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過鴨綠江》中,有哪些與歷史不符的情節
可以說,《跨過鴨綠江》是繼《亮劍》之後,中國戰爭電影電視劇的又一巔峰製作。敘事宏大,人物豐滿,敵我雙方展開得比較充分,特別是對美軍麥克阿瑟、李奇微的描寫入墨三分,一改以往此類電視劇敵人臉譜化。我軍指戰員在下達命令時,從來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例如飛虎山戰鬥,梁興初軍長的命令,就是“沒有命令撤退就不準退”。範天恩團長和戰士們啃著石頭當飯。硬頂了5天,接到命令才撤退,戰後也沒有見範團長和戰士們有任何怨言!!。有些導演和編劇就是拿自己的小人之心去汙衊我們人民子弟兵。
![](http://timg.juduo.cc/2021/01/bb859a54a9a44af5bc66a16a6e2a8182.jpg)
![](http://timg.juduo.cc/2021/01/9e964b8ff88449c18a1f72605c852740.jpg)
![](http://timg.juduo.cc/2021/01/1ee800f5c55b434d8dd09771e8105d1f.jpg)
![](http://timg.juduo.cc/2021/01/cc162553fd2c4b42b71235f66e20fe1e.jpg)
![](http://timg.juduo.cc/2021/01/8010819620e14955aac245465648ea5d.jpg)
當58師奉命撤退休整,撤退過華川時,發現敵軍異常行動,58師師長黃朝天和政委判斷敵軍穿插我軍後方,有斷我軍後路的意圖。立即指揮58師奪取華川,打敗剛剛佔領華川的美七師一個團。面對美七師美2.2萬人、美24師1.2萬人、師韓第六師團2萬多人,在華川佈置三道防禦陣地,生死阻擊戰打了13天,其中有5天全師斷糧,吃野菜充飢。缺少彈藥,和敵軍拼刺刀。阻擊戰中打了13天,後由60師接替。戰後志願軍司令部授予58師十一名戰鬥英雄,授予接替接替58師任務的60師一名戰鬥英雄。可見這次阻擊戰的激烈和重要。63軍鐵原阻擊戰晚於華川阻擊戰二天,當時西線防禦線上鐵原出現防禦缺口,彭德懷司令員命令已撤回途中的63軍,速返鐵原阻擊敵軍,當時63軍2.8萬人,面對5萬敵軍,進行生死阻擊戰,戰後63軍出了一名戰鬥英雄。
58師的精神更可貴,在危險的時刻,他們不是想自已安危,而是想到友鄰部隊戰友們的安危,依然決然留下來阻擊敵軍。是拔碎牙戰術,更可怕。沒個狙擊陣地就是一顆牙齒,說白啦就是死守,當這顆牙齒被敵人砸碎的時候無法堅守,則剩餘的碎片自動彙集到其餘陣地繼續堅守。因為通訊器材落後,很難接到準確的撤退命令,完全靠戰士的自覺性在戰鬥。聯合國軍就這樣一顆牙一顆牙地敲下去,結果敲不動啦。非常可惜的是,部隊撤下來後在山洞休息,遇到暴雨,又損失了不少,太讓人痛心啦。一個戰士赴死前最後的心願:來點炒麵吧師長,太餓了。可是師長和政委嘴唇哆嗦了幾下,說不出來話:他無法竟然滿足這個小小的心願!這就是我們的戰士,就是我們當時的實際情況。明知赴死,每個人都悍不畏死!
當看到電視劇《跨過鴨綠江》六十三攻打種子山戰役激烈而殘酷的戰鬥場景,使我對志願軍英勇無畏的戰鬥精神更加充滿敬意。同時也感到自豪的是我的岳父也是這場戰鬥的見證人,但是從來沒有講過。這位老人的名字叫袁子蘭,現年九十一歲,家住遼寧阜新市西山街道,當年參戰部隊是六十三軍189師五六六團一營尖刀連副連長,攻打種子山戰役也立過兩次大功,同時也是解放戰爭時的老兵。透過這部電視劇,我才瞭解鐵原戰役的重要性,使我們彷彿回到了抗美援朝戰爭那段最為艱苦卓絕的歲月。祝中國軍人萬歲,也祝還健在的志願軍老戰士們健康長壽,他們的戰鬥精神永遠鼓勵下一代愛國愛民,為之奮鬥。
以後少拍些抗日神劇,多讓觀眾瞭解一下抗美援朝的歷史。我相信大多數人只是聽說,卻沒有真正瞭解過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這部電視劇拍得還是比較真實,沒有刻意渲染誇大志願軍勝得多麼酣暢淋漓,輸就是輸了,指揮失誤就是失誤了。這才叫尊重歷史,尊重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