過程。

有了正經師父之後,師勝傑也不忘提攜著自己這個徒弟,平時演出的時候有什麼缺兒都想著他。李菁那會兒大多數還是在小劇場演出,還沒怎麼上過電視臺,所以對演出服裝形象什麼的沒太大概念,這些還是跟著師勝傑外出表演時慢慢學到的,要帶幾身衣服,什麼場子穿什麼服裝。

在這些相聲業務方面,師勝傑對他的影響還是挺深的,直到現在很多人都知道,雖然他是個慢性子,輕易也不會發脾氣,但如果有助手把演出服裝掉在地上的話,他可就要發火了,除了師勝傑這個正式師父之外,其實老郭也在相聲方面教了他不少,這倆人的關係比較複雜。

曾經一起拜過一位西河大鼓藝人為師,算是有了個師兄弟的名分,從相聲角度來看,老郭也確實教了他許多東西,能算得上是半個老師。再從合夥創辦相聲社來講的話,感覺又更像是朋友,不管是哪種關係,他們都相互扶持著走過了最艱難的歲月,原本以為這種關係能夠長久地維持下去,沒想到變故卻悄然而至。

三、與老郭理念不合,退出德雲社

2010年對德雲社來說是難熬的一年,當時有一位北京衛視的記者要採訪老郭,老郭因為不方便,沒有同意,爭執之間老郭的一個徒弟跟記者發生了衝突。因為這個事情,德雲社被勒令停業整頓,而且還遭到了北京電視臺的封殺。社團被封殺了,那麼成員的日子肯定也不好過,以後也別再想上北京衛視了。但有些麻煩的是,當時李菁和何雲偉有一檔節目就是在北京衛視,而且那檔節目的效果還挺不錯。就是因為這個由頭,李菁才最終決定要離開社團。在這種關鍵時刻選擇離開,當時他沒少受到外界的質疑,很多人都說他在關鍵時刻拋棄了大家,屬於落井下石,但其實他的出走和其他人還不一樣。老郭的那幾個徒弟或許是因為利益衝突,但對於他來說可不是這樣。

當時的德雲社已經發展起來了,比剛成立那會兒強上不少,最難的日子都熬下來了,卻偏偏要在這個時候反目嗎,邏輯上就說不通,李菁後來自己也解釋過,其實對他來說真沒想那麼多,充其量就是像普通人一樣選擇了辭職而已。

除此之外,或許心理落差感也是他離開的重要原因。在社團成立之初,因為一共就那麼幾個人,大家總得相互幫扶著,於是就定下了這麼個規矩:不管有多少人上臺表演,前邊的人都必須等到最後一個人演完了然後大家再一塊收工回家。當老郭的名氣越來越大之後,後臺眾人都開始圍著老郭轉,只有老郭在最後演出時,後臺才會有一群人等著離開,如果是李菁排在最後的話,演出完之後就只剩下空蕩蕩的後臺了。

當時的他已經不愁溫飽,更希望實現高層次的心理需求,顯然,當時的德雲社已經不能滿足他的這種高層次需求了。離開德雲社之後,他自己創辦了新的相聲社團,並且把同樣退社的一些演員招了進來。

雖然在事業上李菁和老郭不再是合作關係,但兩人卻也並未因此交惡。離開後的採訪中,無論記者怎樣追問,他也從未說過老郭的壞話,也正是因為這幾點,他成了出走的幾人當中唯一沒有被粉絲攻擊的演員。雖然現在仍然有很多粉絲都希望他重回德雲社,但是對於李菁自己來說,或許現在的生活才是最好的狀態。他的相聲社發展的雖然不如德雲社,但卻也是順風順水,本人的實力也得到了行業的認可。

現在的他是北京市曲協副主席,或許對於一些老粉絲來說,唯一能期待的就是再次看到他和老郭的合作了,其他的,恐怕是再無緣了。

19
  • 楊紫與李現領銜,《國色芳華》如何以實力演技碾壓「滑水劇」?
  • 周杰倫“發福”了?沒有一杯奶茶是無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