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京飛的陳金山的2年任期真的太快了,來的時候與得寶的對話,依然還歷歷在目,特別是小偷搞科研,還有做夢找了一晚上的水喝,回想起來都是忍不住想要笑,本以為陳金山的離開也應該是在歡樂的氣氛之中,導演怎麼會如了我們的意啊,得寶送別陳金山的這一幕確實有些感人。
特別是二次出現了,陳金山坐著得寶的腳踏車後座,陳金山抓得馬得寶非常緊的鏡頭,對於這個鏡頭看第一遍的時候,確實是在歡樂的氣氛中,因為從出場開始郭京飛幾乎是把所有的笑點都給包了,但這第二次再看的時候,同樣是還會覺得搞笑,但不知道為什麼,多了一些複雜的情緒。
然後再退過去的時候再看第三遍,似乎就能明白導演為何會把這個鏡頭再放一次,肯定不是止是回憶這麼簡單,想必是暗喻了一些什麼道理,所以再去看第四道,再從網友們啟發之下突然明白了,原來導演還有另外這一層的意思啊,但還是希望是想多了,不然這劇本的深厚,以後別的劇就不用看了。
首先是暗喻馬得福和陳金山的關係,在漆黑的夜裡,一個可以給村子帶來光亮的外地幹部,一個是踏實往前的拉動村民的本地幹部。在黑暗中前行其實就是比喻之後他們的合作也會像這樣的場景一樣,陳金山有技術有方法的外地幹部聯手腳踏實地的本地幹部,一起在脫貧摸黑的道路探索前行。
然後郭京飛緊抓馬得寶的這個動作,也可以看成是一個暗喻,因為外地的幹部想幹成一件事情,要落實下去就不得不緊抓本地幹部優勢去實行。這一點其實很好理解,因為馬得寶和陳金山的合作非常愉快,推動了不少的事情,特別是在種蘑菇的這件事情上,還有無息貸款的事情上。
很顯然新來的這位領導就沒有領悟到這一點,看到報紙有了不錯的成績,就拿大力推廣,也不直接下去調研,很顯然馬得寶寧願犧牲掉自己的前途,也不願意將就這位新領導,如果這麼去理解的話,這一個鏡頭的意義完全就是已經出來了,因為實在想不通,為什麼這個鏡頭要出現兩次。
可以理解當時陳金山說的,是得寶送進來的也是得寶送走的。其實不管是什麼得寶依然還是那個腳踏實地辦實事的人,因為準備大鬧會議之前,得寶有過深思熟慮直到白校長的談心才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從某些意義上來說,上面指出的暗喻其它是有必要的。
因為目前新來這位新領導,就沒有考慮過實際情況,現在要解決的是如何把滯銷的蘑菇賣出去,不至於讓種蘑菇的人血本無歸,而新來的領導卻想的是自己的成績要大力推廣出去,僅僅是因為看了報紙就拍板做的決定,或許導演就是想透過這樣的對比的方式,就是讓我們看懂這其中的暗喻吧。